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民心可用   振南明[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民心可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任务他准备交给内厂军情司来做。



如今内厂军情司在畿辅、河南的番子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人,稍稍显得有些不足。朱慈?R准备命韩赞周再增派几百人潜伏,利用世人对满清剃发令的厌恶打一场轰轰烈烈的舆论战。



这也是内厂复建军情司设立以来第一次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正好借此机会检验一番军情司的成色。



至于东厂和锦衣卫还是对内监视为好。同类型情报部门同时执行一项任务很可能会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这与朱慈?R的初衷完全相悖。



再说南京城内的文武,南直隶的缙绅阶层只是这段时间稍稍安稳了一些,天知道他们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若是没有专门的番子监视,朱慈?R可睡不好觉。



当然,军队的训练也不能落下。神策军现在已经增编到了五万人,如此多的人数操练起来也是一个大问题。最严峻的问题是军官人手紧缺。即便第一批神策军四营中的佼佼者全部充为军官,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朱慈?R在犹豫要不要调集一批皇明军校的毕业生前往神策军中任职。如张煌言等人已经经过了初步的培训,对军事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还没有任何实战经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兵新将新,组建新军必须经受这一阵痛期。



最好的办法是调集新军去前线作战,战斗可以使新兵迅速变为老兵,也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



可惜现在神策军中稍有战力的不过是最早组建的四营,区区八千人实在是杯水车薪。把这些人放到山东战场并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朱慈?R在等待机会,若满清真的孤注一掷猛攻山西、关中,便可以调集神策军与秦拱明部、高杰部等一道直取京师。



是时候和股肱之臣们好好商议一番了,朱慈?R神色一正道:“宣兵部尚书路振飞、礼部左侍郎文安之觐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句出自刘禹锡《乌衣巷》一诗,意在感慨东晋时期繁华无比的乌衣巷已经变得荒凉破败。



这其中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事实上,直到本朝乌衣巷仍然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乌衣巷位于秦淮河南岸,从文德桥往西南走不远便能看到。



其与南京贡院仅仅隔着一条秦淮河,如此文风鼎盛之地,怎么可能少得了文人雅士。



在乌衣巷深里一间不起眼的小院中,便住着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侯方域是复社领袖,前户部尚书侯恂之子。



这位风流倜傥的佳公子今年不过二十六岁,却早已没了五六年前的意气风发,如今常常眉头紧锁,尽显老态。



神京陷落,其父侯恂被闯军从狱中救出。李自成本想任命其为官,但侯恂坚决不受,最终辗转来到南京。



本想着新皇即位,父亲能够重新起复,谁曾想几个月过去了,天子完全没有想起这位崇祯朝的重臣,父亲仍然赋闲在家。



这让侯方域十分焦急,不停的奔走于父亲的门生故旧之间,希望能够找到机会让父亲起复。



可前不久朝廷刚刚平定了一场预谋叛乱,钱谦益等东林党人牵扯其中,被连根拔起。



加之史可法致仕,如今东林党元气大伤,能够站出来的大佬少之又少。剩下的多是些虾兵蟹将,即便想要替侯恂运作,也是有心无力。



难道父亲真的没有机会起复了吗?



对侯方域来说,他与父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崇祯十一年南都乡试,他因为在策论中讥讽时政而落第。若是父亲起复他还有可能借势而起。若是父亲再无希望,他这辈子怕也就是这样了。



第八十四章 民心可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