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要打仗了?顾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   大夏文圣[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要打仗了?顾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开出言,他细细算了算,完全站在何言这方阵营。



“不止如此,老夫从去年开始,便一直向陛下提起关于官员俸禄之事,开元年间,百官俸禄极少。”



“如今永盛年间,百官俸禄竟还是按照前朝标准而来,如此下去,必滋养无数贪官污吏。”



“与其花银打仗,倒不如提高百官俸禄,从而有效为民造福,长久之下,必定获十倍回报。”



胡庸也跟着开口,他拒绝打仗,更希望的是,提高百官俸禄。



的确。



太祖时期,百官俸禄极低,如今到了永盛这一年,俸禄也只是增长了十之二三。



大夏官员那里扛得住?他们还好,最起码能到这个地位,不缺口饭吃,各地一些大官也不差,有养廉银在,倒也不缺。



只是那些寻常官员就苦了,他们可没有什么养廉银,每个月俸禄三两左右,好一点的五两银子。



这不是逼着这些官吏贪污吗?



所以提高官吏俸禄,也算是一件大事。



“官员俸禄之事,还是要慎重考虑。”



“不过,与其拿去打仗,老夫宁可提升官员俸禄。”



何言开口,他其实不太同意,毕竟这官员俸禄一但提高了,那就不是一件小事,年年月月都要有,还不能降。



这笔开支可不小。



大夏王朝,底层官员不少,抛开一些不在范围内的,譬如说牢狱这种官员,完全就不需要朝廷来管,当地府衙会自行处理。



而需要增银的官吏,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至少要占据大夏王朝四分之一的税收,甚至只多不少。



毕竟一旦增加俸禄,谁不心动?有钱都心动,反正朝廷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几人言论,说来说去无非意见很简单。



不想打仗。



李善算是听明白了。



“行了。”



“诸位,本相也听明白了,既然都不愿意打仗,那就好好劝阻陛下。”



“想来陛下也能明白我等苦心。”



“时辰不早了,诸位歇息吧。”



“胡大人,本相有些事情,要与你洽谈。”



李善开口,倒也直接,既然大家都不愿意,那我也跟着大家一起走。



不过他临走时,特意让胡庸留下。



“相爷早些歇息,我等告退。”



几人没有啰嗦,纷纷起身,留下胡庸做什么,他们不知道,但与他们无关。



等众人走后。



房内。



李善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



“胡尚书,大夏诗会结束,京察就要开始了,老夫也有些门生,时常传来一些话语。”



“这名单之上的人,多多少少有些问题,胡尚书要严查一二,倘若当真有问题,不可放过,若没有问题,也不能冤枉好人。”



李善缓缓出声。



而胡庸接过折子,但眼神没有任何一丝怪异,而是一脸严肃道。



“下官明白,请相爷放心,下官必定好好严查,若当真有不良之事,也必然严查到底。”



胡庸缓缓出声,而后将折子打开,密密麻麻有数百个名字,来自大夏各地郡府。



官职都不大,但都是正职。



名单第一个,是云乡县县令王智。



不是什么大官,但都是正职,管控一县之地。



很明显,李善是在安插自己的人,什么门生不门生,无非就是借京察之事,将外来人剔除,安插自己人在里面。



毕竟云乡县县令被贬了,那谁能上去?朝廷也不会吃饱没事干,空降个县令过去。



往往都是让二把手替补,当然若是京都中有人运作,那就不一样。



只不过,再大的运作能力,比得上相爷这份名单?



“恩,记住,一定要彻查清楚,做错了,该罚则罚,若无错,也决不可乱来。”



“本相这些门生,所言之事,也不一定是真。”



李善无比认真道,十分严肃,绝对不留下任何一点把柄。



他身为宰相,关心一下京察,这没什么大问题,而且门生又多,得到了不少消息。



觉得这些人有问题,让吏部好好查一查,更没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有没有什么过错?



那这个还不是吏部一句话的事情,真要按照规矩来走,还挑不出你的刺?



