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口是战略问题   隐龙惊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口是战略问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贞观十一年末,杭州人口已经超过五十万,越州人口已经超过四十万。



连华亭县都十多万常住人口,因港口、船坞完工,华亭县与杭州更近,成了货物集散之地,四方客商向华亭县云集,替代扬州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杭州织造坊和茶叶坊已经正常运转起来。



南下的五万宫女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自己,并得到了丰厚的报酬。



李沐一早就给宫女的报酬做了规定。



她们与普通雇工不同,采用的是计件制。



也就是说多劳多得。



织造坊除了提供宫女基本的生活用度,包吃包喝包住外。



并在产出的净利润中,取出一成做为宫女的额外报酬。



做为对宫女青春年华老去的补偿。



如今丝绸、茶叶畅销,特别是卖给南洋来的客商,更是有几倍的利润。



所以,一个普通的宫女,一年下来得到二、三十贯的报酬是常事。



有些手脚麻利的宫女,一年四、五十贯都有。



这就让普通百姓羡慕起来了。



纷纷向官府请求,送家中的女子进入织造坊、茶叶坊做工。



李沐自然是有求必应,但也做出了限制,杭、越两州每户只准一人,并且需要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



这是为了避免产量突然膨胀带来的价格下降,也是为了保证人口繁衍。



如果一户人家太多女子做工,那么这户人家就没有女人留在家中生儿育女了。



可李沐后来发现,由于自己这个政策。



江南女子的地位骤然提高,家家户户皆以生女儿为荣。



而因此女子的结婚年龄被迅速推迟,虽然与朝廷女子十八岁不婚,须官配的政令起了冲突,但因为江南官府的视若不见,百姓从此将家中女儿的婚配年龄延迟到了二十岁。



一个十五岁的女子进入织造坊或者茶叶坊,做上六年工,至少能攒出上百贯钱财。



这对于当时的物价,完全可以是个中等户了。



所以,女子,特别是十五岁以上的女孩,社会地位骤然拨高。



这种现象引起了江南一波生育潮。



也使得官府承受了完全无法预料的舆论冲击。



男人至上的传统观念,让男子养家糊口的义务和权利受到了挑战。



李沐自己都无法预料到会是这种情形。



不过,李沐还是在舆论冲击中坚持下来。



毕竟两州中,这个年龄段的女子占总人口不多,而且有了年龄限制,女子真正能赚钱的时间也就六年。



最关键的是,理论上每户都可以生出女孩来,这个比较公平,不会因为门第和社会地位而改变。



而人口的增长对于迅速发展的两州来说是好事。



所以,民间舆论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慢慢平息下去了。



但李沐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宫女出宫时,都已经年龄偏大。



甚至有过了三十岁的。



这对于工坊来说是个负担,同时也是对这些女子另一种变相伤害。



而两年前招募的神机卫将士也到了及冠的年龄。



以现在的条件,李沐无法仿照后世实行退役制。



那么成年将士们的个人问题就成了无法回避的困难。



在征询了魏征等人意见之后。



李沐下了一道“荒唐”的命令。



五万宫女中二十岁以上者与神机卫二十岁以上将士,自行选择婚配。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官办婚配。



从相亲到成婚,官府一条龙包办。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口是战略问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