返回 第八十六章 20纳米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20纳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青松采取的演习方式,是有意拖延下达命令的时间,令双方舰队俱都具有约100秒钟与自己的通讯延迟,但其中一方没有战斗AI辅助,另一方有战斗AI辅助。



且战斗AI就部署在了战场附近,没有延迟。



双方一交战,李青松便发现了不对劲。



这是人工智能?这是人工智障吧?



明明一艘战舰在混战之中应该前突,为友方提供火力压制,为其创造发射星际导弹的条件。



但在这100秒钟的通讯延时里,在自己还未下达下一步命令的时候,战斗AI便抢先操纵着战舰直接后撤,仓皇撤退。



它确实是躲过了一发对面的星际导弹不错,但却直接将己方防线撕裂,打破了己方的作战计划,直接便导致对方抓住机会,打了一波齐射,打了足足数百万发子弹过来,让己方损失惨重。



还有一次,这一方明明应该发起进攻的,但战斗AI操纵之下,己方的那些战舰却呆呆停在那里不动,最终导致错过了战机。



这是比较大的失误。其余的较为微小的失误就更多了,数不胜数。



最终,在这一次演习之中,没有战斗AI辅助的一方,在李青松忍受着约100秒钟通讯延时的情况之下大获全胜,“全歼”了有战斗AI辅助的那一方。



“十余年时间,一亿多吨的燃料消耗,数万亿颗子弹的消耗,结果就这?”



李青松简直无法接受。



“不应该啊?怎么可能会这样?”



李青松将搭载着超算的货船从战场调了回来,调取了战斗AI的运算数据,又抽调了数千名克隆体前去,开始分析它的代码运转以及决策逻辑。



这一通分析下来,李青松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



自己似乎错怪这一套战斗AI了……



因为自己低估了战场实时操控战舰的难度,以及需要分析、运算的数据量。



并不是这一套AI是智障,而是战斗一开始,数据量太大,计算量太大,结果导致这一台超算过载了,算不过来,出现了大量的延迟和计算错误、逻辑错误,最终才导致了这种局面。



李青松松了口气。



“幸好,幸好不是战斗AI的问题,这十余年的投入看起来并没有白费……”



找到了问题所在,后面就好说了。



既然是超算算力不够,那就研发算力更大的超算!



在并行算法和结构几乎已经到达极限的此刻,想要制造算力更大的超算,便只剩下了一种途径。



研发更先进的芯片!



现阶段,李青松已经掌握了45纳米制程芯片的大规模制造技术。



按照人类世界已经实践过的技术路线,下一代,李青松应该研制28纳米制程的芯片。



第八十六章 20纳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