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圣贤在前,映照世人之路,新火燃烧,亦不遮昔日光辉   大夏文圣[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圣贤在前,映照世人之路,新火燃烧,亦不遮昔日光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夏京都。



曲府当中。



所有人怔怔地看着这一切。



孔圣注视着顾锦年,他的眼神当中,已经没有任何震撼了。



有的只是欣慰,发自内心的欣慰。



他是孔圣。



是天地第一位圣人,为世人开创儒道,望着后世人有这般的成就,他深感欣慰。



无论后世人是谁引领百姓而行,他都感到欣慰,是与不是孔家人,没有任何问题。



人们注视着一切。



因这般的异象,而感到无与伦比的震撼,也对顾锦年产生了巨大的敬畏之心。



往后也没有人再敢寻顾锦年麻烦。



只因顾锦年一次次的证明了自己。



这四句话,代表着一切,也映照了一切。



他的光辉,注定要在岁月之中留下浓厚一笔,古今往来,没有人可以去否认他的光辉。



这一刻。



顾锦年从天穹之上,缓缓落了下来。



异象虽还在,可顾锦年却胜过一切,所有目光全部聚集在他身上。



落在地上。



顾锦年将目光看向孔圣。



而后者眼神当中满是欣慰。



“学生顾锦年,多谢圣人赐法。”



顾锦年开口,他第一时间感谢孔圣,自己能够有所悟道,确实多亏了孔圣的帮助。



随着顾锦年开口。



孔圣微微摇了摇头,他显得平静,眼中是欣慰。



“能走到这一步,依靠的是你自己,与我无关。”



“从今往后,新火将映照世间,为后世人寻得生路。”



孔圣开口。



他沐浴春风,立在顾锦年面前,给予最高的评价。



在他人听起来,孔圣已经将顾锦年当做后世之圣了。



他将带领儒道,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听着孔圣之言。



顾锦年缓缓作礼。



“今日的新火,并未遮挡曾经的光辉。”



“古之圣贤的光辉,如大日一般,照耀世间,我与圣贤同步,为开创万世太平而行。”



顾锦年出声。



孔圣的赞誉,并没有让顾锦年喜悦,他道出自己的想法。



若无古之圣贤们的努力,也不会有今日的新火。



万古的长夜,是一位位圣贤映照而出,是他们负重前行,所以才会有生生不息的人族。



此言一出。



无数读书人赞叹顾锦年这番话。



孔圣认为,顾锦年是后世之圣,辉煌遮盖一切,古今往来无人可媲美,这是一种无上的赞赏。



而顾锦年却将先贤放在第一位,到了这个时候,顾锦年没有任何得意,反倒是谦虚有礼。



对比一番,那些曾经抨击顾锦年狂妄之人,此时此刻应当羞愧难当啊。



如果这也叫做狂妄的话?



那谁敢说自己谦虚有礼?



“若你与我同一时代,那该多好。”



听到顾锦年所言,孔圣不由感慨,他很希望能与顾锦年生在同一个时代。



他是圣人,虽然教化天下,但却十分孤独,今日见顾锦年,深感欣慰。



“不同的时代,映照不同的光彩,愿我儒者,为生民立命,生生不息。”



顾锦年继续开口,阐述自己的道。



“君子应当生生不息,你已彻底明悟儒道真谛。”



“锦年小友。”



“我们还会相见。”



“待你真正成圣时,我会携带古之圣贤,跨越时空长河,前来祝贺你。”



“那个时候,天穹会一洗如碧,地面将涌出金莲,天地正气,如山岳一般,弥漫世间。”



孔圣微微一笑。



他如此说道。



随后他的身影也在逐渐消散。



不过并没有彻底消散结束,而是朝着孔府之外走去。



“圣祖,您要去何处?”



有孔家人开口,询问孔圣要去何处。



“留最后的时光。”



“看一看这大好山河。”



孔圣给予回答。



他无法在这里逗留太长时间,他不属于这个时代,准确点来说,他只是一道天地印记。



趁着最后的时光,他想看一看,这山川大地,看一看这人间美好。



下一刻。



孔圣消失。



一切的异象,也在这一刻逐渐消散。



只是,就在这一刻,顾锦年也动身了。



“圣子。”



“您要去何处?”



孟学士开口,他望着顾锦年,如此询问道。



“追随先贤的脚步,游览山河,感悟心中的道。”



顾锦年开口。



他面色温和,一切的恩怨,在这一刻彻底化解,此时此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想去看看这巍峨天地,徒步回到大夏王朝,消化今日所有的感悟。



“文景先生。”



“一个月后,学生会回京都,这段时间学生要好好休息一番了。”



顾锦年开口。



他要彻底放松,好好感悟这天地的美,之前结郁太多了,心中有怒,故而念头无法达通。



如今他心中的怒,也彻底消散。



需要好好休息一二。



“好。”



“一路慢行。”



“为师等你回京。”



苏文景微微一笑,目送顾锦年离开。



当顾锦年彻底离开后。



众人也逐渐回过神来了。



大部分人还沉溺在今日发生的事情当中,先是孔家找麻烦,而后动用圣器想要镇压顾锦年。



却没想到,最终的结果,便是顾锦年唤来了圣人。



一切充满着戏剧性。



但一切,又显得十分合理。



不知道为什么,顾锦年仿佛带着奇迹,无论任何事情,只要牵扯到了顾锦年,那么所有事情都将充满着未知数。



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会知道结局是什么。



“等等。”



“文景先生,圣子什么时候是你的徒弟了?”



