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七章:陛下!咱大夏有钱了!永盛大帝震惊!【新书求月票】   大夏文圣[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陛下!咱大夏有钱了!永盛大帝震惊!【新书求月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也是接近三十万万两白银的收入啊,当然兵部所需要的粮食会很多,外加上各地援助,还有大夏官员俸禄,以及等等一些东西,



可即便如此,到朝廷手头上,七八万万两白银一年的收入肯定跑不掉。



这还仅仅只是江中郡,其他地方凑个三万万两白银绝对没太大问题。



一年收入这么多,可以用来做什么?



永盛大帝都不敢去想。



“锦年还说了什么没?”



永盛大帝咽了口唾沫,继续询问道。



“其他的?”



顾宁涯皱眉想了想,而后一拍脑袋道。



“陛下,锦年还交代了几句话。”



“让陛下劳累一番,计划一下大夏未来,各地存粮问题,全部记录下来,杀一批人,差不多也要开始扩建官仓,回头各地官仓只怕都要占满,不扩建不行。”



“还有兵部扩军的事情,陛下也要考虑了,再加上还有什么战马培育,什么兵器锻造,反正一大堆事情,具体臣当真就不清楚了。”



“大致意思就是说,咱大夏有钱了,可以使劲造,别省着,抠抠搜搜的,岂能彰显大国风范?”



顾宁涯认真说道。



这话一说,永盛大帝彻底笑了。



“哈哈哈哈,知我者锦年也啊,锦年当真是朕的好外甥啊。”



永盛大帝笑出声来了。



如果一年真的能生产这么多粮食,再推广新政,那收入简直是爆炸,的确可以扩建兵部了。



想想他头皮就发麻啊。



大夏王朝朝会,每天吵来吵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银子吗?不就是粮食问题吗?



如今大夏王朝五大军营,四百万将士,等江中郡稳定一年后,直接扩军四百万,增加到十大军营,然后搭配兵种,搞他娘的百万铁骑出来。



一百万铁骑,七百万步兵。



想想看,这得多夸张啊。



而且随着粮食增加,大夏人口也会增加,经济贸易繁荣起来,到时候就没有什么穷苦之地了。



直接修路,修桥建路,大肆建造龙舟宝船,百姓吃饱喝足,人人习武,愿意修仙的去修仙,愿意读书的读书,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



什么?你想念佛?不行。



为什么不行?因为我外甥不喜欢佛门弟子。



啥?宁王老哥,你想造反?



行,直接派两百万将士过去,不跟你打架,就过去扎营吃饭,把你地盘围着,啥事不做,吃喝拉撒,没事军队演习一下。



你想开打?那没问题啊,五十万铁骑冲锋,别跟朕扯什么技巧不技巧,一力降十会,五十万铁骑冲锋,两百万将士摇旗呐喊,不把你的屎打出来,算你宁王拉的干净。



匈奴国?



都那个时候了,还有匈奴国?



灭干净你们这帮杂碎玩意。



还是锦年目光长远啊。



永盛大帝已经开始脑补自己带兵马踏匈奴的画面了。



啥?为什么不是镇国公带兵?



他老了啊。



得颐养天年对不对?身为大夏皇帝,大夏的帝王,应当要让功臣开开心心,舒舒服服过点好日子对不对?



这种苦事,还是让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来吧,顾老爷子好好休息,在家等朕的喜报就好。



美滋滋啊美滋滋。



永盛大帝脸都红了,笑的特别开心,在顾宁涯眼中,却显得格外的那个啥。



“哦,对了,陛下,锦年还提了一件事情。”



此时,顾宁涯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什么事,快给朕说说。”



永盛大帝满脸笑容。



“锦年说,这件事情,他出力八成,我出力两成,锦年不想要这些功劳,免得更多人针对他,不如让我来领功,陛下,您是知道我的,我顾老六从来不喜欢蹭功劳。”



“我只拿属于我的功劳,两成就行,您看着办。”



顾宁涯笑嘻嘻道。



陛下这么开心,自己顺嘴再提一句,加固一下永盛大帝对自己封侯的事情。



然而下一刻,永盛大帝脸色一变。



随后一脚踢了过来。



“滚



。”



“整天就知道蹭功劳,滚蛋。”



永盛大帝懒得理会顾宁涯,这家伙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可以滚了。



至于伤心不伤心又如何?



真难受自己一个人滚去哭吧。



“陛下,你玩这招?”



顾宁涯傻了,虽然这话是自己编的,可刚利用完自己,就一脚踹开?



实在是有点过分吧?



