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纸上得来终觉浅【4K】   汉官[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纸上得来终觉浅【4K】[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这还没有算上后勤运输上的损耗。



所以魏哲这回不仅只能带四千骑兵出塞,而且还只有两个月时间。



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出塞的大军便有断粮之忧。



算上赶路,交战,返程,两个月时间还真不算多的。



前言说过,戏志才虽天赋异禀,但也不是生而知之。



没有具体经历过战事的他多少还有些纸上谈兵的毛病。



见魏哲受困于后勤而选择冒险出兵,戏志才想了想忍不住开口道:“为何不就粮于敌?”



毕竟孙武曾言: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然而魏哲闻言却苦笑的摇了摇头。



“账不是这么算的!”



见戏志才面露不解,魏哲当即耐心的解释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怎可将性命寄托在无法把握的事情上!”



“料敌从宽,判己从严,如此方为兵家之法。”



孙武曾言: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以前魏哲不理解,但后来明白了。



战争就是尽量让己方的胜利条件越来越多,如此才可能胜敌。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将后勤这种命脉寄托在就粮于敌这种假想上呢?



万一对方玉石俱焚,烧毁了存粮,那魏哲大军岂不是要断粮了?



汉匈大战时,汉武帝难道不知道就粮于敌吗?



但在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中,为了供应卫青和霍去病的十万汉骑,汉武帝还是令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以致国库一空。



对了,“料敌从宽,判己从严”这招也是魏哲从皇甫嵩身上学的。



虽然他并未说过,但平乱时的诸多布置却无一不在贯彻着这种思想。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戏志才顿时郑重的朝他一揖。



“受教了!”只见戏志才感慨道:“兵家之事果然不能纸上谈兵!”



所以如果没有“带方铁钱”替魏哲搜刮物资,他其实连动手的资格都没有。



要知道自六月开始,魏氏的船队出海往返了三次,方才将元骏与管休约定的交易完成,沿海的三韩诸国、秽貊各部,尽数被带方铁钱搜刮了一遍。



总计购得各色马匹两千八百二十五匹,皮毛十万余张,粮食十六万斛,牛羊夷女数千头。



算上先前缴获的马匹,这才让魏哲凑出了四千骑兵。



不过话又说回来,船队运回的这些物资虽多,但也不能全用,还要过日子呢,再加上明年春天魏哲还准备卖一批粮食给三韩当粮种,能用的粮草就更少了。



两个月,是魏哲反复计算过数次才得出的答案。



在这方面,数学家来了都未必有他算的准。



于是围绕着元骏送回的秽貊地图,几番算计之后魏哲终于定下了出兵路线,那便是自带方县东出,走伯济国外围入秽貊领地,如此可直达秽貊族前莫部,并且可以将秽貊七部一分为二。



只见魏哲指着地图道:“前莫部以南,便是东暆部、蚕台部,以北则是不耐、华丽、邪头昧、夫租四大部落。一旦占据了前莫部,我军便可以将秽貊七部分割成两部分,寻机各个击破。”



不过说着说着,魏哲却又忍不住眉头紧皱的摇了摇头:



“不行,我军兵少,分兵必败,还是得先让前莫部以北四部先乱起来,如此方才好收拾东暆部与蚕台部。”



见他这么一说,戏志才心念一动,顿时有了一个想法。



“明公,何不用元子良之计?”



魏哲闻言不解道:“此言何意?”



戏志才解释道:“前番元子良来信曾言,秽貊诸部已然发现新铸兵器品质低劣,如今正在盘查其中缘由,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水推舟?”



戏志才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秽貊想要答案,那就给他一个“真相”好了。



只见戏志才风轻云淡道:“秽貊诸部好信鬼神,既如此大可让元子良以钱贿之,令其手下的秽貊亡人在北四部中放出谣言,称各部兵器不利皆不耐部献祭所致,各部兵器受其供奉鬼神诅咒,方才易碎多断。”



“如此,既可使北四部内乱,还可令秽貊人中最强的不耐部实力大减。”



此言一出,魏哲顿时忍不住抚掌大笑道:“妙~甚妙也!”



不得不说,戏志才终究还是戏志才。



即便初出茅庐,却依旧难掩鬼才本质。



不过这招就是毒了点,因为没人比魏哲更清楚不耐部有多冤枉。



但没办法,谁让魏哲就喜欢用毒招、下狠手呢。



于是戏志才话音刚落,魏哲便欣然从之。



“快,去信子良,令他尽快完成此谋!”说到这里,魏哲忽然忍不住拍了拍脑袋,失笑道:“我也是糊涂了。”



只见他面带笑意的看着戏志才道:“此计又何止能用于秽貊?”



要知道管休在三韩诸国,那可是挑拨离间,无所不用其极。



马韩、辰韩、弁韩三国几乎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叛乱。



尤其是实力最强大的马韩,如今几乎是遍地反贼。



马韩大王的直属部落目支国,这半年多来更是陷入周边部落的围攻。



如此随着旧兵器折损殆尽,三韩诸国估计很快也能发现新兵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戏志才刚才那个谣言简直不要太有市场,



只要略微改改,将下诅咒的人换做马韩、辰韩、弁韩三国之王即可。



以三韩诸国对鬼神的迷信,这种谣言基本上就等于真相。



如此一来,即便有工匠发现“带方铁钱”有猫腻,恐怕也不敢说出口。



并且越是叛乱的三韩部落,就越会坚信这个谣言。



见魏哲这么一说,戏志才当即笑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明公果然机敏!”



说着,戏志才很快便写好了给二者的书信。



鉴于秽貊七部都沿着海岸分布,所以魏哲大军的后勤完全可以走海运。



可令魏氏船队装着粮草先行出发至前莫部海岸等候。



至于魏哲率领的四千骑携带数日的粮食还是没问题的。



一旦魏哲攻下前莫部,船队便可伴随汉军沿海而行。



如此一来,必然能减少大量人力物力上的损耗。



期间戏志才还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魏哲率两千骑走陆路直插前莫部,太史慈则率另外两千骑随海船登岸,如此便成前后夹击之势。



但魏哲思量再三之后还是给否了。



原因无他,风险太大!



毕竟一旦太史慈失期,哪怕仅仅只是晚了一天没到,魏哲都会风险大增。



至于四千骑兵届随船而行,那就更不可能了。



首先魏哲就没有那么大的运力可以既运送人马,又承载粮草。



即便有那个运力也没必要。



毕竟战马下船后不是立刻就能战斗的,往往还要修养一两天,除非他效仿曹丞相连船为营。



所以这次魏哲不想玩什么花活,准备直接和前莫部硬碰硬……



第37章:纸上得来终觉浅【4K】[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