也就在众人还沉溺在这种感慨时,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是阎公的声音。



听到这话,不少人回过神来了。



当下一双双眼睛不由锁定在苏文景身上。



“锦年乃是大夏书院的学生。”



“老夫亦是大夏书院的院长。”



“锦年是老夫的徒儿,这有错吗?”



听到阎公的声音,苏文景抚了抚自己的胡须,神色平静道。



“文景先生,这话不对,你是大夏书院的院长没错,但这是陛下给你的职位啊,锦年又没有拜你为师。”



“对啊,文景先生,人家锦年也没有称你为师啊。”



孟学士与阎公等人齐齐开口。



发难苏文景。



“他不是喊我先生吗?”



“先生不就是老师的意思。”



“行了,懒得与你们纠缠,老夫也要回去了,过些日子锦年就要加冕,我还得给锦年想个字。”



“不知道赐什么字好呢?得好好琢磨琢磨。”



苏文景一脸严肃道。



“别走。”



“文景先生,老夫敬重你是半圣,但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锦年什么时候拜你为师啊?您身为半圣,怎么脸皮都不要了?”



“对对对,文景先生,刚才孔圣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锦年圣子是你的徒弟啊?”



“好家伙,文景先生,你坐享渔翁之利?想白白占圣子便宜?”



不少大儒动身了,直接将苏文景拦住。



顾锦年现在今非昔比了。



如果说,以前还有不少争议,那现在就没有任何争议了。



为天地立心这四句话说完之后,顾锦年便已封神,为儒道后世之圣,更是与孔圣对话,得到孔圣的认可。



说实话,能否真正成圣,这个谁也说不准。



毕竟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确定。



但顾锦年已经是儒道最大的领先者了,可以说整个神洲大陆,没有一个人能做到顾锦年所能做之事。



他已完成立功,欠缺的就剩下立言与立德。



立德好说,连圣人都美赞顾锦年的德行,无非是需要一点时间沉淀罢了。



而立言的话,顾锦年已经找准了脚下的路,只怕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儒义。



早晚也会立下不朽之言。



所以,顾锦年成圣,在很多人眼中看来,几乎没有太大的问题。



除非在成圣之前,有一个人能够超越顾锦年。



但这种人几乎不存在。



不然早就被世人知道了。



现在苏文景想要白蹭顾锦年,这些人就不干了。



倒不是你苏文景不配。



主要是白蹭就不行啊。



我们虽然是大儒,比不过你这个半圣,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不了我们三个教顾锦年一个。



不是有句经典名言吗?看到别人赚银子比自己亏银子还难受。



这倒不是什么德行不德行,就是正常的想法。



“什么叫做白蹭?”



“读书人的事情,岂能叫白蹭?”



“我看孔圣就是没有削彻底点,应该把你们的才气也削掉。”



“你们这是心生嫉妒,好啊,抨击完锦年后,又想来抨击老夫?老夫可不惯着你们。”



“给老夫让开,否则老夫发起飙来,后果自负。”



苏文景开始狡辩着,说话都有些怒气,嘴里嘟囔着什么有辱斯文,尔等小人之心的言论,引来不少人大笑。



“老夫倒要看看,文景先生是怎么发飙的。”



“今日这事不说清楚,别想走。”



鲁元站出来,阻挡着苏文景前行的路。



看着鲁元。



苏文景还是有点忌惮的,这霹雳手不是吹的,是打出来的名声。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锦年,你怎么又回来了?”



当下,苏文景望着远方,喊了一声。



旋即,众人目光纷纷看向远处。



待反应过来后,苏文景已经消失了。



恩。



跑路了。



苏文景跑了,大儒们开始纷纷抨击,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不过大部分还是开开玩笑,较真的人很少,毕竟他们心里也有数,顾锦年的师父,半圣配得上配不上没人知道,但大儒一定是配不上的。



逐渐的,众人也纷纷结伴离开孔家。



这场孔家家宴,他们是看过瘾了,至于留在这里就没必要了,这不回去赶紧吹起来,还留着过年?



