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 有你们相伴,风光真美,谢谢   绿茵峥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 有你们相伴,风光真美,谢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完。



写书这三个字的后记时候长出了口气。



翻看当初的发书日期,这本书也写了快一年半。



一年半写了两百三十六万字,这速度不算快。



和几年前的自己比起来甚至可以说慢。



没办法,人要服老。



虽然我才三十七岁,不过在绿茵场上,这个年龄已经是可以退役的年龄了。



2019年是我入行的十六个年头,职业球员踢十六年也算是长了吧?



状态有所下降实在是在所难免。



这就要说到下本书了。



写了十六年的足球,一直写,一直写,写了十本各种类型的足球,有校园足球《我踢球在意吗》,也有教练类型的《冠军教父》。



但总体来说,都是在写现实世界的足球,写职业足球。



有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想了很久,我一直都在犹豫,直到今年我下了决心。



我想要尝试一下。



写一本不是现实世界的足球。



足球还是足球,但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环境了。



中国还是中国,但不是我们这个位面的中国了。



欧洲还是欧洲,但不是那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欧洲了。



我想要彻底虚构一个足球世界,把这些年对足球的感悟和想法,都放到一个虚构的,没有现实禁锢的足球世界中。



这个世界不遵循真实世界的时间线,这个世界海纳百川,我的什么想法都可以往里装。



我甚至有一个野心,搞一个足球宇宙。



当然,我知道这么做的风险,对于很多习惯了以往足球和现实足球的读者来说,这么做是赶人。



不过怎么说呢……就算会失败,但总要尝试一下吧?



写了十六年的现实足球,试试又不会怀孕对不对?



成绩不好?那也试过了。



说不定就趟出一条新路子呢?



实在是现实里的足球越写越窄,能写的我在过去的十六年里都写的差不多了。



所以大家能够发现为什么我最近几本,都很少写到主角退役,很少把主角的职业生涯都写满了。



往往是在中间就结束。



为什么?



以为写来写去不过多是重复而已。



上本书周易转会去皇家马德里之后我就不写了,这本书高峥把中国队带入世界杯我也不想写了。



实际上我有认真考虑过要不要写完世界杯的。



但是我想了想,又不可能让中国队拿世界杯,写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还不如把这个结束作为书中世界的一个开始吧。



那是一个有无数种可能的开始。



这些可能是林远,是董进他们所创造的……



当初写林远写董进,也没想着一定要写到他们和高峥并肩作战,但这种可能是有的,只不过存在于那个未来。



在某一届世界杯上,高峥作为队长、老将,带领着林远和董进他们向那个金杯发起冲击。



就像是如今老队长郑志和高峥一样。



足球中总有这种循环。



曾经被人寄予厚望的天才会老去,又会有新的人才冒出来……这样才有希望。



现实中的中国足球很可惜,还没有这样的希望。



于是我在书中借林远和董进留下了这么一个希望。



就当是我对中国足球的祝福吧,但谁叫我爱它呢?



中国足球都成这个样子了,我也还是爱它,希望有朝一日它能堂堂正正的站起来。



这也是我写足球的一个动力和意义。



※※※



关于爱情



最后这一卷的主题其实是高峥和冯诗谣的爱情。



像我这种钢铁直男是不擅长写感情戏的,所以我才一直等到最后完本的时候才来写。



我确实是恨不擅长情情爱爱的,所以我把冯诗谣设计成了一个直来直往没什么花花肠子的独立女孩子,让她和高峥的关系变得默契,这就杜绝了中间出现什么误会等狗血剧情的可能。



不过这在言情中,可能就没什么戏剧冲突了。



当然反正也不是什么言情,在爱情戏上搞那么多冲突岂不是喧宾夺主了?



最重要的是,这可能也是我心目中的爱情观吧——互相信任,彼此鼓励,无论男女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而不是谁依附于谁。



这样的爱情会少了很多麻烦,当然也会少了很多戏剧性。但普通人过日子,搞得那么惊天动地干什么呢?



就这么默契平淡的过着不是挺好的吗?



嗯……我果然不适合写言情,我这思路就不对。



但无所谓,这是我的,我塑造出来的男女主角,他们就要像我所想的那样爱。



就像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灵》所唱的那样



“关于爱情的路啊,我们都曾经走过;关于爱情的歌啊,我们已听得太多;关于我们的事啊,他们统统都猜错;关于心中的话,只对一个人说。”



我们的默契,他们不懂,世界都不懂,但我懂,懂我,就够了。



世界都反对?都不理解?



