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庙堂之高,沙场之远   汉末之吕布再世[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庙堂之高,沙场之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距雁‘门’关数以千里的南方,有一座繁华而不失雄气的城池,崇德殿便在这座城池的宫墙之中。[www.mianhuatang.la 超多好看小说]-79-



崇德殿,一个无数人都梦寐以往的地方。可惜的是,普通百姓甚至许多郡县的郡守、县令,穷极一生都难以踏足此地。



此时的天空还尚未明朗,探头遥望天际,依稀可见一抹鱼肚的白‘色’,朦朦胧胧。



崇德殿的‘门’槛颇高,及至人的小‘腿’,在这‘门’槛外面,整齐的摆放着数十双黑‘色’的鞋履,朱红的大‘门’两旁还放有六尺高的剑架,各式佩剑皆放于其上。



大汉开国律,但凡汉臣,皆不得佩剑履上殿,违者,以大不敬罪论处。



而此刻庄严肃穆的崇德殿内,却传出了一阵又一阵的爽朗笑声。



天子刘宏头戴冕冠,高坐帝位,前后垂下十二旒,内置贴身的黑‘色’锦服,外面穿有一件宽大的黑袍,从双肩往下依次绣有日月星辰等十二章‘花’纹。



整个大汉王朝,唯有皇帝能共用这十二章‘花’纹,三公九卿等能用的是山、龙、华虫、藻等以下八章,像吕布这个水平的校尉,也仅有米和黻黼最末的这两章可用。



当今天子刘宏并非先帝所出,这已经不算是一个秘密了。



桓帝刘志驾崩后,无子继位,皇后窦妙与其父窦武等人商议数日,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窦妙派‘侍’御史刘儵守、光禄大夫曲伊、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年仅十二岁的刘宏登基。



刘宏继位后,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如今刘宏继位已经一十五载,正值青年的他脸庞却过于白皙,偶尔还会透出一丝的病态之‘色’。



在刘宏看来,如今天下稳如泰山,他便很少询问政事,只顾一心享乐。



在其母董太后以及常‘侍’们的唆使下,刘宏开始尝试卖官,在大获收益之后越是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将卖官所得的钱财用来建造西园。



刘宏喜好美‘色’,又特地在西园中建了一处‘‘裸’游馆’,下令宫‘女’们全都脱光了衣服,下去嬉戏追逐,供他享受。



除此之外,刘宏还在后宫仿造街市、市场、各种商店、摊贩,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各种商人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而他自己则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在这人造的集市上走来走去,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相互吵嘴、打架、厮斗,玩得不亦乐乎。



没有人敢斥责刘宏,他是天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刘宏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站有四十余人,各自分作三列整齐站好。



左方的朝臣是统一的褐红‘色’朝服,右方则是清一‘色’的黑墨朝服,汉朝向来以黑‘色’为尊,再加上右尊左卑这一说法,文武官员在历朝皇帝心中的位置,可见一二。



别看殿中的几十人一个个低眉顺眼,一旦出了这崇德殿,哪一个不是随便跺跺脚,整个汉王朝都要抖三抖的存在。



大汉数以千万的生灵,全都掌握在这数十人的手中,他们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手执生杀之柄。



帝位上的刘宏笑容璀璨,显然是极为高兴。



“陛下,何事值得您如此高兴?”司徒袁隗最先问了起来。



刘宏对此也不隐瞒,极为开怀的说了起来:“众爱卿,朕昨个儿夜里得到战报,雁‘门’关的鲜卑人被我汉儿郎给打退回了西河。你们说,这是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底下的臣子们一听,纷纷躬身作首,齐声贺道:“陛下神威,天佑大汉。”同时,藏在他们心头的疑云也悄然散去,怪不得一向很少上朝的刘宏突然想起要早朝了。



在此之前,鲜卑人可一直都是汉王朝的心腹大患,如同附骨之疽。



十数年前,鲜卑人在边境作‘乱’,先帝曾想封鲜卑单于檀石槐为王,并同他和亲,结果檀石槐不受,反而加强了对大汉疆土的侵占。(WWW.mianhuatang.la 好看的小说棉花糖



