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九章 军事改制和扩军(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军事改制和扩军(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被蔡攸、王黼、李邦彦堵在家里出不去的这段时间,除了陪陪自己的一众妻妾祸害一些使女丫头享一享齐人之福、教育一下自己的一众儿女享一享天伦之乐以外,李衍主要干了一件事——军事改制和扩军。



梁山军的编制很混乱,而且互不统属,一旦有战事,很可能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梁山军崛起的时间太短,比如梁山军中帅才较少,比如李衍的地盘比较分散,等等等等……



而且,目前梁山军的正规军并不多,十万都不到(还包括水军),相反预备役很充足(不算岳飞等人训练的七万多新军,还有五六万预备役,并且是已经练了一两年军事技能很强的预备役。)



总之,李衍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军事改制和扩军。



为此,李衍将闻焕章、朱武、乔道清、孙静、许贯忠、萧嘉穗、乐和、赵鼎、陈康伯全都叫来帮自己参谋。



当然,这些人只有参谋权——此事非同小可,李衍必须独断。



经过反复商议,李衍最终决定将梁山军的军衔分为四等十七阶,分别是: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兵:上等兵、列兵。



(宋朝武阶共有三等七级六十阶,实在是太繁琐了,李衍相信后世经过近千年锤炼的军衔一定要比宋朝的先进得多,所以直接拿来用上。)



军队编制:



五人为一伍(五人),设伍长。



五伍为一什(十人),设什长。



三什为一押(三十人),设正、副押正。



三押为一队(九十人),设正、副队将。



三队为一都(二百七十人),设都头、指导员、副都头。



三都为一指挥(八百一十人),设指挥、教导员、副指挥。



三指挥为一营(两千四百三十人),设统领、政委、副统领、营参谋。



三营为一军(七千二百九十人),设统制、军政委、副统制、军参谋长。



几军为厢,设都统制、厢政委、副都统制、厢参谋长。



厢以上是正副元帅,平时不设,战时由李衍担任或是委派。



军队人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伍、什、押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但到了队以上,则会根据具体情况有些变动。



一般:



队,在一百人左右。



都,在三百人左右。



指挥,在一千人左右。



营,在三千人左右。



军,一万人左右。



军衔分别为:



中将:都统制、厢政委。



少将:副都统制、厢参谋长、统制、军政委。



上校:副统制、军参谋长、统领、政委。



中校:副统领、指挥、教导员。



少校:副指挥、都头、指导员。



上尉:副都头、队将。



中尉:副队将、押正。



少尉:副押正、什长。



上等兵:五长。



列兵:普通士兵。



……



改组完,梁山军只剩十二个军。



第一军:



统制,鲁智深。



军政委,邓元觉。



副统制,杨宗闵。



其他主要军官,彭玘、杨震等。



第二军:



统制,林冲。



军政委,张清。



副统制,索超。



其他主要军官,邹润、宣赞等。



第三军:



统制,呼延庆。



军政委,胡春。



副统制,杨林。



其他主要军官,邹渊、樊瑞等。



第四军:



统制,卞祥。



第三百六十九章 军事改制和扩军(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