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明天就去买车吧   1994:菜农逆袭[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明天就去买车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暂且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基层管理人才。



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还是分班组,打药的负责打药、间苗的间苗、收菜的收菜~



这样分工不容易出错。



一般不会出现打药直接把菜干死了、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收菜质量不合格等情况。



但现在面积还小。



也缺乏基层管理人才。



几个合适的人选里,易定干现在也痴迷于做大做强,李明坤和郭满仓两个老鸟也长期有少量菜卖,只有菜鸟菜农戚永锋倒下了。



暂且先培养。



等过一年有经验了,有了基层团队,扩张速度还能更快一些。



因为地多了,天气又热,菜苗一天至少要浇两次水,还有间苗、收菜等活,导致7号地的开垦一直不快。



有了戚永锋夫妻的加入后,两人当天就一锄一锄的开始翻地。



只是全靠人工翻地,不仅效率慢,人还累。



而且,现在17亩地,算上敖德海、敖德良、戚永锋三对夫妻,以及他和李秀,也才8个人。



不够。



种叶菜和农村种地有农忙农闲不同,在花城种菜只有农忙,没有农闲。



一批菜接一批菜,节奏很快。



而陈家志的节奏更快,如疾风骤雨!



所以,人力很重要。



机械器具也很重要。



早上挖地、浇水,



中午睡觉,



下午间苗、守着李秀剪丝瓜和苦瓜、浇水~



其实陈家志更想播种,上一次播种菜心是2号0.5亩,今天是4号,已经间隔了两天。



可惜没空地。



5号地第二批空心菜没收完,7号地翻出来了一块,但他想多晒一天。



有时候多等一天,种出的菜都会不一样。



又是一天忙碌,菜田被黑夜完全笼罩,陈家志感觉他也又黑了一个八度,和黑夜完全融为一体。



在浇完最后一瓢水后,手掌火辣辣的疼,老茧越来越厚。



一天下来,累得完全不想动,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时,才感觉身体属于自己。



但想着每剪下一根丝瓜后李秀的喜悦,空心菜和叶菜摆放在一起时的壮观。



这种付出带来的收获,又让他感觉一切都没有白费。



每付出一分,当天就会给他带来正向反馈。



尤其是菜价稳定高,更是让陈家志每天凌晨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



三四十斤就能卖100元,在这个年代的冲击力极强。



每一次装菜收钱,都能将白天的疲惫冲刷掉一分。



陈家志也在5号下午,在7号地完成了又一批0.5亩菜心播种,6号早上再播种0.5亩。



菜心完全可以循环接上。



而且按二十多天的种植周期,以及每天出菜量预估,地肯定有多,可以上芥兰等其它蔬菜。



5号和6号连着两天,陈家志也每天都收入了1200多元。



手中的资金快速膨胀,直接来到了4926元。



钞票有零有整,以5元和10元面值居多,其次就是50和100元,1元和2元的也不少。



放在一起有好几摞。



何强等人已经搬走了,陈家志和李秀也趁早搬了出来,手中有钱,就单独把房间租了下来。



房间很大,两人也有了更多独处的空间。



也是菜场里唯二只住了一家人的房间,易定干和陈家芳是被动单独住一间,而且很快三姐两人和易龙也会住进来。



其实没人不想单独住一间房,只是碍于各种条件,不得不挤在一起。



陈家志两人搬家时,许多人都在一旁看着,眼神里带着羡慕。



而且陈家志还在菜场租了个小型管理房,面积不大,只有十来个平方,但用来单独放农药和肥料完全够了。



所以,房间里也没了肥料和农药的味道,空间也大,住着舒适多了。



此刻天色已黑,在灯光下,李秀盯着数了好几遍的钱又看了好一会儿。



“家志,给你,明天就去买车吧。”



第65章 明天就去买车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