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孔圣印记,对话古今,天命加持,儒道圣器【求月票】   大夏文圣[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孔圣印记,对话古今,天命加持,儒道圣器【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万民如海,凝聚出无量的光芒。



这是民意之力。



江宁郡内也绽放出一道道光芒,朝着大夏京都涌去。



不仅仅如此。



刻下正气歌的石碑,也凝聚如海一般的浩然正气,加持在顾锦年体内。



这是浩然正气,并非是才气。



古树吸收着这些浩然正气,也在发生蜕变。



古树当中,还有三十六枚才气果实,之前没有炼化吞噬,现在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也就在此时。



顾锦年的文府出现,这并非是顾锦年主动凝聚文府,而是被这浩然正气引导出来的。



当文府出现。



正气歌化作一轮大日,映照在文府之上。



此时此刻。



九颗大星映照在天穹上。



这代表着顾锦年目前为止所写的千古文章以及千古诗词。



至于镇国诗所演化的星辰,反而被挤到一旁,成为了点缀。



不仅仅如此,顾锦年的五辆战车,也在这一刻发生了蜕变。



之前的战车,浑身沐浴金色光芒,是金色战车,像太阳一般耀眼。



而现在的战车,开始蜕变,化作玉辇。



蜕变玉辇,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响起,人们看去,一些儒者更是惊呼。



“怎么会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声?”



“刚才你们听见了没有?有一种万马奔腾之声啊。”



“世子殿下的文府战车,怎么开始蜕变了?”



人们好奇,一些儒者更是看不明白了。



很快,有老儒开口,似乎知道一些情况。



“这是儒道异象。”



“唯有古之圣贤,才能凝聚的异象。”



老儒开口,道出一些辛秘。



此话一说,更是引来众人好奇。



“世子殿下之前不是九炼战车了吗?怎么还会有变化?”



“是啊,之前世子殿下不是熬炼五大战车了吗?现在怎么又有蜕变?”



众人疑惑,忍不住发问。



此言一出,后者立刻缓缓解释道。



“天地之间,儒者可凝聚文府,锤炼五车,世子殿下九炼战车,这是极致蜕变。”



“但儒道异象不一样了,唯有天地圣贤,才可凝聚出儒道异象。”



“孔圣当年便凝聚出儒道异象。”



“亦或者是说,四代圣人,都凝聚出了相应的异象。”



“世子殿下也在凝聚异象,未来不可言说。”



老者开口,阐述着这件事情。



听完这话,人们恍然大悟,看向顾锦年的眼神,充满着羡慕。



文府内。



千军万马的影子已经浮现,在玉辇身后,散发出强大的气势,尤其是玉辇之上,耸立五道身影,这是顾锦年的身影。



“民意化千军万马,才气凝车,浩然正气镇五方,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佩服,佩服啊。”



“我为何有一种错觉,若我与同时开启文府,会被他直接镇压?”



“别说你了,我更是感觉,即便是大儒在他面前,也会被他无情镇压。”



“这是儒道异象,古之圣贤才有的东西,大儒的确有些不行。”



人们感慨着,顾锦年这一次为民伸冤,可不仅仅只是获得民心这么简单,有太多好处了。



譬如说文府,重新得到熬炼,更是以民心化作千军万马,演化出文府异象,达到了古之圣贤才能达到的成就。



正气歌化作太阳,于文府天穹之上,九颗大星闪烁,映照顾锦年的文府。



也就在此时。



石碑释放出来的浩然正气,聚集在文府上空。



炽烈的光芒,有些刺目,许多人望去,却发现根本无法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股恐怖绝伦的气息,自顾锦年的文府扩散而出。



这股气息,只针对读书人。



因为寻常百姓没有任何感觉,但读书人却有说不出来的感觉。



与其说是恐惧,倒不如说似乎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这是什么东西?”



