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7章 吃苦与拼搏精神的关系   陆晨李思玉[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7章 吃苦与拼搏精神的关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让孩子学会独立,在独立中吃苦。



因为科研研究的过程当中,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若不会在独立中吃苦,一遇到一点挫折,早就放弃了。



再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在自己面对中吃苦。



可以让孩子在体验中,吃些小苦。



虽说,现在已经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并不见得每个家长的工作都很轻松。



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让孩子在体验中,感知生活的艰辛,父母的辛苦,从而树立拼搏精神。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社会大苦没有,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吃小苦,给他们创造一些吃苦的机会。



这样,他们就会懂得生活的不易,就会有拼搏的精神。



以袁隆平这一辈科学家群体为分界,袁隆平他们经历了很多历史原因带来的生活上的贫穷困苦。



我们常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脚踏实地是那些年代的常态。



但是看现在,整个社会风气都变得浮躁了起来——眼高手低又急功近利。



就像有些专家所说的那样:一代不如一代。



现在的年轻人从出生开始就是“矫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又多是给“鱼”,而不是“渔”,最重要的是,年老的父母们,似乎又习惯了代儿女吃苦。



而且因为政策原因,孩子少了,便真真的成了“心肝宝贝”。



就因为这样,现在出现了很多“啃老族”。



最现实的一个例子,像农村五十来岁的妇女,挑一担水很轻松,二三十岁正当年的年轻小伙子,都不一定有这个体力。



你看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年轻人如果跟农村父辈们站在太阳底下暴晒,最后中暑的一定是年轻人。



所以,首要的应该加强孩子在劳动教育上的力度。



没有身体上对于“苦”的彻底的生理体验,心理上便不会有深刻的对于“苦”的认识,这样又从哪里说拼搏呢?



时代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像现在科技方面的产业,塑造传播了太多“一夜暴富”的典型,让人对于财富上的态度带上了很多侥幸的认识。因此,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心浮气躁。



举个例子说,你看现在各种网红,跳跳舞,唱唱歌,卖弄各种风情。



日入几百,月入上万的宣传渐渐让人飘了。



年轻人很轻易的相信了暴富的神话,开始变的“不务正业”了起来。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更应该把握好孩子价值观的培养塑造。



身体上没受到过苦的训练在前,父母又代为吃苦在后,自身心理上又连飘带侥幸。



这么下去,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陆晨有时间时,会上网去看看网友们对《陆豫有约》的看法和评论。



看到有网友关注到了拼搏精神的重要意义,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857章 吃苦与拼搏精神的关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