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为奴   振南明[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为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豪格和多尔衮决裂,这对朱慈?R来说绝对算是个好消息。



尤其是在郑芝龙、桂王反叛这个时间节点上。



满清内讧,北面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明军可以把更多精力用于平叛上。



待解决了桂王、郑芝龙的麻烦腾出手来,豪格跟多尔衮也一定已经斗的两败俱伤了。



这个时候明军再挥师北上,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这是朱慈?R近来听到的最好消息了。



而随后他又听到了另一个好消息。



山东德州总兵秦拱明来报,一名汉军旗的旗人主动来投,声称愿意为明军做事。



秦拱明不敢托大,立即命人将这名汉军旗人押送至南京,交由天子亲审。



如今此人已经在押往南京的路上。



虽然朱慈?R现在还不知道此人是什么级别,能给明军带来怎样的情报,但这肯定是一个好消息。



八旗制度一直是满清引以为傲的一项制度。而八旗军更是清军绝对的主力。



如今连八旗军都出现了逃兵,足以说明满清内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这已经不仅仅是多尔衮跟豪格之间的矛盾了。



朱慈?R听说多尔衮已经颁布了严苛的逃人法,但这并没有阻止大规模的包衣逃往南边。



现在竟然连八旗兵本身都开始逃难,看来清军在北方的统治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满清实在是太狂了。



他们以为自己才是世间最强大的存在,是以待万物如刍狗。



在辽东时他们奉行的就是这种政策。



努尔哈赤将辽东汉人杀的十不存一。能够幸存下来的都是极为幸运的。



他们入关之后以为可以完全复制在辽东时的统治方式,却发现关内的百姓反抗意识更为强烈,而且他们可以逃啊。



辽东的百姓想逃进山海关是很难的。可北直隶的百姓要想逃往山东就要相对容易一些。



更为重要的是,山东的明军十分乐于接纳他们。



这样一来满清高层有些懵了。



在他们眼中,奴才就是奴才,是用来使唤干活的。



若是奴才都逃走了谁来干活?总不能是他们这些高贵的满洲人亲自动手吧?



所以才有了逃人法的出现。



但严苛的法令并没有让逃亡现象有所延缓,相反北地的百姓不甘为奴自发成批的往南方逃去。



民心是很重要的东西,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丝毫不为过。



如今满清民心尽失,正是明军大有作为的时刻。



朱慈?R已经决定,在平定叛乱后立即北伐,绝不能错过如此好的机会。



......



......



当囚车经过南京城的城门洞时,陈顺才笑了。



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虽然从一名汉军旗的旗兵变为了阶下囚,可是他不后悔。



他再也忍受不了无休止的打仗了。



早年他孑然一人,打仗便也打了。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可是后来他有了家产,有了妻子便害怕再上战场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为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