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斗茶   苏厨[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斗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七章斗茶



程夫人想了想,说道:“这孩子和子瞻子由性格都有不同,但是只要心地善良,就不会出什么大事。他在乡里做的那些事情,都是性情聪慧举一反三,加上精力过剩导致的。”



“那就按现在的路子,不是喜欢事功吗?便让他做去,只需引导他把聪明用到正途上就行,正好也是他的兴趣。”



程文应急道:“朝廷以文章取士,女儿你可不能耽误了这孩子。”



程夫人狡黠一笑:“耽误不了,他不是大言炎炎要改造印刷技术吗?还提出字码按部来保存,可以方便检索。”



“呵呵呵,他大概不知道,我大宋已有五万多字,不是那么想当然的。”



“韵学是我大宋读书人第一道拦路虎,我就亲自教他,顺便试试他的心性!”



程文应沉吟了一下,说道:“要不还是送天庆观北极院?张道长的韵学教得不错,子瞻子由都是在那里读出来。”



程夫人说道:“张道长年事已高,不轻易收徒了。我先教着,等到小油正式开蒙后,也有了个基础,到时候去拜求张道长,也好说话一些。”



张道长大名张易简,苏轼苏洵韵学的启蒙老师,本身籍籍无名,历史上他似乎就做了一件事情——教学生,教出的学生里边有一个叫苏东坡。



好吧,其实还有一个,陈太初,苏东坡同班同学,那人后来——呃,成仙了。



宋代的文化知识,除了正常的士大夫,还掌握在三种人的手上,道士,和尚,妓女。



道士,和尚,那是不事生产,专业诵读经文,加上时间有多,闲的。



而妓女想要有声价,那就得有文化作为装点,音乐,诗词,茶道,总要有那得出手的才行,历史上记载翰林宰相斗茶输给名妓的事情,那是所在多有。



扯远了,说回史家庄,此时天气尚热,吃过饭,有一段歇息时间,二十七娘便拉着八娘玩刚提到那件事——斗茶。



在宋朝,上至皇室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以饮茶为生活时尚,所谓“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



二十七娘找回了一些骄傲,因为她现苏油居然不会这个。



不过苏油也没时间看他们玩,更不知道眉山城程夫人那里有一场灾难正等着他。



他现在正忙着给史大画图纸。



他画的是两种容器,一种是小口坛子,坛口下方三寸,有一圈口沿,还有一个类似平底碗的盖子,倒扣过来,正好可以放到口沿上。



坛口上还有个倒放的碟子,可以刚好盖住坛口。



它的作用是避免在提起盖子的时候,带起的口沿水滴入坛内,污染了里边。



口沿可以盛水,可以将盖子底部淹没在水下,隔绝内外空气,抑制普通细菌生长,培育乳酸菌等厌氧菌。



这便是后世蜀州人家家必备的神器——泡菜坛子。



另一种容器是敞口盆,也有盖子,不过中间多了一根中通的通气管,盖上盖子,蒸汽通过气管进入容器内,可以将食品蒸熟,同时水蒸气在盖子上凝成的水珠会滴入容器,形成汤汁。



后世云南人的招牌炊具——汽锅。



这俩东西一点难度没有,以史家陶坊的工艺水平,完全可以做到。



耕牛摔断腿这种事情,其实史家还真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头牛犊的价格,在五贯左右,而按一头牛出肉三百斤计算,百文一斤的价格那就是三十贯,光卖牛肉就利润丰厚。



因此才有史书上有官员向中枢建议强行提高活牛价格,让屠户无利可图的脑残建议。



不过这大小是一桩差错,所幸的是没有生在春耕期间,要不然,从县衙到史家,都是要责罚庄头和当事人的,不会如现在这样轻轻放过。



加上苏油一番神操作,坏事变成了好事儿,说不定一年后史家的口碑就会在眉山城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码头那是什么地方?四方辐辏之地,刷声望的最好地界!而史家现在相比其余三家,差的就是这个,这才是二十七娘对苏油的建议如此上心的原因。



第十七章 斗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