刘宏登基之后,护乌桓校尉夏育再次上书请求讨伐鲜卑。



于是,刘宏派夏育率军出高柳郡,田晏率军出云中郡,臧旻率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出雁‘门’郡,各率一万多骑兵出击塞外两千多里。檀石槐命下属三部大人(也就是现在的三王)各自率众迎击,夏育等人大败,丢弃自己的符节印信及辎重,仅率数十人逃回。



刘宏大怒,将三人下狱,后经赎免被废作了庶人。



如今鲜卑大败,可谓是一雪前耻,刘宏又怎能不喜上眉梢。



面对群臣的朝贺,刘宏笑着全都接纳下来,随后又重新抛出了新的话题:“击败鲜卑人当然值得高兴,但有一个问题,朕思前想后也没能分清。”



朝臣们一听,心中皆是窃喜了一声‘是时候向陛下展示真正的才华了’,脸上却是表现得谦恭无比,拱手请教道:“臣等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刘宏将平放于‘腿’部的左手抬起,向前挥了挥,一名小黄‘门’很快就捧着两捆竹简走到了群臣面前。



看着底下一个个稍显迫切的神情,刘宏开口说道:“你们都给朕仔细瞧瞧这两个奏简,辨一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两捆竹简依次传了下去,三公这边看完,才传给了武官那一方。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竹简又重新递‘交’了上去。



刘宏见众人看完,便再次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这两个竹简之中的内容,孰真孰假。”



面对天子投来询问的目光,群臣纷纷低头,无人敢回。



崇德殿一时间陷入了死寂。



刘宏原先喜庆的脸上渐渐‘阴’沉了起来,笑容中也捎上了几分寒意。



这时,忽然听得身旁有人说了起来:“陛下,老奴曾听人提起,并州刺史张懿为人雇谦让,信义广著,想来是不会撒谎期满陛下。”



总算是有了人应声,刘宏也有了台阶,连连点头之余,还不忘赞赏的看了一眼这名在宫中执掌近二十年的老宦官。



这名双鬓微白,穿着身常‘侍’刺绣服,戴有一顶黑‘色’长冠的宦官名为张让,任中常‘侍’一职。在刘宏不知的情况下,他借着天子的宠信,四处搜刮暴敛、以骄纵贪婪见称,在洛阳求见张让的宾客,经常在‘门’口停着数百上千辆马车,堵住了府‘门’,争相贿赂于他,以求高官富贵。



除张让之外,还有赵忠及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都任中常‘侍’,其父子兄弟分布州郡当官,贪污残暴,天子而不知,百姓们号之为‘十常‘侍’’。



见到张让发话,原先安静的朝堂开始有人出声了。



“臣以为张常‘侍’所言不假,臣附议。”



“没错,臣也记得张懿此人,的确不是信口雌黄之辈,臣也附议。”



“臣附议……”



文官那方越来越多的人出声附议了起来,反倒是武官这边,没几个说话吱声的。



“这个老阉人,不知道背地里又收了张懿多少钱财!”



“谁不知道当初张懿担任并州刺史,就是你们中高望出的主意。”



“一群无根的东西,早晚某要将你们全都除掉!”



朝臣中不少的臣子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心中暗自咒骂着张让等人将来不得好死。



武官们大多都将目光投向了最前方那个身材不高、有些矮墩的中年男人。



就在天子准备作出决定的时候,这个下巴蓄有浓密胡须的矮墩男人开口了,“陛下,臣与镇北将军虽素未谋面,但其人能深得先帝信任,并且坐镇并州近二十年,至今仍无一个鲜卑人踏足雁‘门’关内。其人的忠勇可知,绝非是刺史张懿在奏简中说得那般,胡‘乱’指挥,怯不敢战。”



此人的话语一出,文官那边顿时鸦雀无声,再一次沉默了下去。



第五十五章 庙堂之高,沙场之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