虽说问天镜将这里映照到天地之间,可自己毕竟是亲身参与者啊,大家还是等着自己吹嘘。



再晚点就没得吹了。



一道道身影离开,孔家也在有序安排。



虽然遭遇此劫,但礼仪之道,孔家还是明白,没有半点怠慢。



或许是因为孔圣的原因,孔家遭遇此劫,反而收敛了嚣张。



只不过,所有人都明白。



孔圣这一次出来,会让孔家进入转折点。



若是孔家能够明白孔圣的心意,还能焕发第二春,毕竟圣人之后,终究是圣人之后,孔圣也只是怪罪一部分已经被利益蚕食内心的人。



并没有彻底怪罪孔家所有人。



就好比孔正,就算是好的典型,所以抓住这次机会,孔家未必不能崛起,再加上经营这么多年的势力,底蕴摆在这里。



沉船尚有三斤钉,更何况孔家还不算一艘沉船。



但想要继续行驶孔家这艘大船,就必须要改革,改革不好的话,注定要灭亡。



当然综合一切,有一个点必须要注意,这个点就是。



不要得罪顾锦年。



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



所有客人都离开了,大部分直接离开曲府,一辆辆马车行驶而离,剩下一小部分打算明日离开。



而孔家当中。



也瞬间冷清下来。



“铛。”



孔家的钟声响起,这是圣贤阁召集的声音。



当下一道道身影朝着圣贤阁走去。



一刻钟后。



圣贤阁内,聚集六十余人,除了几个无法赶来的长老,基本上都到来了。



七十二圣贤永远少了两位。



孔心与孔无涯,一个已经死了,一个现在遭受雷罚之苦,可以说生不如死。



待圣贤聚集。



众人的神色很不好看,叹息声,感慨声,充斥这个圣贤阁内。



遭此一难,孔家是真正的元气大伤,不仅仅是面子受到了折损,底气和底蕴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三件圣器,只剩下一件,还不能使用。



孔圣出世,更是教训了他们一番,自家祖上教训自己人,这脸面是彻底丢的干干净净啊。



没脾气,是真的没脾气。



圣贤阁内,无比的安静,所有人都不说话,一个个安静无比。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响起了。



“今日召开圣贤大会,主事有三。”



“传圣公逝世,孔宇但还未成年,暂时由圣贤阁长老,孔正代理传圣公之职,诸位觉得如何?”



这是一位老者,已经八十岁了,看起来十分苍老,他被削了好几道才气,只怕马上就要离开人世间。



才气被削,伤筋动骨。



听着老者开口,众人彼此互相看了一眼,随后齐齐开口。



“我等无异议。”



眼下,也只有孔正能先代替传圣公的职位了,毕竟孔正是经历了圣尺考验的,还算是能给孔家挽回一点余地。



随着众人同意,老者点了点头,紧接着开口。



“其二,孔家的决策要改变了,从今往后,重儒学,明君子之意,这些年来,孔家为了利益,的确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虽然是为了发展,但却伤了根基。”



“圣祖削我等才气,其实也是在提醒我等,圣祖未显之前,我并没有太多想法,而今日圣祖显世,我等才气并非是圣祖所削。”



“乃是自身所致,倘若我等体内有浩然正气,圣祖也不会削我等的才气。”



“即日起,苦心研究读书,孔家还没有输,只要潜心读书,明悟圣贤之道,孔家的根基就不会倒下。”



“诸位觉得如何?”



他继续开口,明悟了孔圣的用心良苦。



他没有怪罪孔圣,也没有怪罪顾锦年,或许是因为知道自己离死不远,所以他大彻大悟,明白了这个道理。



于关键时刻,扭转回来,不重利益,而重儒学,回归本质,回归读书人的本心。



此言一出,大部分人略显沉默,少部分人直接点头称赞。



圣贤阁分两派,圣派与儒派,圣派就是与各国交流,产生利益,发展孔家的势力,而儒派就是学习圣学,稳固根基。



可因为孔家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开始沉沦,也迷失了自我,一个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故而圣派的势力也越来越多。



直至今日,才会酿出大错。



“到了这一刻,尔等还不醒悟吗?”



他开口,眼神当中流露出怒意。



随着他发火,不少人纷纷开口。



“请长老恕罪,我等也只是一时不舍,长老所言极是,我等遵守即可。”



“我等敬遵长老之言。”



众人不敢多说什么了,一个个答应了下来。



得到众人的同意。



老者这才点了点头,紧接着他稍稍咳嗽一番,再缓缓出声。



“第三件事情。”



“稷下学宫即将要开了,孔家还有恢复光彩的机会,稷下学宫,学术之争,不仅仅是为孔家赢得光彩,更主要的是,天命之争,如今还多了孔圣印记。”



“各方儒道流派,也将纷纷出世,争夺孔圣印记。”



“诸位要牢牢抓住机会啊。”



他开口,道出稷下学宫的事情。



学术之争。



才是儒道真正的核心根本。



圣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学术,开创新的学问,引领世人走上辉煌之路。



孔家也有相应的学术,儒派苦心研究的也是这学术之争。



这才是关键。



“我等明白。”



众人点了点头,他们明白学术之争意味着什么。



三件事情说完,老者点了点头,他顺了口气,再度开口。



“今日,孔家遭此大难,老夫希望我孔家后人,应当引以为戒。”



“而且今日之难,也并非仅仅只是孔家之难,天下读书人都遭遇一劫。”



“换句话来说,是整个儒道遭了难,如今又是天命时代,原本我儒道应当莹莹生辉,注定会诞生一位天命圣人。”



第一百三十二章:圣贤在前,映照世人之路,新火燃烧,亦不遮昔日光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