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7章 百年孤独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7章 百年孤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校先生,我们在清泉市中心的行动陷入僵持,士兵们作战英勇,我们的敌人损失惨重,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能靠近母巢。】



【徘徊者坦克虽然机动性优秀,装甲可靠,但每一次出勤回来都得大修,而需要更换的部件在这里根本找不到。】



【尤其是我们的装备在面对黏菌子实体的围攻时毫无优势,它们成片成片的倒下,又成群结队的冲上来······简直就像浪潮一样。在我们将它们杀光之前,恐怕我们自己会先一步被拉垮的后勤拖垮。】



【最令人担忧的是那些“进化体”···



···这是跟随我们一同进入市中心的技术员取的名字。我们发现部分黏菌子实体在突变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突变,甚至已经开始模仿我们,演化出了类似动力装甲和外骨骼的结构,乃至侵蚀了我们的无人机和坦克。】



【这并非是我的胡言乱语,我知道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如果我们继续将它们当成用牙齿和爪子战斗的野兽,或者被敌人投送到战场的生化武器,我们恐怕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事实上我们的伤亡已经够惨重了。】



【比起先进的武器,我们更需要维护方便,而且数量足够的装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拿着宝贵的装备和人力,去填这根本填不满的战线。】



【最后来点好消息吧,巨石大厦外侧的墙体已经完工,生产部的兄弟们一如既往的靠谱,这座宏伟的工程至少能庇护十万人度过最难熬的寒冬。南边的流民不必继续向北迁徙,可以就地安置在清泉市西郊,至少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完成。我们将在稍作休整后,立刻展开第二阶段行动。】



【我听说技术部那边正在寻找从基因层面解决掉黏菌的途径。】



【我这边倒是有个主意,为什么不用基因库里的那些基因,“生产”一群不怕死的超级士兵?】



【哪怕他们在战场上派不上用场,也至少能帮我们搬点东西,那些仿生人和机器人维护起来太麻烦了,我们恐怕得在多配置一个维修连。】



【——来自前线的电报(三),2150年,3月,21日。】



钢铁之心号上。



坐在舰长室休息的楚光,正通过全息电脑,浏览着《废土OL》的官网论坛。



这些信息是死亡兵团的玩家们回收的,借助使团的通讯电台同步到了避难所的服务器上。



看着玩家们拍照上传到官网的资料,他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向后靠在了椅子上。



“2150年······应该是废土纪元的第21年。”



他对数字很敏感,记得很清楚废土纪元的元年是2129年。



“不过在3月份攻略清泉市市中心····这得多想不开。”



春季是浪潮爆发期,这会儿的变种黏菌繁殖速度将达到最高峰,空气中的孢子密度也会达到峰值。



当然了,这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问题。



也许当时的幸存者们还没有意识到浪潮这个概念,就像这封电报中所表示的那样,战后重建委员会低估了那些变种黏菌的威胁。



而且······



那时候应该是核冬天?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更让楚光在意的,是电报的最后一行



“.·····一群不怕死的士兵,指的就是威兰特人吗?”



看到这句话,楚光就纳闷儿了。



那些大鼻子们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不怕死啊······



也许是玩家们人均觉醒者的缘故,也许是自己的属性面板就够离谱的,反正他是没觉得那些大鼻子们战斗力有多强。



可能相对于普通人会强一些吧。“小柒。”



耳边很快传来干劲十足的声音,今天还是罕见的御姐音。



“在呢,主人。”



沉吟了片刻,楚光开口道。



“.·.···检索死亡兵团玩家采集到的有信息,不只是威兰特人,我需要关于军



团、企业、以及学院的全部情报。”“好勒!”



听到那干劲十足的回答,楚光稍作等待了片刻,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小柒很快便完成了对所有图片的检索。



不管是玩家们上传了的,还是保存在个人相册中的。



所有信息都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在了一篇文本文档中,并且制作了目录,方便他查阅。



虽然玩家们收集到的大多是些零零碎碎的线索,但意外拼凑出了不少不得了的信息。



就如他猜测的那样。



威兰特人确实是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创造出来的人种。



虽然这项工程最初遭到了委员会技术部门的反对,但前线持续惨重的伤亡以及大量未处理的工作,迫使委员会的防务部门不得不向技术部门施压。



2150年,废土纪元第21年,以“清泉市行动”的惨重伤亡为契机,名为“威兰特人计划”的超级士兵项目,最终还是顶着来自各方的无数压力被通过了。



而委员会的防务部,也就是军团的前身,这个名字与一個半世纪前的混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楚光的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丝好奇,顺着小柒整理出来的线索,往后继续看了下去。



威兰特人的23对染色体完全由基因修



饰技术设计,而素材则是从一个名为“威兰特”的不完整基因库中提取。



最初诞生的一千名基因原体,确实有



着超乎寻常的战斗力。



他们在保留人性的基础上拥有近乎野兽的战斗本能,即使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训练,仍然能在格斗中战胜五名以上训练有素的老兵。



