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9章 相信谁?   天下豪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相信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童贯接过问题回答道,“武好古一直是反对伐辽的。”



“怎么会?马植不是他带来开封府的?慕容先生也是他领来的。”



“陛下,武好古、马植和慕容先生都认为辽国必亡。”童贯道,“他们只是主张在辽国灭亡之时有所动作,据有燕云以备新崛起之胡虏。



若辽主可以励精图治,再兴国势,他们就不会主张伐辽了。”



“那辽国能重振吗?”赵煦问。



“不能。”李忠回答道,“十万宫帐兵都奈何不了一个磨古斯,辽国的大势去了。现在只等女直人和高丽人分出胜负,辽国就会两面受敌了。”



“辽人只有十万精锐可用?”



“有二十万!”童贯回答道,“据慕容先生说,辽国能战的就是十万宫帐兵加上最多十万人的部族兵……这二十万战兵,就是辽人的根本。不过现在宫帐兵养尊而弱,部族兵则苦战疲敝,都不复昔日之勇武了。



而且契丹人、奚人过于崇佛,以至于子裔减少,凶性不足。所以北阻卜一战才会久战不胜。若东方再有强国崛起,契丹、奚人必然亡族。到那时,也就不存在要不要恢复燕云的问题了。”



在契丹亡国的局势面前,无论新党旧党,都是无法坐视的。因为大宋要不把燕云拿下,回头换个刚刚崛起的凶悍胡虏入主,大宋还想有安稳日子吗?人家可不知道有澶渊之盟!



“援辽呢?”赵煦忽然问,“到那时,有些人也许会想要援辽以图安逸和财帛吧?”



童贯和李忠都没有办法回答赵煦的问题了。因为赵煦是在说自己身后的事情……他要是还活着,开封府的那些亲贵豪商是不敢为了财富和眼前的安逸就推动援辽的。



但是他如果不在了,特别是章??抢贤芬膊辉诹恕?峙驴?飧?木傻尘突岷臀ɡ?峭嫉纳倘嗣枪唇崞鹄矗?苹党?⒌姆チ纱蠹屏恕



崇政殿内一片沉默,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赵煦一声叹息:“商市不能全被商人控制,一定要有朝廷……不,要有宫中的人。”



宫中?



童贯和李忠互相对望了一眼,似乎没有明白赵煦的意思。



赵煦仿佛在自言自语,低声道:“要不在界河商市搞个应奉局?专门替宫中搜罗药材、御马、肥羊、玉石……也在界河商会入上一股。”他忽然眼皮一抬,看着眼前的李忠和童贯,“你们谁去给朕看着界河商市?”



……



“共和……”



章??飧鍪焙蛞苍谧约旱恼?永锩婧驼派逃⑺祷埃?岬健吧淌泄埠汀钡墓埠停?麓笤紫嗑腿滩蛔≈币⊥贰



他当然知道“共和”这两个字的出处,就是周历王被国人驱逐,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十四年的这段历史。



也就是说,天下不是天子统治,而是由两个大臣共同行政,多半还要给那些犯上作乱的国人以议政之权。这就是共和!



而在《清州之约》中,共和两个字居然被用在了商市之后。



“相公,”张商英非常明白章??南敕ǎ?谑且仓迤鹈纪匪担?跋鹿僖仓?勒饬礁鲎植煌祝??且舱也坏奖裙埠透?油滋?挠么世刺逑纸绾由淌械闹卫砹恕



这个界河商市不是我大宋一家的,朝廷自然不能委任官员去管辖,要不然辽人不会答应的。但是商市也不是辽人说了算,那样我朝不肯答应。但同时商市也不是双方共管……商市要是共管,我方可就控制不了局面了。



所以武好古就提出了这个共和……就是由商会股东一块儿商量着推行出个管事的衙门。因为我朝这边有钱人多,所以商会大部分的股东肯定是我们的人,所以商市名为共和,实际上还是听朝廷的。就像西周共和一样,最后还不是又归了王政?”



现在不是清末,共和这个词儿没那么负面……不仅不负面,而且还是比较正面的。毕竟西周共和的结果还是归政于王。武好古用“共和”二字形容商市的政体,似乎也预示着商市最后是要归大宋朝廷的,这没有什么不对的。



只是武好古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这本事是不是大了一点?把商市给他管真的好吗?



“无非就是多了一家将门。”张商英看出了章??男乃迹?Φ溃?拔浜霉潘?蟮模?薹蔷褪墙?雌搅筛囱嗪竽芊飧龉蠊伲?呐赂??苯诙仁褂秩绾危靠?飧?敲炊嘟?牛?膊欢嗨?患摇!



张商英说的节度使当然不是拥兵据地的那种节度使了,而是个武官的阶官,太尉以下就是节度使。武好古现在是武官,将来能当上节度使,想来也该满意了。



可别说大宋文官喜欢欺负武人,大宋文官欺负的只是狄青那样起于孤寒的武人。武好古是近幸豪商出身,他弟弟武好文眼看就中进士了,好像还和相州韩家联姻。所以他这个武人有谁去欺负?自己人啊!而且武好古又不会真的带兵打仗,他只是做生意搞后勤拉关系的将门,谁会怀疑他造反?说出去也不像啊,现在满开封都是这种将门,要是会造反大宋早给造没了。



第359章 相信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