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章 君有十胜,禅有十败   三国:王业不偏安[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君有十胜,禅有十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懿儿子司马师死了。



关中尽失,蜀寇还都长安。



凡此种种……他的一整套权谋制衡之术,全都乱了套了!



陈群从曹叡身侧走上前来,对着曹叡行了一礼,道:



“陛下,贾豫州言之有理。



“关中之失犹塞翁失马,焉知后福不能继至?



“《孟子》有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服…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陛下只须重整旗鼓,效当年勾践卧薪尝胆故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必能吞蜀灭吴,实现太祖与先帝未成之功业。”



陈群此言落罢,蒋济、刘晔、钟繇等人面面相觑,不能言语,贾逵亦是微微皱眉。



陈群引用《孟子》篇,其中最关键的后半段没有说出来。



一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二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这是在说这位陛下有过当改。



这又是告诫这位陛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没有忧患意识,不能励精图治,则国恒亡。



说得虽确有些道理。



这位陛下面对蜀吴确实没有忧患意识,在私生活上,也确实有一些不似明君之行。



但值此大败,又值洛水之谶应验…万一这位陛下被这么一激,一怒,一沮,干脆撒手不干,抑或蛮干乱干,国家当如何是好?



这位天子现今需要的不是什么谏言,而是当年太祖与袁绍官渡鏖战屡战屡败,失意至极,几乎要放弃争霸天下时,郭嘉给出的“十胜十败”。



就如贾逵刚才所有言语,完全就是在激励这位陛下,没有丝毫指责之意。



曹叡沉默片刻,看似不以为意地微微颔首:



“中护军所言是极,关中之败,罪在朕躬。



“是朕轻敌大意,无备关中,遂致此败。”



陈群毕竟死了儿子,这个儿子还是为了保护他而死,曹叡多少有些难以面对陈群。



事实上,曹真、张郃、司马懿连连丧师败绩,关中尽丧,长安失陷,究其原因就是关西无备,他作为一国之君,无论如何都是撇不清干系的。



他是该『人恒过然后能改』。



只是…国家难道是他一个人的国家?满朝文武食魏之禄,难道不该忠君之事?



蒋济这时站了出来:



“陛下,关西防备不周,致有此败不假。



“但实非陛下之过,而乃臣等辅佐不力,失职所致。



“臣等食君之禄,未能忠君之事,既不能为陛下未雨绸缪在前,亦不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在后,实有负圣恩。



“愿陛下万莫过责圣躬,而责臣等之过,罪臣等之慢,彰臣等之咎,臣不胜涕零感激!”



蒋济言罢,刘晔、华歆二人亦不顾陈群态度,上前附和。



贾逵微不可见地蹙下眉头,却也没有说些什么,此时确实不是让这位陛下检讨自己过失的时机,而他们这些臣子,又确实不能撇清关西之败的干系。



虽然他确实劝过天子,不能太过小瞧蜀寇。



但为何没有多劝几次?



说到底,在满朝文武皆小觑蜀刘的氛围下,他也被劝服,认为刘禅诸葛亮不能掀起什么风浪来,而国家的重心,确应当放在东南。



毕竟关西粮道艰难,养两万人的耗费,大概便能与淮南、南阳养七八万人相类似。



国家虽据九州之地,可事实真有那么多资源处处皆备吗?



一念至此,贾逵心中再度一叹。



蜀寇偃旗息鼓,五年蛰伏,以山川为隔阻,以时间为遮护,以权臣庸主君臣不和为诱饵,麻痹了大魏朝野上下文武百官。



这是兵法所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也是『利而诱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佚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诸葛亮刘禅非但能用兵法在战场上克敌取胜,还早早将兵法化用在国家大略之上。



大魏上钩中计,遂有今日之败,亦复何言?



只能以此为鉴,再不重蹈覆辙。



蒋济这时候又站出了来:



“陛下,当年太祖与袁绍官渡鏖战之时,屡屡失意。



“贞侯郭奉孝为太祖陈说利害,献『十胜十败』之论,于是太祖克敌致胜,遂取河北。



“今臣亦认为,陛下有十胜,而刘禅有十败。”



蒋济一言,洛水之畔一众大臣俱是面面相觑。



而曹叡亦是微微一滞:“领军请试言之。”



蒋济捋了捋思绪,道:



“刘禅伪托汉祚,窃据蜀地,行篡逆之实,而妄称正统。



“大魏受禅于天,陛下承魏室之基,法统昭然,此道胜一也。



“蜀地僻远,民寡兵疲,虽得关中,难持久守。



“陛下坐拥中原九州之土,带甲百万,沃野千里,此势胜二也。



“国无二主,刘禅虽有此胜,然政事尽委诸葛亮,权臣专政,所谓『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陛下乾纲独断,群臣用命,朝野肃然,此政胜三也。



“诸葛亮用人,唯亲信是举,如马谡之流,终致街亭之败;



“陛下量才授职,文武并举,此度胜四也。



“蜀贼北寇,千里馈粮,兵疲师老;陛下以逸待劳,据险守要,待其自溃,此谋胜五也。



“刘禅昏庸,唯赖诸葛亮维系人心,一旦诸葛卒殁,蜀必内乱;陛下仁德广布,群臣用命,百姓归心,此德胜六也。



“刘禅恤小惠而失大体,赏罚不明;陛下恩威并施,赏不逾时,罚不避贵,此仁胜七也。



“蜀寇谗佞早生,如李严之流,掣肘诸葛,终致内讧;陛下明察秋毫,谗言不行,此明胜八也。



“刘禅不学无术,唯赖诸葛亮治国;陛下博通经史,文教昌明,士人归心顺服,此文胜九也。



“蜀寇兵少将寡,唯恃一赵云,然赵云老迈难以持久。



“陛下麾下猛将如大司马、贾豫州、王凌、满宠、田豫、牵招……皆乃世之名将,正当用力之时,此武胜十也。



“陛下有此十胜,刘禅有此十败,则天下之势已明矣。”



蒋济这一番彩虹屁落罢,陈群、钟繇、刘晔、华歆,乃至贾逵、辛毗等老臣全都听懵了。



曹叡听到最后也根本不知道蒋济在说什么了。



但他总算是理解了当年太祖皇帝听到郭嘉十胜十败论后的心情。



有些尴尬。



又有些宽慰。



华歆这时上前道:“蒋领军今日十胜十败之论,必将如太祖皇帝得贞侯十胜十败论一般,垂光百世,照耀史策,成为一桩千古美谈啊!”



第156章 君有十胜,禅有十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