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大汉底蕴   汉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大汉底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中军大帐出来后,魏哲便随傅燮回自家营地。



因入夜后除传令兵外军中不准纵马,几人都是步行离开。



傅燮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其他四人看向魏哲的眼神便有些复杂了。



与孙坚相似,傅燮这个护军司马也是别领一部,麾下有五曲义从。



事实上这也是洛阳朝堂针对黄巾军人数众多而制定的变通之法。



即正卒的规模不变,而临时征募这些义从精勇成军,以朝臣统之。



如此一来,不仅惠而不费,还能降低地方作乱的风险。



傅燮与孙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得以升官。



但与孙坚不同,傅燮为人刚直方正,从不招揽部曲,身旁仅有两个老仆伺候,即便这已经是军中人所共知的潜规则。



不仅如此,平日里此人行事更是一片公心,令魏哲都有些惭愧。



比如此刻,入营后傅燮见太史慈与钟扈甲胄多有残破,当即颔首道:“此战辛苦了,有什么需要尽可直言。”



跟随傅燮这么久了,魏哲也知道他的秉性,顿时也不客气:“多谢司马,其他倒还好,就是甲胄兵器需修补,另外营中伤药不足,战马亦是损耗不少。”



闻听此言,傅燮略做沉吟便颔首道:“甲胄兵器与战马明日我会着人送来,至于伤药……需再等一日,东武阳城残破,需从他处筹集。”



此言一出,其他四位军侯看魏哲的眼神那叫一个羡慕。



但是再羡慕他们也没办法,谁让傅燮一视同仁,不搞什么远近亲疏呢。



他们也想要战马,但谁让傅燮麾下就魏哲这么一个骑将呢。



而且魏哲麾下辽东义从的战斗力甚至不输三河骑士,这让他们想要战马都没脸开口,傅燮更是不会同意。



可以说魏哲在傅燮这里享受的完全就是亲卫的待遇,孙坚能挖走才怪。



当然,傅燮一片公心,魏哲也以诚相待。



至少从军至今,只要该他完成的任务魏哲从来没有打过半点折扣。



……



且不说其他人对魏哲如何羡慕。



回到自家帐中,钟扈依旧难掩兴奋之意。



“军中数万人搜罗卜巳而不可得,却被郎君擒杀了,这份大功也不知道朝堂会如何封赏?”



太史慈闻言亦是一脸好奇道:“那卜巳乃是东郡黄巾渠帅,此功纵然不得封侯,应该也能任一郡太守吧?”



闻听此言,魏哲不由苦笑的摇了摇头:“哪有这么容易,那可是两千石!”



不过魏哲心中也清楚,最主要的还是他朝中无人。



倘若他出身大族世家,那么即便只是小功也能大赏。



因为功劳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理由,就比如曹操。



他苦求一官身而不可得,可曹操成年就被举孝廉,起家就是洛阳北部尉。纵然打死了宦官蹇硕的叔父,转身也照样升迁为顿丘县令。



黄巾之乱方起,他便被拜为秩比两千石的骑都尉,年未而立,曹操就已经站在很多有志之士可望而不可及的终点上了。甚至即便他现在躺平什么都不做,日后照样能继承一个费亭侯爵位。



啧啧~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魏哲承认,对曹操的嫉妒让他有些面目全非。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这是羡慕不来的,而在打发走了钟扈与太史慈两人后魏哲心里也忍不住暗自估量:“虽然朝中无人,但这样的功劳得一大县县令应该不成问题吧?”



按汉制县有大小之分,不足万户为长,满万户为令。



县长的品秩一般在六百石与三百石之间。



而县令的品秩则基本上在千石与六百石之间。



倘若魏哲真的能得一县令,那么其实已经超过大汉九成的同龄人了。



于是带着这样的期待,魏哲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舒坦。



……



次日,天色未亮魏哲便早早起床。



早餐是麦饭配豆豉、肉羹,闻起来挺香,吃起来却甚是喇嗓子,可义从们却丝毫没有嫌弃。



甭管牙口好不好,这年头能吃饱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打了胜仗还是有用的,这几日的饭菜里估计会多些荤腥。



魏哲也是如此,不过作为军侯他要比普通士兵多一餐而已。



实际上他也是穿越之后才知道,普通士兵和黔首大多只能一日两餐。



“朝食”通常在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是主食,故此量大;



第二顿饭一般在下午四点左右开吃,故又称“小食”。



至于当下一日三餐,也是一种身份等级的象征。



甚至权贵们犯错之后,被判处少吃一顿饭也是一种惩罚。



比如前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因为叛乱就被罚每日只能吃两顿饭。



而全天下唯有天子可以“一日四餐”。



并且各有其名,曰:旦食、昼食、夕食、暮食。



对于后世那些喜欢吃夜宵的人来说,基本上享受的也算是天子待遇了。



所以在大汉朝,不仅话不能乱说,连饭也不能乱吃的。



故此魏哲倘若想给麾下义从骑兵加餐,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搞定,而不是去找后勤要粮,否则皇甫嵩斩了他都没人觉得不对。



这也是为什么军中明明有辎重营,但魏哲依旧要携带部分粮草的原因。



要知道魏哲营中的这些粮食可都是他自家掏钱在军市上购买的。



若非如此,魏哲麾下的辽东义从也不会人人愿意为他效死。



不过像他这么干的军侯不多,很多将领不克扣物资就算好了,更别说自家倒贴了。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其实也是傅燮对魏哲另眼相待的原因之一。



而在吃完朝食后,魏哲便拉着太史慈一起操练武艺了。



和行军笔记一样,这已然成为魏哲每天固定的早课与晚课。



先是角抵手搏,而后是比试射箭,最后是兵器较量。



几番下来,无论是太史慈还是魏哲都已经大汗淋漓。



“行了,先歇歇罢。”



魏哲说着便将手中长铍就地一顿,而后翻身下马走向一旁的胡床。



没办法,输多赢少总是比较打击人的。



当然,这种点到为止的切磋对魏哲来说多少有点不公平。



毕竟他在战场上面向来喜欢一力降十会,可玩精巧就比不过太史慈了。



对于这一点太史慈心中也清楚,倘若真性命相搏他未必能赢。



故此赢了魏哲他也没多开心,只是比较好奇他今天怎么这么快结束。



“你忘了?今日有甲胄兵器要送来。”



魏哲在随意的冲了下脸后便开始巡视各帐,确定具体哪些需要替换。



第4章:大汉底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