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刘福的前半生(一更)   副本没开,你怎么提前进来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刘福的前半生(一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毕节跟着严景进了屋。



这间屋子的窗户不知道为何被牛皮纸蒙上了,屋内昏昏暗暗,连带着气温都好像低了些。



“罗县长喊我进来是想问……?”



毕节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其实没什么大事。”



严景笑笑:



“只是想问些关于刘爷的事情。”



“关于刘福的事?”



毕节瞪大了眼睛,预感不妙,当即转身准备离开。



但严景的声音从身后悠悠传来:



“明日就要开始比拼,毕大人和我得相互扶持才是啊,若是其中有谁真出了意外,另一方才不会见死不救啊。”



“……”



毕节耷拉着脸转过身。



他决定了,等禁物效果一结束,拼着一打二,他毕节也得让面前这小子好瞧!!!



但现在嘛……



他嘿嘿笑道:



“罗县长想问些什么?”



“我听说毕大人和刘爷是故交,所以想问问刘爷之前的事。”



严景笑道。



“他没和您提起过?”



毕节眨眨眼。



“只是想听听您的说法。”



严景没说提起过,也没说没提起过。



因为他也不知道老爷子是不是在边流县之外和罗大少爷说过。



为了将忠义度拉满,了解老爷子的过往是很有必要的。



“您想先从哪听起?”



“从您知道的说起吧。”



“……”



毕节思索了会儿,开口道:



“有些事,我答应过他不能和别人说,就把能说的告诉您吧,至于那部分的事,您可以亲自问他。”



“劳烦了。”严景道。



毕节清了清嗓,开口道:



“民湖十二湖府,各有特点,其中第三湖府,自帝代以来因其漕运码头闻名,经商行船之人络绎不绝,外来人口为十二湖府中最著。”



“但少有人知道,其实第三湖府自古便是兵家驻扎之地,尚武之风浓厚,时至今日,都还开设有各种体修门派的武馆,高手云集,有武行一说。”



“商与武,两者相互依存,这也是这座湖府的独特魅力所在,百年前武风盛行的时候,这座湖府达到了顶峰,您能想到的一切繁华,那里都有。”



“但如今,终究是落寞了。”



“是出于什么原因落寞的?”



严景道。



“因为武道落寞了。”



毕节颇为感慨道:



“我便是第三湖府出生的人,我小时候的第三湖府,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只是因为是货物运输的重要隘口的缘故,所以还有那么一丝繁荣的样子。”



“财修们撑起了最后的门面,将第三湖府粉饰成还未衰败的模样,但实际上……”



他顿了顿,目光闪烁:



“里面早已经烂了根。”



“罗少爷可曾见过武修?”



严景摇摇头:“没有印象。”



“是了,因为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武修。”



毕节开口道:



“习武之人,有拳修,腿修,刀修,剑修……甚至每种修者还有细分流派,习武的人,自然我们这种从官的不一样,若是我们讲究的广交人缘,他们则说的是一通百通,首先,得学精一样。”



“至于武修,则是个传说。”



“若是有习武之人,能够做到精通百门武艺,则能称得上武修,成为第三湖府的第一人。”



“第三湖府,便是以此为由头,招揽天下习武的修者,大办比武大会,开设武馆,广招学徒。”



严景闻言,觉得很是有趣:



“这么说来,几百年来,从未有过武修?”



“从未有过。”



毕节斩钉截铁。



“那几百年过去,难道这套路没人看破?”



“人人都看破了。”



“那这是为何?”



“因为所谓武修,只是由头。”毕节声音低沉有力:



“有了武修这个名头,武馆广招学徒,政界政绩斐然,商界大办大会,既捞了名声,又洗了钱,而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只想混口饭吃。”



“这么说来,这‘武修’,还算是件好事。”



严景点点头。



“天大的好事。”



毕节顿了顿:



“对于商界和政界来都是。”



又顿了顿,他再次补充道:



第223章 刘福的前半生(一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