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洛阳。



昏暗的天空之下。



无论是大汉的庙堂,亦或是百姓之间,仿佛都被遮上了一层阴霾,久久难散。



皇帝崩世了!



当这个消息从宫内传出来之时,天下巨震。



哪怕他只是个孩子。



甭说如历代先帝一般施恩于天下,甚至就连与群臣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但他也是个皇帝。



顾康的学派核心虽是“敬鬼神而远之”。



但“君权神授”亦是其中纲领。



且更何况如今的大汉天灾不断,此时此刻刘隆崩世就仿佛是证实了那些传闻一般。



——人心失散!



但顾熙目前要面对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国不可一日无君。



刘隆虽年幼,但却亦是皇帝,需修建皇陵。



这一桩桩的事都绕不开他这个摄政大臣。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野上的非议自然也是不断。



陆陆续续的上书接踵而至。



直指太后邓绥。



且对于该立何人为君,群臣与邓绥之间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群臣认为刘胜的厥疾并不严重,提议立刘胜为君,并想让邓太后直接将权力交回皇帝。



而邓太后则是想立清河王刘庆之子刘祜为帝。



刘祜自幼便受到刘肇的喜爱。



直接过继给刘肇,让其继承皇位也无不可。



其实按照血脉而言,自是刘胜这个刘肇的长子占优。



但问题就出在他的厥疾身上。



而对于顾熙而言。



他要考虑的与其余人又不同。



相比于其他大臣,顾氏如今是超脱于外的,立何人为帝都不会影响到顾氏的利益。



只要顾熙还在那顾氏便不会受到影响。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天下。



刘胜的厥疾虽看似不严重,但若是真的再出了问题。



大汉在这种情况若是再有帝王崩世。



该当如何?



这岂不是要让天下人都认定了朝廷已经失去了老天的眷顾?



在再三思虑之下,顾熙同意了邓绥要立刘祜为帝的想法。



对于这个决定,群臣只能接受。



在这种情况之下。



刘祜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虽略显随意,但相比当初的刘隆却也好上很多。



毕竟刘祜也已经十三岁了,自己本就能够做很多事。



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当即便有人提出让邓绥还政于刘祜。



只让顾熙摄政治国即可。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前来找到了顾熙。



希望让顾熙如当初一般,起到带头作用,助群臣将邓绥手中的权力废掉。



但顾熙现在又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当初的窦太后可与邓绥不同。



邓绥虽然也提拔了邓氏的几个子弟,但是邓骘等人的才能都十分不错,无当初窦宪那般擅权之举。



而且邓绥从来都没有将主意打到顾氏身上。



这对于当前的大汉便是最重要的。



接连的天灾,致使人心不稳。



这可不仅仅是能抗的过去就能安稳渡过的。



四代明君留下的天下根基确实稳固。



但若是再在此时掀起朝野内斗,极有可能便会动摇国本。



大汉若是真的出了意外。



且不说顾熙这个摄政大臣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号,顾氏几代先人留下的美名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怎么会容忍这种事发生?



朝堂绝对不能生乱。



这是顾熙的底线。



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稳住天下的局势。



顾熙十分严厉的警告了众臣,旋即又安排起了刘隆的丧事。



接连帝崩,这对百姓的徭役压力极大。



若是没有天灾倒是还好。



但如今便要万般从简。



在顾熙的要求之下,刘隆被葬在了刘肇的慎陵区域之内。



对于这事,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刘隆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能以皇帝的身份下葬就足矣。



随后顾熙便可是着手准备稳定百姓之心。



皇帝崩世的影响太大了。



甚至是就连顾熙他自己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说是直接能稳定住人心是不可能的。



顾熙唯有并加大对灾地的救助,企图让百姓们安定下来。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刘祜登基了,宣布改元“永初”。



期待着万象更新,大汉能从这般接连不断的天灾之中安然度过。



朝政仍由邓绥、顾熙把持。



尽管群臣们对此的意见极大,但有着顾熙的警告,这些人倒也并没有什么异心。



最起码是将情绪全都压了下去。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此次新帝登基能够让这天灾过去。



——但就在永初元年,正月。



颍川郡地陷;



伤亡无数。



三月。



先是天变,后京师洛阳大风,屋瓦皆飞。



六月。



河东地陷,地下涌出黑水;



十月。



豫州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



地动、大雨不断引发山洪、风灾、



各地灾情不断,殃及大汉各地,天下人心动荡。



各地术士云集传闻不断,甚至昔日今文学派的理论再次被一一提及。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



谶纬迷信本就已经在天下风行多年,而反观顾康的学说才提出来多久?



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之下。



甚至就连顾熙这个摄政太傅都渐渐有了非议。



不得已之下,邓太后终是下诏罪己。



称“政失厥中,致灾屡降”,并大赦天下。



这确实是个好手段。



维持天下人心不崩溃的方式朝廷确实有很多。



毕竟如今之大汉可刚刚经历了四代明君。



但要想在这种情况之下,彻底让人心安定下来,光凭着这些又怎么可能足够?



人类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而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唯有通过相同的未知手段,才足以彻底让人心平定。



.......



长乐宫。



当邓绥听到顾熙说要亲自前往洛水,带领灾民祭祀顾康之时,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紧接着,她毫不犹豫地连连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顾熙,急切地说道:



“万万不可!”



“如今大疫不断。”



“太傅岂能亲自前往洛水与灾民祭祀?”



“若是太傅受到了影响,朕无颜面见孝和皇帝且不说,我大汉国本定会动摇!”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