然而鸡肋之处也正在于此。



即使是繁荣纪元之后的战场,依旧没有多少徒手格斗的机会。



强悍的肉体让他们更适合参与伤亡率最高的危险任务,虽然超强的反射神经和运动能力让他们能更高效的杀敌,但奈何他们的数量太少了。



这些超级士兵最终还是没能在战场上发挥太大的作用,而这也导致了他们在政治上更进一步地被边缘化。



在几次对变种黏菌的作战之后,威兰特人被单独编成了一支快速反应旅,在一位名叫尤里乌斯的年轻指挥官的率领下,使用后勤需求相对较低的廉价装备支援正规军的战斗。



而这位的生平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几乎是和“威兰特人计划”同一年出生,并且由于父亲是人联第111轨道空降师的高级军官,从记事起便接受了军事化教育。



作为“旧人类”,他几乎是和那些“新人类”们一起长大,而十五年后更是作为指挥官跟着那些新人类们一起踏上了对抗变种黏菌的战场。



楚光用搜索功能检索了“尤里乌斯”这个名字,发现不到五十万字的文献中,这个看似特殊的名字竟然意外的在后文中出现了上百次。



“..····说起来军团的元帅好像也叫这个名字。”楚光依稀记得听瓦努斯说过他们元帅的名字。



不过在西海岸那边,很少有人会直呼那个人的名讳,通常是用元帅这个称号代称。



“如果军团的元帅和文献中的尤里乌斯是同一个人,那么这家伙至少得活了一百五十年!”



楚光略微诧异地咂了咂舌头,想象不到那是种怎样的感觉。



搁《群星》里面,一个活了一百五十年的军官,就是扔“巡逻舰队”里压海盗混日子也混满级了。



食指在全息屏幕上继续滑动,他很快往下翻了一页。



跳过冗长的描述,时间很快来到了废土纪元41年。



委员会对黏菌的清剿工作进展相当艰难,而无休止的寒冬让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的问题更加轻微。



甚至有气候学家绝望的表示,这颗星球或许不是在向“废土行星”转变,而是在向生态圈更为坚强的“极地行星”演变,三分之一的陆地最终都将被掩埋在240米厚的冰层之下。



那场战争恐怕让这个世界倒退了一万八千年。



不过,即便如此,清除掉这颗星球上



的黏菌仍然是最首要的问题。种种研究迹象都表明着,这种“复杂”的生物比起其他地球上原生的碳基生物更加耐寒。



如果不能在情况更加恶化之前解决掉这个麻烦,未来的麻烦将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到目前为止,幸存者们暂时还没有发现黏菌的“自限性”,只是单纯恐惧着那些扔核弹都清不干净的怪物。



如果让那时候的幸存者们知道,其实只要放弃人联时代的都市圈退到建筑密度更低的郊区,等黏菌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己就会进入衰退期,恐怕也没那么多麻烦事儿了。



当然,这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了,很多针对黏菌的研究成功正是在对黏菌的战争中被发现的。



总之为了增添人力的损失,委员会的防务部在“威兰特人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他们需要一种“既能快速量产,又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克隆人士兵。



他们不用很会感,甚至不必拥有异常人类的心智,但必须在最短时间完成从流水线到战场的周期。



相比起废土纪元21年的防务部门,41年的防务部门明显已经逐渐走向了极端。



战后重建委员会就相关立法一事召开了会议讨论,生产、防卫、技术三大部门都参与到了这场辩论中。



这场会议被文献记载为“三方会议”



而这同时也是战后重建委员会成立以来遭遇的第二次重大分歧。



长久以来积攒的矛盾在会议结束之前就已经达到了顶峰,而公开辩论的会议更像是一个宣泄口。



持续承受伤亡的防务部门,要求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一种“能够在战场上发挥足够作用的克隆人士兵”,代替人联士兵的伤亡。



站在防务部的立场上,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毕竟他们的士兵不只是承担着聚居地的危险与秩序的维持,同时也负责保护技术部门的勘探员进入遗迹回收战前文明的技术。



战争已经开始了41年,但他们的战争从未开始过。按照二十年一个世代,他们的牺牲甚至已经横跨了两个世代,影响了至少四代人。



而技术部门和二十年前一样,仍旧表示了强烈的赞许,并声称这不仅仅会带来“DNA污染”等等技术上的风险,更有可能导致文明层面的崩塌。



这种顾虑并非是毫无缘由。



通过基因技术培育、并且不具备基本政治权利的威兰特人,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奴隶兵”,历史的倒车甚至开到了比繁荣纪元更久远的封建时期的奴隶社会。



这条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他们明明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机器人和AI。



然而这一提议则遭到生产部的反对。



没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撑,生产—台足



够可靠的机器人的成本,不是几倍几十倍的问题,而是几何倍的增加。



那昂贵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不是如今的“战后重建委员会”能够负担起的。



除非把对各个幸存者聚居地的开支完全砍掉,让包括巨石城在内的幸存者聚居地自生自灭。



而即便是如此,能节省出来的成本,也远远无法满足防务部门对于人力的需求。



第447章 百年孤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