“好好处理江中郡的事情。”



“事情定下来了,给你封个候。”



当然,永盛大帝倒也不是真的无情,如今的确是一个惊天大喜事,他也履行承诺,给顾宁涯封个侯。



封侯,意义很大。



并不是随便都能封,理论上应当是给顾锦年封侯,可刚才顾宁涯说的没错,锦年风头太大了,是应当要保护,不能因为喜欢,而无限给予好处。



一来朝堂上的人会有所针对。



二来也是让更多人视顾锦年为大敌。



顾宁涯就不错,给他封个侯,让顾宁涯为顾锦年吸引点火力,这很不错。



大夏的侯爷固然珍贵,可封不封,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听到这话,顾宁涯笑了,笑的特别开心。



而太庙内。



永盛大帝也笑了。



过了一小会,永盛大帝直接来到太祖画像下,插着腰,一扫颓废。



“老头子。”



“看到没有?你看到没有?”



“我说了吧,我才是真正的天命,你这江山交给我,有没有错?你告诉我有没有错?”



“这皇位就应该让我坐,你传给建德,你传给建德,那个小子有我这么气魄吗?”



“这要是建德,容得下锦年这种人才吗?”



“老头子,别的不说,等我把东荒统一了,下去以后,你要是敢骂我一句,你就别怪当儿子的不孝顺了。”



“瞧瞧,瞧瞧谁才是真正的皇帝。”



“啧啧,你完成不了的事情,你儿子我来完成,这大夏江山,迟早有一天会在我手上腾飞。”



“嘿!”



永盛大帝的笑声爽朗,他指着画像,神气无比,与之前半死不活的样子,完全是变了个样。



过了一会,永盛大帝也逐渐冷静下来了。



长长吐出一口气后,永盛大帝不由冷哼。



“锦年啊锦年,你连朕都骗,差点吓死朕了。”



“等这次大夏天灾结束后,你看朕要不要教训你一顿。”



永盛大帝有些没好气,这几天自己都快被吓死了。



如今得到这个消息,也算是松了口气。



不过很快,永盛大帝又笑出声来了。



门外,魏闲神色有些复杂,他看向一旁的刘言,后者点了点头。



两人顿时明白,陛下疯了。



只是过了一会,永盛大帝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



“传出消息。”



“就说顾宁涯火速入宫,半个时辰后,朕晕倒在太庙内。”



“让太医前来。”



冷漠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



“遵命。”



两人立刻出声。



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但半个时辰后,一则消息从宫内传出。



顾宁涯十万火急赶往宫内,不知与永盛大帝商谈了什么。



半个时辰后,永盛大帝在太庙内晕倒,众太医前来,彻查半个时辰,无法查明病情,最终诊断结果为心有焦虑。



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可在许多人眼中,这事情存在太多太多的遐想了。



一时之间,诸多版本出来。



有人说,江中郡民乱已经开始,五十万大军开始镇压屠杀百姓。



也有人说,五十万大军配合顾锦年十万铁骑,坐拥江中郡附近四大郡地,打算自立为王,派顾宁涯前去与永盛大帝谈判,要求永盛大帝封顾锦年为异姓王。



拥兵自重,故而永盛大帝气急败坏,直接晕了过去。



还有宫内传出去的消息,永盛大帝怒斥顾宁涯,大发雷霆,至于说什么就不清楚,但这件事情宫内不少人知道。



总而言之,一定是坏消息。



永盛大帝是真的遭遇大难,大夏王朝摇摇欲坠了。



这样的消息太多了,几乎全是负面情况,使得更多势力大喜过望,不仅仅是宁王,有些藩王更是趁此机会,拟写奏折,



让人送往京中,索要粮草物资,提出一些不应当有的条件。



翌日。



大金王朝礼部尚书朝大夏王朝出发,以同盟贸易为由,来访大夏王朝,对外宣称,想要与大夏王朝进行同盟贸易,援助大夏王朝,赈灾救民,稳定内乱。



扶罗王朝第一时间响应,也派出礼部尚书,带着一帮使臣,赶往大夏王朝。



至于江中郡内,五十万大军外加上十万铁骑,以及江中郡本身便有三十万兵勇,接近百万之多,把江中郡外部全部封锁。



官道上都有人严格把守,封锁内外。



这种行为,的确引来百姓反感,但只是极少部分,因为大部分都去种田耕地了啊,谁没事跑出去?



更主要的是,江中郡十九府族老,一个个亲自坐在城门口,谁出去,出去做什么,都要问的清清楚楚。



不但问的清楚,这些族老说话也是极其犀利。



让一些将士直呼姜还是老的辣。



有人离开,七八个族老拦着。



你要出去做什么?



走亲戚?



饭都没得吃,你还走亲戚,你亲戚看你就烦,赶紧滚回去种地去。



你又要出去做什么?



想出去散散心?



救你也配去散心?别人看你就膈应,滚回去种田。



什么?



你生病了?要去看郎中?



吃这么好的米,你还会生病?来人,把这人压下去,平时看他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查清楚,看看他是不是奸细。



就是这样的对话,这帮族老吃了龙米后,精神抖擞,让他们耕地还是有些不行,所以安排在城门口,或者村口,配上几十个将士帮他们撑腰。



里里外外,谁敢乱来?



有没有事,村里的老人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村里的老人不懂?



