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二十二章 生子当如魏良臣   司礼监[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二章 生子当如魏良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这些商人中至少有一半是最近货物被海军扣住的。



所以,在这些商人眼里,魏阉的酒席不好吃啊,所谓宴无好宴。



但这宴又不得不赴,不赴宴,被扣的货物拿不回,以后也休想再从海贸中分一杯羹了。



江南商人货物不走长江,还能咬咬牙走陆路贩运闽浙,大不了运费贵些,时日久些,耗损大些,但总比被扣的要强吧。



江北商人却是不能不走长江,他们想将货物贩给闽浙的大海商,只能走水运,不然,他们的货物只能烂在手中,或低价抛售。



因而,海路这一块,他们是万万不能放手的。



由此,注定北固山上这场宴肯定吃得起来。



除了这些商人外,魏公公的宴客名单上还有一人。



这人算起来可是他魏公公的老乡,此人正是镇江知府王应麟,其老家便是河间府任丘县,和魏公公老家肃宁相隔不远。



这年头,除师生关系外,同乡之情也很重要。



有鉴于此,魏公公特地派人送了份请贴给这位同乡知府大人。



满以为这位知府大人和自家是老乡,魏公公又不曾在镇江找过麻烦,王应麟肯定能给自家大开方便之门。



不曾想,这位同乡却是位“耿直”之士,不屑与内臣交往。



魏公公极为不高兴,但也只能骂几句不识抬举,这会倒没功夫给老乡来一枪。



而那知府王应麟虽不屑与魏阉交往,却是不敢拦魏阉上岸。



镇江府的那些差兵见着江上大船下来的一队队扛着火器的军卒,不劳上面发话,远远就避了去。



魏公公一身青袍,着白色披风,脖挂大金链,指戴金玉扳指,手拿两核桃,老神在在,在一众随员簇拥下缓步上了北固山。



这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宴席就在山上的凌云亭,又叫祭江亭,传说三国时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消息后,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刘夫人,特意修了这祭江亭。



这种传说,魏公公是嗤之以鼻的,他宁愿相信是哪个有钱的大佬为了赏风景方便,这才掏钱修了这个亭子,而不是百姓为了纪念谁。



时辰尚早,客人们还未到,魏公公坐在亭中,遥看大江,这一回诗兴终是拦不住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魏公公豪情大发,语调抑扬顿挫,忽而低沉,忽而高昂,一句一顿。难得他记性好,把个词作完完整整背下来了。



“干爹真是好文采!”



赵宝乐情不自禁击掌叫好,真好,干爹这词写的真是太好了……美中不足的是,那最后一句要是能改成生子当如赵宝乐就好了。



也不知孙仲谋是哪个,这么得公公看好。日后若是有缘得见,还得好生奉承着才行。



王大力等武将被赵宝乐这么一喊,也只道这诗作真是魏公公所作,听着确是不错,便也跟着齐声喊好。



郑铎和魏公公的临时“秘书”的赵新全则是一脸生不如死:没文化,真是太可怕。



魏公公也是直撇嘴,以后这种没文化的干儿子还是尽量少收。



辛稼轩的这首词真是应景啊!



不过那最后一句要是改成生子当如魏良臣就好了。



第七百二十二章 生子当如魏良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