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不负于人   三国:王业不偏安[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不负于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昭惊疑不定中展开圣旨。



『…将军黄权,本蜀良臣,识达机变…当猇亭之役,明断去就,率众归诚…』



『…七载以来,竭诚效命,夙夜匪懈,外参戎机,内赞庙谟…朝野咸钦,勋劳既著,众望攸归。』



『今特进尔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钺,增封邑千二百户,并前三千户。』



『进其子散骑常侍黄邕大鸿胪,封阳人亭侯,邑三百户。』



『……』



看着手中圣旨,司马昭陷入片刻怀疑人生当中。



自古以来,开府者有,仪同三司者亦有,但开府仪同三司,司马昭还是第一次听闻,完全可以说黄权开创了先例。



而其子黄邕以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进位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同样足以震动朝野内外了。



头脑混乱许久,司马昭总算是醒悟过来。



天子派专司外邦事务的大鸿胪随他一并前来,分明是早就料到蜀国可能会因年纪职权等缘由刁难,而偏偏以黄邕为大鸿胪……



“天使,陛下口谕……”黄邕看向司马昭手中符节。



司马昭恍惚点头,犹豫着将本属于他的节杖递给黄邕。



而另一边,黄崇检查着自己大兄递过来的那枚『魏大鸿胪』印绶,神色同样纠结复杂。



黄邕节过符节,持节而立,目视其弟温声言道:



“这位将军,黄邕奉魏天子诏命,与蜀汉议交换俘首之事,烦请将军代为通传。



“若邕位卑失礼,不足与相议,则返洛复命,请魏天子再作定度。”



黄崇默然片刻后颔首,将其兄印绶递回,而后返身离去。



半个时辰后,又折返驿馆。



魏朝大鸿胪从馆舍持节走出,在汉虎骑监的带领下往官寺行去。



司马昭及一众随行护卫本欲跟上前去,却被黄崇拦在馆舍门口:



“尔无职无份,无符节在身,已没有资格见我大汉使节,就在馆舍暂歇几日吧。”



言罢黄崇便扭身离去,把神色尴尬中又有些愠怒的司马昭撂在原地。



节杖在手的魏大鸿胪黄邕也将目光从司马昭身上移开,随即扭身跟上引路的汉将。



一路上,所有人皆默然不语。



唯有甲叶撞击的声音不断荡起。



街道上的百姓投来好奇的目光。



魏国大鸿胪的目光却一直温和地看着那道已长得与他同高,宽阔却已更甚于他的背影。



不多时,再度回到官寺正堂。



但见方才坐在堂中正席的赵统已退居左上首,而左上首那年轻将军则已与赵统易席而坐。



避开目光,躬身行礼:



“魏大鸿胪外臣黄邕,见过陛下,适才失礼于汉,陛下犹赐召见,外臣不胜惶愧。”



关兴、麋威、赵统等人听黄邕如此言语,一时皱眉,又将目光看向立在堂下的黄崇。



刘禅听出了黄邕身受魏职,在公言公之意,只是既然如此,却又不称蜀而称汉,可见黄邕此刻心绪也是极为复杂。



指了指右上首之席:“魏使其请入座。”



黄邕遂谢礼入席。



刘禅这才道:



“魏使入关中的目的朕已知晓,但华阴非议事之所,此间亦无议事之臣。



“魏使且在华阴歇息一日,明日再往长安与我大汉公卿相商。”



黄邕早有心理准备,闻言拱手:



“外臣领命。”



天子居九五之尊,很多事情都不该亲自下场,倘屈尊降贵与他这魏使相议,还要三公九卿做什么。



所以适才赵统与司马昭商议时,赵统也根本没有细说大汉的诉求,只说可以应曹叡之请,尸首换尸首,俘虏换俘虏云云。



“伯容,黄镇北近来可好?”刘禅不再以国事相问。



虽呼伯容,但彼时尚为太子的阿斗没有见过黄邕,两人并无交集,所以刘禅没有关于黄邕的记忆,甚至关于黄权的记忆也是寥寥。



毕竟阿斗彼时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中人之姿,无英霸之器,而昭烈彼时又刚登基,根本没有做好权力交接的准备。



黄邕面色复杂,道:



“劳陛下费心垂询。



“然外臣固知,汉魏不能两立。



“外臣父子却二三其德,背汉投魏,苟且偷生,不能为汉,为汉先帝死命,实有负于先帝厚恩殊遇。



“北投以后,又承魏朝收留不杀之恩,受魏朝高官爵赏无数,凡此种种,外臣父子实首鼠两端,贪生求荣之徒,无颜担陛下关心垂问。



“且外臣持节而来,不当有私,所以,请恕外臣不能在此与陛下谈及私事。”



刘禅神色微沉。



而关兴、赵统、赵广诸将脸上尽皆生出怒意,但见陛下无言,只能将怒气压下。



站在堂下的虎骑监黄崇却已呈怒不可遏之色,斥骂道:



“黄伯容,寺中又没有伪魏之人随来,你何必在此装模作样演什么伪魏忠臣?!”



黄邕一滞一叹,俯首黯然道: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于心。



“外臣已是首鼠两端卑鄙小人,不敢玷污君子二字。



“但此刻魏朝节杖在手,便是魏臣,委实不能废公谈私,与陛下一叙旧情。”



黄崇闻言愈发愤怒:



“我与母亲按律本当收治,五服亦当连坐,先帝陛下却待我母子族人如初,所遇如前!



“你如今自谓持伪魏符节而来,不能因公废私,难道不是为伪魏在先帝陛下心口捅上一刀吗?!



“如此,难道对得起先帝,对得起陛下吗?!又置我黄氏一族于何种境地?!”



黄崇之骂可谓鞭辟入里,掷地有声,声声切中要害。



堂中汉将见黄崇斥其兄,一时沉默了下来。



刘禅这下总算明白曹叡为何要派黄邕来了。



这分明是拿捏了黄邕其人,知他品性如此吧?



而就在众人尽皆沉默之时,脸上已呈悲愤交加之色的黄崇,再度对着其兄唾骂:



“你现在装模作样,说什么君子慎独,不能废公谈私,何以当年不能像君子一般为国捐躯死命,而选择背汉投魏,苟活于世呢?!”



当年夷陵一战,大督冯习,前部督张南,别督傅肜、赵融等人,尽皆为国死命。



第164章 不负于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