“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不少读书人满是好奇,文府的蜕变,已经让他们感到惊讶,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异样。



“这回老夫就真的不懂了。”



老者开口,他也不可能什么都懂啊。



儒道异象,还是偶然之间看一些书籍才明白的,眼下的情况,实在是有些令人疑惑。



轰轰轰。



恐怖的浩然正气,在顾锦年文府之上凝聚,仿佛是在孕育什么一般。



众人眼神当中充满着好奇。



不止是他们,即便是八王,还有永盛大帝,都忍不住以武道神通关注过来。



他们也十分好奇,这在孕育什么。



最终,足足半个时辰,浩然正气这才消散。



取而代之的,便是一把尺子。



没错。



就是一把尺子。



一把三寸长的玉尺。



“怎么是一把尺子?”



“酝酿如此之久,居然只是一把尺子?”



人们惊讶,有些不解。



毕竟如此可怕的异象,居然只是孕育出一把三寸玉尺?



不过,大部分书生好奇,可一些老儒却显得沉默,他们虽然也不清楚这是何物。



但总觉得有些问题,如此可怕的浩然正气,孕育出来的东西,岂是凡品?



可具体是什么,谁也不清楚。



然而。



就在突兀之间,有一道尖叫声响起,引起所有人惊愕。



“这是儒道圣器,这是儒道圣器啊。”



“这不是传闻吗?没想到真的有啊。”



有一位中年儒士,他指着这柄玉尺,声音无比激烈,仿佛跟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



众人好奇,纷纷看向此人,不明白这是何意。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中年儒士深吸一口气,努力去平复自己的心情,随后他继续开口,但依旧有些颤声。



“此乃儒道圣器,传闻当年孔圣人开创儒道一脉,天地有所感悟,凝聚出九件圣器,赠予孔圣。”



“然孔圣只取三件,将剩余六件归还天地,予后世之人,所取三物,名为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



“春秋笔下,可改王朝气运,古今册可评一切王侯将相,问天镜可悟天地玄奥大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圣为天下王朝共尊之人,而剩下六件圣器,有无数传闻,据说后世三位圣人各自取了两件,也有的说各自取了一件。”



“眼下,世子文府当中的便是其中一件,若不出错的话,应当是玲珑圣尺。”



中年儒士似乎看过一些古籍,知晓这个辛秘,他推测顾锦年文府当中的尺子,乃是传说当中的儒道九圣器之一。



这种东西,恐怖绝伦。



“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我儒道竟然还有这般的神物?”



“如若说九圣器,某还不懂,但说到春秋笔,某也知晓一些,这春秋笔可更改王朝气运,某看过一篇古籍,当初孔圣人周游诸国,发现有一国家,民风恶劣,百姓如同强盗,对过路之人,收取钱财。”



“若有姿色上佳者,更是直接豪取抢夺,不为人也,故而孔圣人一怒之下,以春秋笔书写文章,将其国国运直接削没,不到半年便已亡国,而且国民百姓,也遭遇不幸,彻底在历史之中绝灭。”



有人开口,他不知道九圣器的传说,但却对春秋笔有所研究,道出一些故事来。



听完此话,人们惊叹,毕竟这件事情听起来实在是神话至极。



不过众人也能理解,诸国时代,有时候十万人也是一个国家,所以削弱一国自然是有可能的。



随着话题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出声了。



“春秋笔,乃是圣器,据说就在孔家当中。”



“对,我也听闻过,孔家有圣人之物,想来就是这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吧。”



“有这个可能,只是这三件圣物,应当是被祭祀在祖祠当中,是孔家的根基,若无天大的事情,也不会使其出世。”



“孔家圣物有几件,这个不清楚,但有一件我还是知晓的,那便是古今册,诸位你们难道忘记,太祖登基之时,天地异象吗?”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也猜测孔家的事情。



可直到有人出声,十分笃定的道出孔家有一件圣物。



那就是古今册。



甚至提到了太祖登基。



的确,大夏开国,太祖登基,祥云万朵,更是有金龙浮现,瑞兆天下。



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十年前,京都内有少部分人还有极其强烈的印象。



毕竟那个时候能看到一点异象奇观,可是十分罕见,不像现在,动不动异象连连。



所以他们很羡慕这批年轻人,毕竟往后的日子,他们可能看到更多的异象。



“你的意思是说,太祖皇帝登基,孔家用古今册评判太祖皇帝?”



