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87章 怕也不是什么明君   大唐抗旨才能变强[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7章 怕也不是什么明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房玄龄的不断唠叨。



唐俭也是生闷气一般,不在乎的大手一挥。



“房大人,理儿确实是这么个理儿。”



“可咱们这做臣子的,也总不能一直被人家打,一声不吭。”



“直到活生生的被打死吧?”



“嘿,若是以后真的太子上了位。”



“这君怕也不会是什么明君。”



“所以到时候,我就提前辞官,退隐田园的好。”



“就我唐家的这点祖产,也足够传给几代的了。”



看见他说话越来越离谱,房玄龄于是又转向了李秋。



叹息一声说道:“李秋啊。”



“关于你将要出使吐蕃一件事,我已经写下奏折,派快马送去了献陵。”



“相信不出五日,陛下就能收到这个消息。”



“到时候,事情或许还会有所转机。”



“这出使吐蕃,实在是龙潭虎穴,太危险不过。”



“咱们现在亡羊补牢还不算晚。”



“你不妨在拖延个几天看看。”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秋和唐俭两人尽皆一愣。



这种激进的举动,可不像是一贯谨小慎微的房玄龄的做派。



既然皇上让太子来监理朝政,说白了,就是一切国之大事都交由太子做主。



没有要紧之事,朝臣也绝不会去向献陵递上奏章。



如果李世民想要了解朝中发生的大事,自然也有渠道。



随时都能够得知。



用不着你朝臣特意再来禀报。



所以一般,往献陵那边上的奏折。



里面的内容大都也是劝李世民重返长安城。



遵照太上皇遗愿,重新回来执掌朝政。



绝不敢说其他太多的内容。



房玄龄这么做,无异于是在向李世民打太子的小报告。



而之所以这么做,没有第二个原因。



那就是房玄龄真的是因为李秋的安危而担忧。



甚至是不惜做出此等贸然举动。



这时候,李秋心中甚感温暖的苦笑着开玩笑说道:



“房大人,这距离献陵。”



“一来一回至少要十天的时间。”



“您觉得,咱们的太子殿下,还能有那个耐心。”



“容我再拖延十天吗?”



听到此,房玄龄是深深的叹息。



“李秋啊。”



“哪怕是太子不同意,但你还是要拖!”



“就算是丢了相位,也总比丢了性命好吧?”



“而且有我,长孙大人,王珪帮你,也并不是什么大难事。”



这时候,李秋也不忍房玄龄跟着一起着急上火。



便正色的认真说道:“房大人。”



“请您放心。”



“我这命虽然不值钱,但我还是颇为爱惜的。”



“那种傻乎乎引颈赴死之事,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



而在另一边,当发生了唐俭之事后。



那名官吏自然是饱含着怒火和委屈找回了杜正伦等人那边。



好好的添油加醋,把唐俭编排了一番。



只等着,太子殿下和东宫这边的众人出马。



为自己出一口恶气,狠狠的教训那唐俭一番。



第887章 怕也不是什么明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