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北上!   我的哥哥是高欢[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北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月十五过后。



府兵们便开始陆陆续续的按照上头的指令,前往约定的地点集结,高羽准备挥师北上。



大战来临,但战火没有烧到山东之地。



丝毫不影响百姓们准备耕种。



府兵们的适龄子嗣也都准备前往设立在各乡的学堂读书识字。



工匠们也都开始赶工,除了要打制武器外,还要为农户们赶制农具,前方战事要紧,但后方的耕种也不能放下。



高羽在亲卫们的簇拥下,骑在马上,行走在乡间的田埂上。



“冰雪消融的很快。”



高羽感叹道。



自东汉时期开始的‘小冰河期’在刘裕立宋的时候气温达到最低点,自那以后便开始不断的升温,在隋唐时达到巅峰。



盛唐之所以万国来朝。



除了有天可汗李二这个公元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和一群优秀的人杰努力外,更多的还是有得天独厚的‘天时’照顾。



气温的整体提升,意味着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充实了大唐的国力。



冬天更晚下雪,春天更早积雪消融,充足的雨水不至于出现旱灾,自然也就会减少蝗灾出现的可能性,毕竟久旱必蝗。



除此之外,北方草原也会变得安分起来。



自东汉以来为何草原民族会玩了命的往南方中原不断的打?



不就是因为小冰河期,气温下降,导致北边草原出现大量冻土,失去了牧场就活不下去,可不就只能不断的向南方拓展生存空间么?



这方面高羽最有感受。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怀朔那地方几乎是年年大雪,活的十分艰难。



可眼下呢?



柔然、突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是因为气温越来越适宜,他们哪怕是在草原上也能安稳的发展。



突厥取代柔然成为新一代霸主,更是能让李二短暂的吃瘪,不就是国力强盛吗?



而突厥国力强盛的根因,还是在于气温的整体回升。



高羽的行进路线,并非是直接向北,而是一路向西他要先前往相州的清河郡朝见新帝。



其实大军北上的路线也并非是走直线。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



毕竟战斗力再强悍的军队,只要被断了粮道,饿肚子的情况下,也都会失去作战意志。



以古代的运输条件。



后勤运输是个老大难。



从出发地运两百斤粮食去前线,最终能到前线士卒手中的撑死也就20-30斤粮食,其他的都成了路上的损耗,毕竟后勤兵运粮的过程中也要消耗粮草,运粮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后勤兵在路上的消耗。



最便利的莫过于水运。



船只不需要损耗粮食,而且船只比起马车、驴车、驴车能够运送的粮草更多。



损耗更低,运送量更大。



早在当年洛阳一别,羊苌楚送给高羽的《水经注》为何那么珍贵?



因为郦道元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将整个北境的大小山川河流资料进行汇总。



当年汉高祖刘邦入咸阳,萧何为何第一时间要去控制丞相御史府?



因为这里面有着整个秦国耗费数十年收集的户籍、地形、法令等档案。



拿下这些关键资料,后面刘邦打仗其实就跟开了全图挂没区别,很多地方他不需要去过,靠查手中的资料就能了解当地的山川、地形以及户籍、人口。



第67章 北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