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辽人有皇太弟,大宋为啥不能有   北宋大丈夫[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辽人有皇太弟,大宋为啥不能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安出门之前就交代别开门,所以这些媒人没机会进去。



若是旁人他们早就走了,可沈安太过出色,雇请他们来说亲的人据说是许了重酬,所以他们不舍离去。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沈家的那条狗太凶了,不然某定然会翻墙进去。”



“某不敢,他家的护院厉害。”



媒人们唏嘘不已,而包拯已经走到了大门前,伸手叩门。



“哎!老丈,说是说,你别去敲门啊!那狗厉害。”



“他们不会理你,回头你心中憋屈,小心病一场。”



叩叩叩!



大门随即打开,姚链那张警惕的脸探了出来。



“这老汉要被赶出来了。”



“何苦来哉,丢人啊!”



“他以为年纪大就能进去,可沈家……咦!”



“咦!这老汉竟然……他竟然进去了。”



见到包拯施施然的进去了,几个媒人大喜,就冲了过去。



机会啊!



呯!



大门猛地关上了,媒人们吃了闭门羹。



沈安已经从后门进了家,和包拯在书房里说话。



“此事……你倒是成了抢手货。”



包拯有些唏嘘的说道:“老夫刚才试了试,也算是给杨家一个交代,回头……你可想马上成亲?”



——老杨啊!沈安现在可是汴梁头号金龟婿,你可别矜持了,赶紧的。



至于成亲,定亲时肯定要谈及成亲的大概日子,可沈安不想那么早啊!



哥才十六岁,花朵般的年纪,那妹纸更小些,还是花骨朵,开不得。



他一脸正色,语气铿锵的道:“某身负陛下厚恩,太学那边才刚开始,可教书育人非一日之功,太学不翻身,某誓不成亲。”



才说完他就有些后悔了。



这话是不是太决绝了些?



要是老丈人那边觉得这娃不靠谱,直接把闺女许给了别人,那哥岂不是吃大亏了?



包拯点点头,赞道:“好,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好得很!”



他起身道:“老夫这就去杨家喝酒,明日你就是有未婚妻的人了。”



老包出面,大伙儿口头约定都没问题,然后走程序就是了。



别啊!



我说错了还不成吗?



想起那少女的灵动,沈安不禁把肠子都悔青了。



包拯急匆匆的去了杨家,正好赶上杨家吃晚饭。



杨继年把他请坐下,然后让李氏去叫了外卖。



“拿酒来。”



包拯的心情不错,等酒水来了,就先喝了一碗,然后笑道:“永健,老夫此来可是送喜,你这里如何?”



杨继年心中一动,就问道:“可是卓雪的亲事?”



沈安那天说是改日让包拯请他喝酒,这就是没问题的意思。



可老包没见踪影啊!



杨继年甚至都觉得沈安是不是在说场面话,所以有些恼火。



但这一天还是来了。



他的神色有些黯然,包拯看见了,就笑道:“儿女迟早会成家,不再是你抱着哄着的孩子。”



汴梁的外卖很是方便,从小吃到正餐,甚至是洗脸水都有。



杨继年陷入了惆怅之中。



他平日里板着脸,看似对妻儿很是古板,可私下里该有的关心他从不少,而且很多。



父爱在许多时候会隐藏着,炽热而隐晦。



他心情沉重,自然情绪就不佳。



包拯干咳一声说道:“老夫方才去沈家,差点就进不去了。”



嗯?



什么意思?



杨继年抬头,就见包拯矜持的道:“媒人们堵住了沈家的大门,就是为了和沈安见一面。”



嘶!



杨继年没想到沈安竟然这般抢手,不禁有些心慌。



在父亲的眼中,自家女儿怕是连皇后都做得,所以那些人选只有差的,没有完美的,这也是世上的老丈人都喜欢对女婿吹毛求疵的原因所在。



“前日在御街的校阅之后,沈安文武双全……”



一番话下来,包拯口干舌燥,就举起了小碗。



杨继年同样举碗,包拯心中得意,然后两人都干了。



成了!



别人说亲要许久,我老包不过是半顿饭的功夫,谁人能敌?



他喝的微醺走了,杨继年急匆匆的去了后面。



李氏和杨卓雪在说话,见他进来,李氏就说去弄醒酒汤。



“别弄那个,为夫有话说。”



杨继年坐下后就盯着女儿看,看的她赧然低头。



“一转眼卓雪也那么大了,为父……”



他心中难过,但依旧是板着脸。



李氏心中一动,就问道:“官人,可是亲事说定了?”



第352章 辽人有皇太弟,大宋为啥不能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