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 困境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困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隔多日,李礼再次来到麦田话剧社,他刚走出电梯,黄垒老师正笑眯眯地朝他走来,并给了他一个很有力气的拥抱。



“恭喜你啊,收获的6月,今年整个6月份啊,应该是你人生中最志得意满的日子吧夺冠、个人品牌等都到手了,恭喜。对了,这回剧本写出来了吧”



“写出来啦。”



“那就好,咱们去排练室,老师们现在正在排练话剧呢。”



跟着黄垒来到了排练室门外,李礼好奇地张望着室内的情况。



这个排练室内一群老戏骨正在排练雷雨,因为宣传部的原因,这个夏天,雷雨将进行全国巡演。



此时已经深夜,和之前那次来一样,上次来麦田话剧社同样也是深夜。



黄垒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推开门道“大家今晚就到这吧,李礼来啦,要不,我请大家吃饭吧”



侯天徕笑呵呵地问“李礼是带着剧本来的吧”



“侯老师,拙作写出来了,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张楷丽道“那咱们边吃边聊,不过今年夏天和秋天比较忙,不清楚你的话剧能不能有时间排练演出。可能得延迟了。”



李礼有些疑惑,不是说好的新话剧要在夏天排练演出的么怎么情况有变



黄垒解释道“华宣部有文件,今年夏天咱们话剧社要将几场经典话剧进行巡演,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传统文化。”



“那我这话剧”



“没事儿,到时候咱再组班子。”黄垒轻描淡写地道。



大家一路闲聊,找了家饭店后,便进去落座。



话题中心自然是李礼,作为整个六月份火到火上浇油的人物,李礼身上的谈资实在太多了。



菜刚上来不多时,话剧社的几位编剧也来了,大家握手问候时,黄小敏便抱着一沓刚打印好的剧本走进了饭店。



编剧小华笑道“哟,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刚来就见到新鲜出炉的李老师的剧本啦”



编剧大东好奇地瞄着剧本,“李老师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充分地展示了剧本编写能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瞻仰瞻仰了。”



李礼忙道“拙作而已,大家给指导指导,我接受任何批评并未必改正。”



众人“”



这话究竟是客气啊还是不客气啊



“老师们的批评建议我认同的一定改,有些批评我不同意的我也不会挂在心上,良药苦口这个道理我是懂的,老师们的建议批评,是能促进晚辈进步的。小敏,把剧本分发给各位老师。”



小敏连忙将手里的剧本依次递到众人的手中,一时间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翻起了剧本。



然后被晾到一边的李礼,便偶尔悄悄伸出筷子夹一口肉,或者拿起酒杯和黄小敏碰一下,两个人百无聊赖地不动声色地消灭着餐桌上的饭菜。



不然干坐着实在太无聊了。



大家看着剧本,各种笑声不间断地响了起来,有轻微荡漾的笑容,有哈哈大笑,还有垂足大笑的,大家的表情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这个剧本起码是让人轻松娱乐的。



李礼这部名为x的剧本,借鉴了前世乌龙山伯爵甜咸配等多部话剧以及优秀的喜剧作品,并做了大量的改编,填充了很多自己的奇思妙想。



如果在前世的话,经常看话剧的观众们会在x中看到其他作品的影子,不过在这一世却是完全崭新的作品。



其实李礼完全可以偷懒的,因为这一世没有茶馆,李礼可以直接抄



过来;这一世也没有屈原,李礼也可以照抄;这一世没有白毛女于无声处倾城之恋等等,李礼都可以这么简单粗暴地处理。



这些话剧作品是不是都很经典,是不是都耳熟能详



不过,且不说李礼应不应该偷这个懒,首先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这些作品真的照搬到这个时空里,撕掉“经典”的标签后,它们还会有市场么



像这一世存在的经典话剧雷雨,之所以还能做到全国巡演,那是因为所有民众都知道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就像很多没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当走进影院看到重映信息的时候,还是愿意走进影厅瞻仰一下。



经典永流传,为什么永流传往往是因为“经典”这二字的标签,但未必代表这部时隔多年的作品还能满足如今观众们的心里期望。



我国经典话剧当然是优秀的了,但未必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啊。阔喇叭裤在当年很流行,现在就流行乞丐裤了,时代变了啊,一代代的人也在更替着,社会在变革,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变啊



就像红楼梦都经典成什么样子了,如今又有几个人通读过原著即便读过了就真的发自肺腑地喜欢么



如果李礼将前世的茶馆屈原等照抄过来搬上话剧舞台,当这些退去经典光环的作品和这一世的话剧作品k的话,会因为与时代脱轨的问题,在话剧票房上惨败



这不是说前世经典话剧在艺术水平上有问题,就是一个时代审美倾向的问题。



有些人会说经典作品的内核是永远不过时的,可关键是有多少观众愿意分析你作品的内核伪文青么



在这个时代,话剧首要的目标是什么根本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生存下去生存下去生存下去



在话剧生死存亡的危机时期,作为话剧工作者,是要想办法把话剧推向大众的。雷雨等经典作品,是不具备全民观赏性的。寓意再深刻可没人看,叫好不叫座,观众们都知道好,但就是不想看,是不是很尴尬个事儿



评论者都说作品好,但是观众不买账,那对话剧的现状没有任何改变。



可话剧缺的不是经典作品,是市场振兴啊是告诉观众们,其实话剧也是可以引得全场捧腹大笑的



所以,李礼汲取前世话剧的养料,重新改编创作了x,试图作为一把火把,点亮话剧市场的前景黯淡。



这是一部喜剧,当然在喜剧中揉进了对生活的批判。



饭桌上,一阵阵笑声后,黄垒率先看完了,赞叹了一声“有意思”后,又重新翻看了起来。



两位编剧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华先放下了剧本,然后一脸崇拜地望着李礼,“李老师,您真是厉害,这剧本太牛叉了,我是服气了。”



大东也激动地道“我当时看我就是演员的时候就在想,如果给李老师更多的创作时间,李老师将会拿出什么样的作品呢今天我终于有幸看到了,服了,真服了。”



说罢,大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李老师,我敬您一杯”



小华也连忙倒满酒,“李老师,您随意,我们干了。”



李礼笑嘻嘻地道“两位老师,干杯”



这二位编剧一饮而尽后,便望向了李礼,只见李礼轻轻地抿了一小口后,便落座了。



他们都惊呆了,妈呀,您这么实在,我们干了,您真“随意”啊



小华的脑袋往李礼身边使劲凑了凑,言之凿凿地道“李老师,您这部话剧,一定会大卖的,基本没任何悬念,只要宣传到位。”



大东“这是典型的市场作品,现在的年轻人啊,



都喜欢看一些轻松的娱乐的题材,综艺节目为什么火喜剧为什么火这就是明证啊”



对,x是一部典型的市场作品,虽然处处充满着对生活对人性的调侃。



李礼对电影和话剧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对电影的追求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充满思辨或者生活力量感的作品,电影票房不重要。但话剧则相反,他认为目前的话剧要有俘获绝大多数观众的能力,票房异乎寻常的重要。



第239章 困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