有人好奇,忍不住问道。



“恩。”



“有这个可能性,古今册可评古今往来所有的王侯将相,若留好名,则可增加王朝国运,若是恶名,则会降低王朝气运,天下人都会认可。”



对方回答,认为可能性很大。



一时之间,无数人震撼,同时也彻底明白,为何孔家的地位会这么高。



原来不仅仅只是尊重圣人那么简单啊。



手握春秋笔,可削王朝气运。



再有古今册,可评价王侯将相,虽天地意志主导,但人为也能干扰一些。



这可是大杀器啊。



“那问天镜的作用是什么?”



又有人询问,十分好奇。



“这就不清楚了,传闻当中问天境通往一处圣境,可领悟天地玄奥大道,孔圣当年便入了圣境之中,感悟天地,从而完善儒道。”



“后来也成为一件大杀器,可斩一切魑魅魍魉,这三件圣物,应当是在孔家之中。”



“原来如此,可为什么一直没有见到过啊?”



“是啊,这么多年,都没见到孔家使用?这是为何?”



“当初江宁郡妖兽作祟,孔家为何不以问天镜斩妖啊?”



一道道质疑声响起。



充满着好奇。



既有圣物,为何不拿出来斩敌?



“这就不清楚,或许是因为激活这些圣物需要一定代价,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其他可能性。”



“恩,这个说法行得通。”



“这就是孔家万年不倒的原因吗,当真是恐怖啊。”



“也并非仅仅只是依靠圣物,圣人意志,万古长存啊。”



“是是是。”



他们议论着,又扯到了孔家,有人下意识感慨一句,却马上意识到问题,连忙致歉。



这就是孔家的地位。



让人不敢多言。



“现在不是说孔家的事情,世子殿下这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啊?”



“是啊,这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啊?”



“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一个个都如此神通了得,这玲珑圣尺有什么用啊?”



一道道声音响起。



许多人听的如痴如醉,比那些天桥说书人都说的精彩万分,自然而然也产生了好奇心。



想知道顾锦年的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



“让我想想,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中年儒士皱眉,在努力思考。



所有人都看向他,充满着好奇与期待,过了片刻,他一拍脑袋,有些激动道。



“我记起来了,这玲珑圣尺的作用,是可以削他人才气,直至化凡。”



中年儒士激动出声。



可这话一说,所有读书人沉默了。



削他人才气?



直至化凡?



要不要这么恐怖?



对于读书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官职都是其次。



最重要的就是儒道境界,腹中才气。



毕竟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圈子,有些官员虽然官职很大,可若是去了一些名流聚集之地,官员还真不够看。



儒道的势力很强,别看朝廷一些大官不是大儒,可实际上很多实质权力都被读书人把控着。



尤其是一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权力,都被读书人死死捏着。



就好比户部。



百万两银子拨款,肯定是户部尚书说了算。



可那种小额度拨款呢?



这个县衙要三千两,那个县衙要五千两,那边有个县衙要个一万两,一府之地,多少也有七八个县衙,每年光是这种拨款都是不计其数。



那这种几千两银子谁来审批?



户部尚书来审批?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啊,就是由下面人来做,可这其中的利润又有多少?



故此,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才气,儒道境界。



若有儒道境界,只要别太横,找个老师当靠山,既能当官,又受人敬仰,去哪里都会有人给面子。



而顾锦年文府当中的玲珑圣尺,就是可以直接削他人才气,才气一削,大儒也怕。



修成大儒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玩意简直是大杀器,读书人眼中的大杀器。



拥有这个,就等于是掌握天下读书人的软肋,谁敢不从,削其才气。



“有这等神物,往后天下读书人,谁敢招惹世子殿下啊。”



有人咂舌,深深感慨道。



“不至于。”



“玲珑圣尺固然可以削他人才气,但也要有理由,能被圣尺认可,如果被认可的话,才会削其才气。”



