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上正轨   [三国]闭月[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上正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此,方夏和郭嘉与荀彧商讨之后,在荀彧的建议之下,向朝廷上了一封奏折。



请封许昌太守。



如今整个朝廷都在董卓手中,所有诸侯都反对董卓□□,已经聚集在虎牢关了。



没有人会上奏折,因为上了也到不了刘协手中,他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真正决定的人是董卓。



但是,就算是董卓批的奏折,只要这一份奏折上盖着玉玺,那么谁也不能说它是伪造的。



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天乱发旨意,命令诸侯按照自己有利的方向行动。诸侯明知道这是曹操坑他们,虽然肯定不会做,但为了自己的名声形象,还得上一张奏表哭穷,表示自己真的自身难保,虽然心向大汉,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一个阳谋,荀彧给出的建议,谁都不能不承认这一点。



郭嘉表示了附议。



方夏想了想,她目前信得过的也就只有五个从人,就从王大问到了王六,问他们谁愿意替她跑这一趟。



结果他们六个人都想去,为此打了一架。



不过当然最后赢了的王大并没有走成,因为王三突然爆出了一个秘密,他知道绕过虎牢关的小路。现在虎牢关在战乱,无法通行,不知道小路的话,想要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去了。知道小路,显然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最后,方夏让王三王四一起结伴去了,路上也有个照应。



如果路上不出什么事儿,大概半个月,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自从荀彧加入以后,郭嘉显得更懒了,天天不干活,就想死在方夏的后院喝酒。荀彧的提议,他基本上都不反驳,直接表示附议,方夏都暗自腹诽这懒鬼干脆别字奉孝了,改成附议吧,姓郭,名嘉,字附议,江湖人给个面子,人称郭附议。



不过懒人自有天收,郭嘉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两天,就彻底宣告结束。



开始郭嘉忽悠自家小书童五铢,说:“你家公子现在找到明主了,会非常繁忙,忙着去工作,去拯救世界,所以没有空再浪了。从今天开始,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争当三国新一代好谋士。”



五铢看郭嘉郑重的神色,他心中虽然仍然有点怀疑,不过还是信了。



郭嘉便开始了每天去方夏家上班打卡的日子,当然,他在自己家里对五铢说,他是去干大事儿的,不是去读书的,不能带着书童。五铢虽然不高兴,但是想着大事为重,还是没有强求,同时欣喜自家公子终于愿意上进了。



当然,纸包不住火,方夏跟五铢聊天的时候,“无(gu)意”把郭嘉给卖了。五铢发现真相之后,一气之下干脆自己住在了方夏的后院,在郭嘉每次想要喝酒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两个人正在斗智斗勇之中。



解决了主要的问题,其他难点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了。



譬如如今许昌没有太守,乃是由诸多世家共同掌控,但世家之中,荀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荀彧一出面,大家都给他几分面子,剩下的世家子弟之中,还有方夏的脑残粉在,听到方夏需要人力物力什么的,立马就就跑过来表示貂蝉大人要什么尽管问我拿。



方夏再去各大世家一一拜访,与他们谈了一阵,算是让世家松口了。不仅如此,还为她提供了一些基本的钱粮,数量不多,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是方夏本就不是大手大脚之人,又有荀彧管理内政,不但够了,而且还剩了些。



何仪和裴元绍也没有闲着,他们两个虽然属性不行,但是好歹也算听话,执行力不错,在郭嘉和荀彧的吩咐之下,便离开许昌,开始在附近聚拢手下。



黄巾军在张角死后,就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长了,有些干脆回去继续当农民种田,有些就落草为寇,靠着劫掠为生。他们两个人乃是黄巾大将出身,在黄巾军之中颇有名气,而且现在黄巾也不好混,听说可以转成正规军,而且管饭,顿时人群蜂拥而至。



他们两人,轻轻松松便给方夏凑了三千多部队。



不过,其中鱼龙混杂,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真正能够战斗的,估计一半都不错了。



方夏也不嫌弃,许昌虽然没有经历战乱,但是也萧条了很多,将这么多人安排来了,竟然也不显得拥挤。



从中把年龄合适的挑出来,有一技之长的也挑出来,如此编了个一千多人的队伍,打仗自然远远不够,但是维护治安勉强也可以了。剩下的其他人,虽然收留了下来,但是还是得按工换酬,方夏并不白养什么人。



这些黄巾之中,倒也有死性不改,想要煽动叛乱的,或者是不愿意干活的,在郭嘉的算计之下,这些刺头被一个个都挑了出来,剩下的大部分百姓,都还是挺老实的,只要能吃的饱饭,他们对别的没什么要求。



如此一来,事情总算上了正轨。



18.上正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