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观念的冲突   一人之下的儒修[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观念的冲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到“骨气”这个词,他就忍不住想,这个跟“炁”有没有关系?



刘老头说每个人天生就有炁,“骨气”算不算其中的一种?



傲气呢?



气节?神气?霸气?



喜气洋洋,“喜气”又是什么样的炁?



英雄气短,这个气,难道是“心气”?心气也是一种炁么?



灰心丧气,是炁的丧失?一个人“灰心丧气”的话,确实能从外表看出这种状态,那这算不算炁的流失?算不算行炁的一种?



每看到一个带“气”的词语,傅源都忍不住去跟炁联想到一起,去思考词语跟炁之间有什么关系。



但他却还是感知不到,自己体内有什么炁……“灰心丧气”他倒是感觉到了。



不知道过去多久,傅源干脆合上书,吹了油灯,捂着额头一头栽倒在床上。



如果说“空气”,傅源第一时间呈现在脑子里的,这是大气的混合体,主要成分是氦气,氧气,二氧化氮跟稀有气体,还有水蒸气等。



此外,类似天然气,煤气等等,傅源脑子里都能有具现化的印象,就算不知道成分,却也清楚这些气是真实存在,可观测,可检验的。



可是轮到“气焰”,“气势”,“神气”,“喜气”,“气壮山河”等词,傅源能清楚明白的理解意思,却无法再脑子里形成直观的印象……这些玩意根本描述不出来!



比如“喜气”是个什么气?是什么构成的?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分子结构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味道?



如果不存在,可“喜气洋洋”是每个国人都知道的词,每个能理解这个词的人都清楚的一种状态……



这就是冲突所在!



前世傅源从未去思考过这类问题,可如今细细思索,却发现很多带“气”的古词都是这种无法具体描述的东西。



相反,科学兴起后舶来的翻译词,带“气”的都能描述出具体的分子组成结构……



所以古代文化中对世界的理解,其实是区别于科学的另一套体系?



抛开其他问题,世界是有什么组成的?



从科学角度将,世界是由各种物质构成,而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分子和原子……未来还会再提出中子,质子,夸克……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一般。



但是从古文化来说,“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或者“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相对于没有尽头的科学,“元气说”反倒是更能解释的清。



傅源摊开手,躺在凉席上,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屋顶,他似乎明白,自己为什么感知不到炁的存在了!



这一切都源自观念的冲突。



在傅源的观念里,只要是物质,就可以不断的分割,哪怕分割到原子层面,依然可以继续分割!



物质分割出来的,依然是物质,无论多小,哪怕是夸克,依然是物质,依然可以继续分割……



只要存在,就是物质,如氧气就是由氧原子构成,这是科学的观念。



可是“元气”真的存在么?无法观测,无法验证……



说白了,就是傅源无法相信!



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玩意不是嘴上说信就能有的,而是从小到大接收到的观念跟现实,一次次证明,一点点培养起来的世界观。



自己真能扭转前世四五十年的固定观念?



叹了口气,傅源有预感,自己接下来的七天,怕是真的练不出什么头绪来。



就算是练上七年,也别想扭转自己的固有观念……这不是犟,不是固执,而是对傅君源的观念而言,事实就是如此!



除非让自己切身感受到“炁”的存在……可偏偏因为固有观念,让自己无法相信炁,无法感知炁……



得,死循环!



傅源长吐一口气,哀叹一声闭上眼。



无论如何,明天练了就知道了。



大不了,等以后进炉子!



第二章 观念的冲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