顾锦年这招,简直是绝了。



所以整个江中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没人知道,外面也不知道里面,里面也不知道外面。



即便是有一些高手想要混进去,一来人生地不熟,啥都不清楚,而且百姓们现在对顾锦年是无条件相信。



发现有生面孔,直接就举报给县衙官府。



镇国公带了几十个大将过来,那个不强?除非是六境高手,不然的话,别想进江中郡内。



倘若当真是六境高手,顾锦年也能察觉到啊。



整个江中郡,固若金汤。



而越是这样,对外而言,更加确定江中郡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否则的话,为什么要这样做?



防止什么?



之前种植大米不防?



稻穗生根发芽不防?



而且生根发芽这种事情,按理说是不是要昭告天下?鼓舞士气?



可大夏没有这样做?



为什么?因为有好东西不愿意拿出来,怕全国百姓笑开花?



你信吗?



反正宁王也好,大金王朝,扶罗王朝,中州王朝,匈奴国,各大藩王,统统表示不信。



但不得不说的是。



整个大夏王朝的风向变了。



是的,变了。



全国上下,所有地方都出现了同一种声音。



要相信江中郡。



要相信天命候顾锦年。



要相信大夏朝廷。



实话实说,这明显是有人故意为之的,而且不是朝廷的人。



至于具体是谁没人知道。



但可以看得出来,有人在搞事,增强百姓的自信,让百姓们对江中郡产生巨大的期望。



只要江中郡当真熬过去了,士气暴增。



可一旦江中郡撑不过去,或者发生任何一点问题,这巨大的期望,会在一瞬间,化作恐怖的民怨,反噬大夏王朝。



这一招很绝。



几乎是把大夏王朝往死里逼。



不给大夏王朝任何容错率。



江中郡完了,大夏就真的完了。



而军中大营内。



顾锦年得知这件事情后,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果然。



看来还是要持续封锁消息。



“若不出意外,下个月就能检验成果了。”



顾锦年深吸了一口气。



如此,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陇西郡灾情已经稳定控制下来了,太子威望的确好使,万众一心下,



救援已经完成,现在重点考虑的是两个点。



一个是粮食后勤。



一个是灾后重建。



这两个问题,是陇西郡要处理的,但至少没有其他大问题。



东林郡火灾依旧不理想,火势太勐,已经影响到整个东半部地区,天色血红一片,灰尘滚滚,大量缺少求雨符。



南越郡救援缓慢,但至少比东林郡好太多了,不过冰雪已经开始有融化的迹象。



只不过,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江中郡。



毕竟谁都知道,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



江中郡要是闹起来了,可就真没了。



大夏朝堂。



终于,一些声音响起了。



针对顾锦年赈灾的事情,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调遣五十万大军,封锁内外消息,外加上江中郡到底是什么情况,没有人知道。



一些风言风语也传了出来。



参顾锦年的奏折也不少,朝堂内部还不多,多的是各地藩王以及官员。



江中郡消息封锁的太过于严密。



几乎听不到半点消息。



这些都让人不安,也成为了某些人抨击顾锦年的手段。



不止如此。



各地藩王隔三差五上奏,索要粮草,打的是什么主意谁都知道。



还有一些其他事情。



有多地官仓粮食减少,之前悬灯司插



手,还有不少地方老老实实补全,用什么办法先不管,至少粮食补全了。



可随着江中郡的一些是是非非传出去了,很多地方直接就不补了,杀了两个官员,随便写一封奏折上来,就想了结。



尤其是江南一带,在这次灾情面前,捐赠最少,存粮最少,杀了四个七品官员,就想要结桉。



这还真的是厉害。



很显然,这帮人都认为大夏马上要陷入内乱了,索性直接应付应付。



而且不是一家。



是很多地方。



这群人估计是联起手来,后面不知道又有多少势力在支撑着他们。



世家!



藩王!



厉害啊。



朝堂内,永盛大帝听着何言的汇报,沉默不语。



这一切他都记在心上。



等大夏天灾结束。



他真的会动刀子。



到时候,血流成河。



“陛下,有地方官员来报.......运往东林郡赈灾之物,好像.......少了许多。”



此时,何言的声音响起。



道出最后一件事情。



这一刻,满朝文武动容。



赈灾物少了?



这个节骨眼,还敢动赈灾物?



狂妄到了什么程度?



这当真是要造反?



然而,百官动容,而永盛大帝只是澹澹开口。



“让人查清楚。”



没有恼怒,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



引得百官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



这种事情,可是大事啊,永盛大帝这个表现,太怪异了?难不成是真的要出事了?



如此。



朝堂今日的消息,又被传出去了,永盛大帝的回答以及表现,也被传了出去。



这让更多势力,更加笃定江中郡要出大事。



而且快了。



这一两个月内,差不多了。



如此。



转眼之间,便是二十多日过去。



---



---



本章更新时间2022年8月15日,晚上23.31.请广大书友来起点APP/QQ阅读支持正版!



兄弟们抱歉,媳妇最近怀孕,事太多了,望理解!



第一百八十七章:陛下!咱大夏有钱了!永盛大帝震惊!【新书求月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