“请相爷放心,下官做事,一向严格谨慎。”



胡庸认真开口。



这话也不假,虽然是相爷开口,可自己还是要亲自彻查一下,真有问题,那就卖给相爷一个面子。



自己也能得人情。



可要是人家没什么大问题,你非要搞人家,这可不行,虽然你是我上司,可你让我做这种事情,一但东窗事发,死的可就是自己啊。



没必要拿前程去换一个人情。



“好。”



“胡庸,本相一直器重于你,再过几年,本相也要告老还乡了,你比我小十岁有足,未来可期啊。”



李善笑了笑,而后还拍了拍胡庸的肩膀。



“行了,老夫先去歇息,你早点回去,明日还要参加盛会。”



李善不多说什么了。



“相爷言重。”



“下官告退。”



胡庸没有废话,缓缓倒退,离开了大堂内。



而随着胡庸的离开。



李善则望着茶杯,不知在思考什么。



此时。



镇国公府内。



国公书房。



顾锦年的父亲,顾千舟正站在书房内,看着老爷子。



“告知兵部尚书,准备起草北伐之事。”



“大夏诗会结束后,立刻上奏,让所有武官联名,借此机会,北伐征战。”



顾老爷子的声音很平静。



在书房火烛之下,面容显得严肃无比。



而随着此话一说,顾千舟有些皱眉了。



“爹,北伐之事,关乎大夏之变局,锦年诗成千古,削匈奴国运,这是好事,可若是直接发兵,大夏王朝国库并不充盈。”



“朝内朝外,都缺银两,当真开战,并非是件好事啊。”



顾千舟开口。



他是武将一脉,可他更加知道的是,眼下的局势,不容开战。



没银子拿什么开战啊?



“无论陛下开战还是不开战,这不是重要的。”



“只需要提出即可,把局搅乱了,敌人就会出现。”



顾老爷子淡淡开口,他并不在意大夏王朝开战。



而是要主动搅局。



“爹?您什么意思啊?”



顾千舟有些好奇,他望着老爷子,实在是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搅局?



搅什么局?



“匈奴国运被削,陛下今日所作所为,明显是支持锦年,那帮读书人必然会联想到陛下可能会与匈奴国宣战。”



“可大夏国库有银,但无战争之银,只是如若陛下真要征战,到也不是不行,只是没有这个必要。”



“让兵部尚书出面,主动提起,大夏诗会之后,朝廷必然围绕此事,争吵不休。”



“谁吵的最凶。”



“谁就最有问题。”



“锦年落水之事,也就真相大白了。”



顾老爷子喝了口茶,显得无比平静道。



可这话,在顾千舟耳中听起来,如同惊天霹雳一般。



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



“爹,您的意思是说,是自己人将锦年推下水的?”



顾千舟咽了口唾沫,望着自己的父亲,如此问道。



“恩。”



老爷子点了点头。



“这怎么可能?”



“他们动锦年作甚?”



顾千舟皱紧眉头,觉得根本不可能,都是武将一脉,锦年死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国公暴怒?跟皇帝闹翻?然后呢?



然后呢?



而且顾家也不会这么蠢,直接跟皇帝闹翻,反而会用其他方式,让皇帝严查到底。



甚至如果老爷子选择隐退半步,那顾家地位将会更加稳固。



反正顾家不可能造反。



那么杀锦年的目的是什么?



“很难与你解释。”



“这帮文官不可能对锦年下手,他们不敢,也没有必要。”



“就算顾家倒了,难道不会有第二个顾家?”



“大夏王朝,内忧外患,绝不可能说不需要我等武将,所以那帮文官没有任何必要害锦年。”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以害锦年的人,是武将一脉。”



老爷子又喝了口茶,简单的解释一番。



“爹,武将一脉为何要害锦年?”



“是薛国公吗?”



顾千舟皱了皱眉,如果一定要将范围锁定在武将一脉,薛国公嫌疑最大。



毕竟他是除顾家之外最大的武将势力。



“不是他。”



“他没有这么蠢,他也有后代,这样做,倒霉的只是他。”



顾老爷子摇了摇头,直接否决。



“不是薛国公?那会是谁?”



顾千舟实在是想不到另外一个可能了,毕竟薛国公嫌疑最大,其他什么国公也好,王侯也罢。



有啥意义?



真把锦年害死了,面临的是顾家雷霆大怒啊。



有必要吗?



“当真是愚蠢。”



“我真想不明白,你这种脑子,怎么生出锦年的。”



“老六说的没错,孙子都是继承爷爷的,这话没错。”



老爷子骂了一句,同时自夸一句。



“爹,您直说吧,老是瞒着孩儿做什么?”