世界算个屁!



多酷啊。



说实话,这本书筹备的时候,我还信誓旦旦和我朋友说我肯定不写女主角了,不写爱情,就写和尚文。



结果还是没忍住写了,写成这个样子,能力有限,但我个人很满意了。



我喜欢冯诗谣在舞台上唱完“是我的梦”之后,睁眼看着耀眼的舞台灯光时幻想高峥踏上球场时的景象。



我喜欢冯诗谣在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中突然发现了高峥时,临时改变了安可歌曲,深情注视着那个漆黑的角落不断唱着“没有昨日的,没有这日的我”的情景,那个画面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我脑海中盘旋了很久很久,终于写出来的时候我自己也很欢喜。



我还喜欢冯诗谣和高峥相视合影的那一幕,真正体现出了我喜欢的那种“关于我们的事啊,他们统统都猜错”的感觉。



我也喜欢冯诗谣为高峥做的那张专辑,喜欢空帆船这首歌,喜欢君归来(在木星),喜欢那句冯诗谣写在照片背后的那句歌词……



现在想来,虽然着墨不多,但我写完整了高峥和冯诗谣这对情侣的爱情路,我已经无怨无悔。



※※※



关于华为。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如此大篇幅的为一个产品打广告,虽然人家并不需要我这么做……



关注我微博的人可能都知道,我是华为的粉丝。



至于具体为什么喜欢,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华为的每一款新旗舰我都会第一时间买,如今笔记本电脑也从戴尔换成了华为的atebook x ro,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一碰传功能让我特别喜欢。



而高峥在马德里竞技效力,马德里竞技的赞助商之一恰好也是华为,们说这不是巧了吗?



所以顺理成章了。



但为什么一定要写这个?



或许是因为大环境的事情吧。毕竟我喜欢华为又不是这一本书的事情……



其实在决定高峥代言华为的时候,我已经给华为想了一个广告剧本。



但可惜篇幅和时间线的缘故,没办法用。



干脆就放在后记里当一个彩蛋吧



※※※



《华为广告·相伴篇》



一位音乐学院的女生在钢琴课上频频出错,被教授骂得狗血淋头“距离演出只有一周时间了,这个状态还上什么台?上去丢人现眼吗!丢得起,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随后当着班上其他同学的面把这位女生轰出了琴房。



在大家惊愕不解的眼神中,女生抿着嘴唇,沉默无语地低头走了出去。



琴房门在她身后轰然关上,她却没有回头,而是掏出华为某款手机,上面显示出一条二十分钟前的短信



“爸爸妈出车祸了,我们现在刚到省医院……”



女生收起手机,迅速奔出了教学楼。



……



经理在办公间中对着属下们打气“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司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现在的我们除了咬牙坚持之外别无他法,我个人放弃了假期,会和大家在一起战斗到底!”



经理身后的墙上是一张宣传画,宣传画上是一架千疮百孔的伊尔轰炸机。宣传画的上方是时针指向十点半的挂钟,窗外已经是一团漆黑,窗边有一张打开的行军床。



办公室里充斥着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声音,偶尔还夹杂着电话铃声。



某个办公隔间中,一位身穿格子衬衫的三十多岁男子拿起华为某款手机,微信消息中是名为妻子发来的询问“我就不问啥时候回来吃饭了,我想知道今天啥时候能够回家睡觉?”



仔细看还可以看到在这条消息上面的聊天记录都是关于“下班了吗?”“回来吃晚饭吗?”的询问。



而男子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还没有呢”“还要加班”“先吃吧,别等我”……



这一次男子拿着手机,抬起头来看了看周遭埋头在电脑前忙碌的同事们,无声地叹了口气,然后在手机上回复道“先睡吧,把门反锁好。”



回完消息的他放下手机,双手又放到了键盘上,投入了工作中。



……



深夜,瓢泼大雨中,马路上就连汽车都稀疏了许多,人行道上更是几乎空无一人。



有一辆外卖电瓶车却在这个时候,这样的风雨中顽强的前行着,昏暗的车灯在如注大雨中闪烁不定,就好像随时都会熄灭一样。



导航用的华为某款手机支在车头,尽管雨水外卖餐食掉落出来打在机身上,却依然在工作。



亮着的屏幕上跳出来了一条催单消息。



后记 有你们相伴,风光真美,谢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