“否则的话,就必须要以才气换才气,削对方多少才气,自己也会减少多少才气。”



“所以若心中无愧,也无需担心这个。”



中年儒士继续开口,认为没有想象中这般可怕。



可他话刚说完。



海量的才气,涌入顾锦年体内,文府当中,才气如海,似无穷无尽也。



这一刻,前来围观的读书人沉默不已。



“各位不要慌,这些才气,最多也只能削几十个大儒而已,算不了什么。”



“再说了,我等问心无愧,也无需担心,而且世子殿下也绝对不是那种乱来之人。”



“不要慌,不要慌。”



中年儒士继续开口,让大家不要慌。



其实开始说的还好,可最后那一句,世子殿下绝对不是那种乱来之人,让大家更加沉默。



不乱来敢调兵二十万吗?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中年儒士稍稍咳嗽一声,紧接着继续开口道。



“其实吧,被削才气也不是一件坏事,据说有些先贤,自散才气,重新习儒,熬炼一番后,成为准圣,这可是有明文记载的。”



“各位若是有勇气,完全可以试一试,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成了圣人啊。”



中年儒士继续说道,希望大家不要这么消极,也不要这么恐慌。



可这话一说,众人更加沉默了。



好家伙,强行不亏?



“那先生不如上去试一试?让我等看看?”



有人出声,望着这中年儒士如此说道,一开始还觉得这个人挺不错的,给大家解释很多知识。



可没想到的是,这家伙简直是在这里胡言乱语。



“我就不试了,在下读书十五年,至今还没凝聚才气。”



“若是有才气的话,可以试一试。”



中年儒士有些羞愧。



这话一说,众人更没什么好说的了,敢情连才气都没有凝聚,就在这里胡说八道啊。



“敢问先生何名啊?”



“怎么知晓这么多儒道之事?”



不过也有人好奇这个中年儒士什么来头,如此辛秘的事情,这中年儒士居然知道。



一听这话,不少人都好奇了。



毕竟中年儒士所言,都是辛秘中的辛秘,他们还真不知道。



“在下许七月,豫章人士,平日里喜欢看一些上古杂事闲说,如若有相同兴趣者,可去许某家中共同研究。”



“女子优先。”



中年儒士微微一笑,末了还特意补充一句。



众人没有搭话。



但也将这个许七月的名字给记下来了,毕竟能知道这么多事情的人,也绝对不是表面看起来如此简单。



这可是辛秘啊。



而刑场之上。



顾锦年正在感悟一些事情。



自己的文府,得到了新的蜕变,只不过这千军万马的异象,还在蜕变,他感觉得到,需要自己立言之后,才会凝聚出异象。



至于古树,也得到了巨大的变化。



浩然正气围绕在古树当中,使得古树朦胧一片,仿佛在孕育什么一般。



暂时性不知道有什么变化,但顾锦年感觉得出,古树这一次会有天大的蜕变,自己或许也能知道古树的一些秘密。



唯一可惜的就是,古树上的果实自己没有摘下来,也不知道蜕变之后,会变成什么。



但真正让顾锦年惊愕的不是古树蜕变,而是古树之下,站着一道身影。



身影仿佛贯穿古今,又仿佛是从岁月长河走出来的存在,更像是古之圣贤映照出的一缕投影。



是孔圣。



顾锦年仔细观望,最终得出结果。



他见过孔圣雕像,两者对比,完全契合。



而随着浩然正气的涌入,大量信息也没入脑海当中。



正气歌将孔圣一缕印记唤醒了,如今这一缕印记,可以借助这恐怖的浩然正气,彻底复苏。



这才是顾锦年真正震撼的地方。



实际上,正气歌原本就是要唤醒圣人意志,但因为古树的原因,导致圣人意志没有出现。



可却留下一道烙印。



在浩然正气的蕴养之下,这道烙印,将会唤来真正的孔圣。



跨越时空长河。



第一百一十四章:孔圣印记,对话古今,天命加持,儒道圣器【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