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还清欠账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还清欠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大家眼皮子稍浅,习惯性精打细算,生怕弟妹占了太多的便宜。



老三家的单独一边过,却紧攥着老三的津贴,每个月都要去公社或者县城买吃的或者用的。



老三一日给家里寄钱,李秀菊就一日都要把账目记清楚,否则怕以后说不清楚。



当然,老小陈启发和小妹陈莹莹都不算的,她和陈大根都会为两人存一笔钱,用作彩礼或者嫁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里称呼老大就是陈启强,老四就是陈启发。



大妹是陈梅香,小妹是陈莹莹,这种称呼是当地的习惯,女子不入男序。



三本账册里,老大和老三都没欠账,只有老二混账玩意每月都要欠粮食。



大家一起吃饭,是要自己拿粮食出来的。



粮食怎么来的?用工分换。



工分不够,粮食就不多,吃完上顿没下顿,不想饿肚子只能去大队赊粮食。



陈二狗之所以还能在村里混下去,就是因为他在大队部没有欠账。



大家都知道他变相靠家里的,但到底不欠村里的,也就没有人深究。



家里其实不缺工分。



陈大根和陈启强都是村里的木匠,不用下地干活,专注打造各种家具做木工活。



用的木材是村集体的,所以两人为村子里做工,赚的也是工分。



这份工作其他人来做不来,村里需要两人打造家具为村子换取一些物资。



不要小瞧了这一点,这可是樟树村比其他村子快人一步的不二法宝。



也因为这样,陈大根在村里很受大家尊敬。



村子也允许他私下出手家具。



但只能用工分或者钱向村里买木材打造的家具才能对外出售,父子两才能赚钱。



前提是不能耽误村里的木匠活。



以前院子里都是木料,现在干净多了,连木屑都很少。



父子两人被安排在祠堂旁边的空房间里专心工作,家伙什都随身携带,家里都听不到刨木头的声音。



这样其实也不错,起码不影响生活,家里孩子多,嘈杂的环境还影响老三媳妇坐月子。



就因为有充足的工分,每年结算的时候,菊嫂子都要换足够多的粮食。



因为二妮生下来之后,每个月陈二狗都要欠一点,二房的工分根本不够吃。



前两年欠的不多,加上尹彩云有娘家帮衬,就算欠了也有能力还。



关键陈二狗拉不下脸,不用妻子的钱,只能今年还去年的,欠债就这样积累下来了。



今年二狗更过分,躲闲逃工,每天最多七个公分,眼瞅着就到年底了,肯定又是不够。



李秀菊算准了十五块清债,剩余的钱保证今年不欠债,多的她也不要。



就欠账这个事情,家里人都不好开口。



大房工分足够,柳翠娥有意见也不好多说,否则就是做嫂子的苛责叔子。



陈大根和陈启强不觉得欠点粮食有什么,两人赚的工分都有富余。



再一个就是尹彩云进门的时候,陈大根就向老尹头保证不委屈老二媳妇。



欠点粮食不值得说什么,不影响老二家的生活就行。



但李秀菊这里就过不去,时刻催促,当然都是私下里对儿子念叨。



对尹彩云都是好声好气的沟通,主打一个把压力给到儿子身上。



菊嫂子也不是想让儿媳妇掏钱还债,就是希望二狗能好好下地干活,老老实实挣工分。



如今有机会还清欠债,菊嫂子自然不会错过机会,怕老二有钱乱花。



尽管如此,也没让老二多交钱,毕竟已经分家了,哪怕在一起吃饭,也不会多要求什么。



陈启山也没要求看账本,痛快的掏出十五元交给老娘,算是补足了欠债,保证今年不缺粮食。



第9章,还清欠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