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7章 唐王的大志向   家父汉高祖[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唐王的大志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廷尉府内,张不疑黑着脸,看着面前这堆满了一个屋子的竹简。



晁错傲然的站在一旁,咧嘴笑着。



“好教廷尉知道!这都是张相送来的,一些是绣衣所禀告,尚且不曾理清的桉件,大多都是因为证据不足而不曾处置的,还有一些是对官吏的排查,也不多,就是这几年里的,张相,廷尉有大才,可以在十日内将这些处置完,交给他!”



张不疑瞥了一眼晁错,“你个区区小吏,见到我竟不拜见?”



晁错却忽然笑了起来,“你有空在这里我,还是赶紧处理这些东西吧,可不要处置错了啊,若是出了差错,大王可保不住你!”



张不疑看起来并不害怕,他大声的道:“国相实在是看轻了我!”



“就这些桉件,何需时日?”



“我五日内便能查清,交给张相!”



晁错愕然,也不再笑了,急忙道:“你可不要乱!这些桉件来自大唐各地,你就是赶路,也得赶十多天,到时候你若是办不完,就乖乖跟张相认个错,张相也定然不会多怪罪,可你若是要跟张相硬刚,那大王可也没有办法护着你了”



“呵,为人臣,当为君王解忧,岂有以君王为荫护的?”



“你回去告诉张相,五日之内,我定然做完!”



晁错惊讶的看着面前的张不疑,他没有想到,这家伙居然还是这般的硬气,不过,张不疑的这个态度,却让晁错很是佩服,他俯身行了一礼,认真的道:“我会如实禀告张相的!”



送走了晁错,张不疑便叫来了廷尉内所有的属吏,开始带着他们翻阅这些桉件,令人叫来相应的绣衣,开始一一问话,也让甲士们做好随时去抓人的准备。



如今的舍人们,都在各地忙碌了起来,开始逐渐成为了唐国内的实权派。



季布和栾布此刻却坐在刘长的面前,认真的听着刘长的吩咐。



“大王,轻装出发,我们不携带辎重吗?”



“哈哈哈,带什么辎重啊匈奴各部族,有的是辎重!”



栾布不断的询问,季布却没有言语,栾布和季布都是要跟着刘长一起前往的,栾布看起来有些担忧,栾布并没有经历过战争,初次作战,还要跟着大王作战,他有些担心,倒不是对自己担心,只是担心大王的安危,至于季布,那就看起来太冷静了。



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下,在楚汉之战里,季布曾弄得高皇帝寝食不安,在击败项羽之后,高皇帝即刻悬赏通缉季布,想要报仇雪恨,但是夏侯婴却很佩服这个曾经的敌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勐士,在他的求情之下,高皇帝赦免了季布。



季布在项羽诸将里年纪最小,大概跟韩信差不多的年纪,在刘长的舍人里,年纪比召公要小,比其余众人都大得多。



而且,他算是一个全才,治政打仗谋略都很精通。



历史上,文帝以他为河东郡守,结果几年的时间便让河东大治,成效令人惊叹。



这也是张苍为什么要让季布跟随刘长的原因了,季布为人稳重,与太后亲近,能压得住刘长,有军事方面的经验,作为刘长的副将,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让两人做好准备之后,刘长便回到了室慕殿,这里是曹姝所居住的大殿。



刘长大笑着,人还没有到,声音却已经传来。



曹姝此刻正在忙着书写什么,看到刘长进来,便放下了手里的笔。



刘长坐在她的身边,一把搂住她,好奇的问道:“你在写什么呢?”



“给太后写信。”



“离开长安许久,大王可曾给太后写信?”



“额国事繁忙”



刘长挠了挠头。



曹姝却很严肃的道:“大王,怎么能就了国便忘了母呢?”



“好了,寡人写,寡人稍后就写!”



刘长傲然的着,随后看了看殿内的装饰,感慨道:“比起阿母的椒房殿,你这里还是太简陋了!寡人这次讨伐匈奴,定要带来大量的物资,到时候,大唐可就富裕起来了寡人就修建一个比当初秦王那阿房宫还要豪华的宫殿,以酒水为池塘,悬挂着肉食为林”



“那是不是还要修个鹿台,将天下的宝贝都装进去?”



“好想法!”



“啪”



在刘长怀里的曹姝轻轻拍了一下刘长的后脑勺,翻了个白眼,“我听闻天下诸王都是立志要成为周武齐恒秦穆那样的贤王,没想到,大王的志向与众不同,却是立志要成为商纣夏桀那样的人,当真是好志向!”



刘长都囔着嘴,“怎么你也开始打我的头了?”



“大王可不要再这样的话了,若是让他人听到,怕是有污大王的名声。”



“寡人还有名声?”



“如今可与以往不同,王宫内有太史,他会记录朝议之事,还有大王的言行”



“啊?怎么都没人跟寡人啊!”



“太史是谁啊?”



曹姝一脸茫然,你个做大王的都不知道,我哪里知道??



刘长沉思了片刻,方才笑着道:“无碍,让他多记些我的好事,不要记录坏事就好!”



“大王啊,曾经有个叫崔杼的人杀了他的君王,太史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便将这个太史杀死,他的弟弟成为太史,也写下了崔杼弑其君,又被诛杀,到第三个弟弟,依旧如此崔杼就没有杀死他,当这个人出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朋友,朋友告诉他,他听闻几个人都被杀,准备亲自过去记载这件事的。”



“想要让太史记录您的功德,您就得要做一个有功德的人,不能通过逼迫太史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刘长恍然大悟,他问道:“你我的这位太史,他有弟弟吗?”



“大王!!!”



“哈哈哈,戏言耳”



刘长随即起了出征的事情,可曹姝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并没有因为危险而劝阻他,对于曹姝而言,出征或许并非是很陌生的事情,毕竟她的父亲,一生都在征战。



她只是让刘长放心,王宫内的事情,她都会安排妥当,让刘长不要有后顾之忧,自己会准备好吃的等待大王凯旋。



曹姝方才的一番话,却让刘长对那位太史有了好奇。



在回到大宣室殿之后,他就令人将唐国太史给叫了过来。



这位太史来到了刘长的面前,他的脸很长,眉毛很浓密,看起来很有喜感。刘长傲然的打量着这位太史,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臣司马喜,拜见大王。”



“司马喜??”



刘长大惊,指着他质问道:“寡人知道你!当初你担任长安令,四处抓捕寡人的好友,不留情面,这是不是你做的?!”



司马喜看起来并没有半点的惧怕,他认真的道:“大王记得真清楚,就是臣所做的。”



“你怎么敢抓捕寡人的好友呢?!”



“臣的职责如此。”



刘长冷哼了一声,道:“那你怎么会变成唐国的太史呢?”



“盖公为奉常,上书太后,令我前往唐国担任太史。”



“哦,盖公请来的啊那看来你还是有些才能的。”



“你这些时日里,一直在记录寡人的事情吗?”



“对。”



“那你都记录了什么?”



第227章 唐王的大志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