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圣人之道   大夏文圣[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圣人之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要等自己及冠礼结束后,基本上就是成亲,跑都跑不掉。



但顾锦年不想这么早婚配,完全没意思。



来都来了,不做什么事刷刷存在,多多少少有点丢穿越者的脸。



儒道,权臣。



是顾锦年目前的想法。



尤其是脑海当中有那么多诗词文章,这要不拿出来装个哔,那真对不起自己的满腹经纶了。



大儒后更是可以凝聚异象,这更让顾锦年期待。



想到这里,顾锦年拿起圣人书籍,开始读书。



同时也好好了解了解儒道。



月色如墨。



国公府内。



青灯映照顾锦年俊美的脸庞,没有风声,万物俱静。



转眼之间,已到寅时一刻。



随着一抹鱼肚白出现在天边,阳光照射入窗,映照在顾锦年脸上。



从前日到今日,顾锦年已经有二十四个时辰没有入睡了。



好在这是仙武并存的世界,身体完全抵挡的住,虽有些疲倦,但问题不大。



最主要的是,顾锦年看入迷了。



一个晚上,顾锦年前前后后看了三本书,一本儒道史记,一本圣人史记,还有一本圣人启蒙经。



分别介绍儒道的历史,以及儒道圣人历史,还有启蒙书。



儒道历史还好,大致就是三个阶段。



人之礼,君子之礼,国家之礼。



其意思就是,有礼者为人,否则与禽兽有何区别?



紧接着便是君子之礼,核心点便是天地君亲师。



君子上敬天,下敬地,而后再敬君主,紧接着是双亲,最后便是老师。



因为有了这点,所以儒道也能在各国发扬光大,毕竟对于皇帝来说,除却天地之外,自己便是最大的,符合皇权价值观。



毕竟皇权大过一切,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统治,没有这个基础,那儒道也别想昌盛,甚至很有可能会被打压。



第三阶段就是国家之礼,也就是制定规则,制止大规模的战争和杀戮,即便是两国交战也必须要有礼,双方递交战书,也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并且不可屠戮百姓。



这一点符合天理,得上苍恩泽,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就是儒道三个阶段的变化。



而圣人史记,让顾锦年充满着好奇,因为目前儒道只有四位圣人。



第一代圣人,为万世之圣,称之为儒圣,万世师表,著书《人礼》。



第二代圣人,为千秋圣人,称之为亚圣,君子思想,著书《君礼》。



第三代圣人,为百世圣人,称之为复圣,国之礼道,著书《国礼》



第四代圣人,为天命圣人,称之为宗圣,儒道治国,著书《儒学》



这四位圣人,横跨时间极其长,儒圣于万年前成圣,亚圣五千年前,复圣三千年前,宗圣一千五百年前,两者几乎都相隔一千五百年。



而且只有第一代圣人,得到天命认可,所以可用万世来表彰。



后面的圣人,都是半步圣人,差的就是天命,可影响力丝毫不弱于第一位圣人。



前三个圣人顾锦年知道就好,人礼之道是开启,教化万民,君礼之道是师徒之道,让人读书修身成为君子,国礼之道是止战之道,让天下百姓安稳。



可真正吸引到顾锦年的是第四位圣人。



号称天命圣人,但史料记载,一千五百年前天命未曾选择儒道,只不过读书人认为他打破了天命桎梏,强行抵达圣人境,弘扬儒学,也因此遭到天地反噬。



这个观点是天下读书人认可的,可其他体系并不认可,所以存在疑问。



只不过终究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事情,很难去求证。



但宗圣的思想,十分的独特。



开创出君子治国平天下之说,宗圣认为君子不可空谈天下,需读书明道,进入官场,以权谋苍生。



意思就是不要张口天下苍生,闭口天下苍生,好好读书,参加科举,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这个世界,但如果你能身居高位,成为朝堂当中的大人物,你的一句话,便可以拯救成千上万的百姓。



鼓励读书人去争权去当官,越大的官越好,而不是读了书以后,整天就之乎者也。



相当是给读书人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去当官,结合当时的历史,顾锦年发现那个时候的读书人虽然也当官,但一般都是朝廷请求他来当官。



即便是当官了,没事就喜欢找麻烦,彰显自己对抗皇权,光明正大,两袖清风。



不然就是贪官,一丘之貉。



导致当时情况极其的复杂。



因为主动去当官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更何况同流合污,再者即便你不同流合污,可你拿不出证据啊,人心都是嫉妒的,你官越来越大,质疑声辱骂声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那个时代极其的古怪。



宗圣的出现,让所有读书人找到了一个极其合理的思维方向。



故此现在的读书人,为了当官不择手段,即便是被皇帝辱骂,他们也愿意忍。



反正来一句我为天下苍生隐忍。



至于是不是,等我死后你就知道了。



而目前的读书人,大部分的主流就是这个。



这明显有问题,而且有极大的问题。



“第四代圣人,看来背大锅了。”



琢磨一晚上,顾锦年莫名感觉这第四代圣人,完全是被推起来的。



不是说不行,相反第四代圣人也有很多丰功伟绩,但这个理论是核心。



儒学被当代无数读书人奉为圣人经典。



这里面存在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顾锦年也只能察觉一二,不敢细想也细想不到什么。



至于第三本书,圣人启蒙书,顾锦年大致看完。



围绕的是仁义礼智信。



讲述何为礼何为君子,而随着顾锦年将书本放下后。



一缕缕才气没入了古树之中。



附属在第五根树枝上。



但连枣核都没有,只有一点点苗头。



果然,儒道也算一个。



“世子,该上课了。”



此时,管家的声音在外响起,让顾锦年从思考中醒来。



第十五章:圣人之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