顾千舟也无奈了。



“我问你,倘若锦年当真溺水出事,顾家雷霆大怒,往坏处想,与陛下撕破脸,但我顾家绝无造反之心,只要求陛下彻查清楚。”



“只不过这事查的清楚吗?最终结果,必然是找那批文官当替罪羊,而那个时候,陛下会让我做什么?”



顾老爷子开口,询问着顾千舟。



“会做什么?”



顾千舟皱眉,但下一刻,想到了答案。



“调离京都,镇守边境,或者出征匈奴。”



顾千舟想到了答案。



得到答案,顾老爷子稍稍有些满意,最起码顾千舟还没那么蠢。



“可若是老夫隐忍下来,陛下会做什么?”



顾老爷子继续问道。



“还是调离京都,锦年若是真出事了,爹您一定不会善罢甘休,陛下为顾全大局,还是会派您去边境。”



“而且很有可能是北击匈奴,世人都知道,爹您曾经立言,要屠尽匈奴人。”



“所以,陛下不会担心您拥兵自重,再者边境之地的将领,是薛国公的人,也不担心您做什么事。”



顾千舟开口,如此说道。



“没有什么担心不担心的。”



“陛下一定会防我,但也一定会让我去边境,而且一定是与匈奴开战。”



“以外患平内乱。”



顾老爷子神色平静,对顾千舟所言,并没有认可。



可顾千舟忽然明悟了。



“害死锦年,是希望北方开战。”



“有人想要大夏与匈奴开战。”



“只可惜的是,锦年没有出事,爹您也没有太过于激烈。”



“让对方计划落空,如今匈奴国运被削,他就一定会出面,强烈要求出征。”



“谁最激烈,谁就最有嫌疑。”



“爹,我懂了。”



顾千舟开口,瞬间全部想明白了。



“明白就好。”



“不过,你说的也不一定。”



“反正好好盯着即可。”



“行了,方才所言,快些去做。”



顾老爷子出声道。



实际上还有几个逻辑,他没有想通,而且主动提征战的事情,也是在帮顾锦年分担一定的压力。



顾锦年今天所言,的的确确影响很大,大夏文人定会抓着不放。



可若是要打仗了,大家就不会关心这件事情,而是关心战争之事。



毕竟一旦开战,大夏王朝必然一片恐慌。



用一件大事,来遮盖另外一件事情的影响力,这也是顾老爷子的想法。



“行,那爹,孩儿告退。”



顾千舟不啰嗦,转身离开。



待顾千舟离开后。



顾老爷子望着火烛,浑浊的目光,满是沉思。



“是建德余孽与他达成交易,才敢害锦年。”



“是什么交易,能让他敢这么大胆?”



“绝对不是钱权。”



“他有天大的把柄在对方手中。”



“足矣株连三族,否则绝对不敢对锦年下手。”



“把柄。”



“过错?”



顾老爷子呢喃声响起,他在思考,是谁在暗中出手。



同样。



星空之下。



大夏书院。



一路上,王富贵,江叶舟等人纷纷开口,赞叹顾锦年今日之事。



顾锦年全程笑而不语。



等回到大夏书院后。



突兀之间,苏文景的声音响起。



“锦年。”



“老夫有些事与你商谈。”



“你随我来。”



随着苏文景开口。



众学子皆然看向顾锦年。



“好。”



顾锦年没有啰嗦,直接跟着苏文景前行。



其他人则各回各处,有些人则去其他学子房内,迫不及待想将今日的事情告知他们。



毕竟有不少人没去,类似于许涯四人,还有觉心三人,以及瑶池仙子等人,就不感兴趣。



一刻钟后。



往圣堂外。



苏文景立在树下,望着顾锦年道。



“锦年,还记得之前的赌约吗?”



他开口。



打破宁静。



赌约?



顾锦年微微皱眉,但刹那间便想到了是什么事。



之前在小溪村,与苏文景的赌约。



“先生,不是已经履行完约定了吗?”



顾锦年有些好奇。



当初苏文景前来找自己的时候,已经回答了。



关于天命嘛。



“那次没有完全回答。”



“今日,老夫将一切告知你。”



苏文景淡淡开口。



-----------



-----------



推荐一本好书《你们练武我读书》,挺好看的,大家可以支持支持!!超级链接在下面!



月底求月票了!!!!!!!!!



------题外话------



还好没过十二点。



今天两万字更新。



恩,答应的爆发做到了。



求月票!!!



第八十六章:要打仗了?顾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