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4章 《条陈国史三事疏》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4章 《条陈国史三事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科道官在大明的官僚体系内,地位也是十分特殊的。



秉承了太祖“以小制大”的思想,科道官员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地位很高,有着纠劾百官的巨大权力。



这一点也体现在六科的办公地点上,六科的公房是一条长廊形的房子,俗称“六科廊”,和内阁翰林院一样,六科廊也是在皇宫内的。



所以六科给事中能有机会见到内阁重臣乃至于皇帝,也能第一时间知道皇帝和内阁的情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科道官员冲进了六科廊,对着众人说道:



“不好了!苏泽上第三疏了!”



听到苏泽的名字,陆树德都觉得心脏一窒,他这些日子对这个名字咬牙切齿。



但是很快的,陆树德又对苏泽的第三疏好奇起来。



今年刚中的进士,苏泽总共上了两疏,这两疏都名震天下!



要知道很多的言官,这辈子都没能写出一篇能影响朝堂的奏疏。



上一个“一疏而天下知”的,还是在先帝朝上《治安疏》的海瑞呢。



这名科道官员拿着拖本,在六科廊读了起来。



《条陈国史三事疏》?



这是有关修史的奏疏?



这样的奏疏,又能有什么波澜?



陆树德不明白,他不是治史的专家,其实国史这种事情,和普通官员没啥关系。



但是听了同僚读的苏泽奏疏,陆树德的脑袋嗡了一下。



他怎么敢!



原来,苏泽这第三封奏疏,刚送到了内阁,就引起了剧烈的震荡!



内阁首辅徐阶看到这份奏疏,差点直接气到晕倒,而张居正看完了奏疏,也是脸色发白。



陈以勤更是双手颤抖,心中开始咒骂苏泽十八代祖宗。



只有高拱佯装震惊,却藏不住嘴角的笑容,然后命人立刻送到宫中,请皇帝圣裁。



见到苏泽的奏疏,隆庆皇帝也很头疼,于是他按照高拱的票拟意见,将苏泽的奏疏发往各部衙门,让群臣公议。



苏泽在《条陈国史三事疏》中,主要就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要修国史,建文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第二个,景泰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最后一个,才是如今群臣攻击的问题,嘉靖亲爹睿宗皇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和第三个相比,前两个才是重量级的问题,可以直接将内阁和礼部炸飞的那种!



成祖朱棣北伐的时候,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承认建文帝的。



但是到了晚年,对建文帝的事情进行了革除,甚至连建文这个年号都不用了,直接将建文四年称之为洪武三十五年。



要知道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就驾崩了,这洪武三十五年的说法,任何一个读书人都绷不住。



景泰帝的问题也同样棘手,明堡宗夺回皇位后,对景泰帝也是多方打压。



景泰帝被谥为“郕戾王”,实录都被混在明堡宗的实录里。



和这两个重量级问题相比,嘉靖他生物爹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反正太祖朱元璋也给自己的老子朱世珍追封了皇帝,编了实录的。



原来苏泽的后手在这里?



陆树德全身发抖,只听到刚刚宣读奏疏的官员说道:



“那苏泽建议,礼部、翰林院和科道官员,都要上书议一议这三事,陛下也朱批准奏了。”



陆树德一屁股坐在到凳子上,他已经后悔了,为什么不听从兄长的话,调去南京六科。



第014章 《条陈国史三事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