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玉瓷   苏厨[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玉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八章玉瓷



另一边,史大开始组织工人,将新器入窑。



然后用干草和焦煤,逐层码放,点火开烧。



干草的作用是帮助焦煤燃烧更加充分,然后可以用抹泥的长木杆透出孔洞,控制进氧量,调整火焰结构。



这一点尤其重要,比如氧化铜配制的色釉,在氧化焰时呈现绿色,但在还原焰时则呈现红色,区别相当巨大。



钧窑的釉色变化丰富,就是窑工在烧制的过程中变化火焰成分,逼出窑变,烧制出色彩绚丽丰富的釉色。



不过这是下一步的事情,现在是先利用焦煤的高温度,烧出真正的骨瓷瓷胚。



苏油不如史洞修好高骛远,选择的都是偏中小件的泥胚。



史大和工头通过窑眼观看窑内的情况,不由得有些心惊,这火色和流布,均匀而稳定,温度极高,简直如同传说中的老君炉一般。



真正的行家,关心的是这些东西。



等到烧制完毕打开匣钵,一件件晶莹雪白的物件,晃得史洞修睁不开眼。



这品质,比刚刚程文应带走的瓷版,又上了一个巨大的档次。



功用不同,烧法就不同,瓷版要的是各版误差控制到最小,要照现在这种新烧法,让瓷土内部出现相当程度的玻璃化,肯定会造成瓷版收缩比大增,进而导致巨大的误差。



不过现在,瓷土内烧结的细微玻璃体结构,给新瓷器带来了一种莹润的现象。



史洞修捧着一个杯子,如同稀世珍宝:“什么骨瓷,太难听了!玉瓷!这是玉瓷!以后都叫玉瓷了!”



史大又开始暗暗腹诽,冠名权你也好意思抢,这该是小先生的权利。



苏油倒是不以为意:“好!史世伯取得好,玉瓷,比什么骨瓷骨灰瓷雅称多了。”



史洞修呵呵赧笑道:“贤侄,老夫一时得意忘形了,忘了规矩……”



苏油不在意道:“这名字本来就取得好,不过要真正当得上玉瓷这称呼,还得等施釉重烧之后。”



史大拍着胸脯:“没问题,有了小少爷这番指点,烧炼薄薄一层釉,比烧结胎体难度低了太多,史大保证搞好。”



苏油说道:“史大,今天我们就解决施釉过厚的问题。这样,瓶子之类的东西,你先荡内釉,那工艺要求不高。至于外层薄釉,还有盆碗之类,我出城时,在城门边那家铁匠铺定制了几样东西,你派人去取来,有了那东西,才能真正解决施釉的问题。”



这时候八娘和二十七娘过来招呼大家吃饭。



宋人一般市民一日两顿,富人才一日三顿,有时还加夜宵。



苏油打在可龙里就是一日三顿,即使每顿吃得不多,但都很精致,每一顿都是不能少的。



这也是老伯爷经常骂他的理由,穷命富身子,吃死老头子!



到得眉山风气转换,似乎这里人人都觉得不每日三顿就对不起他似的。



连带着作坊工匠们都跟着沾光了。



吃过午饭,东西送来了。



这东西在宋人眼里非常的奇怪,是一根T字型的铜管。



仔细看,其实是两根,一根弯曲,弯曲部位开有孔,另一根从孔洞穿进去,两根管子套在一起。



直管的后边,连接的是一个唧筒。



苏油将管子接过来,检查接头和连接处的缝隙。



铜管是烧红的铜皮在铁条上斜裹敲击出来的,当年黄崖洞兵工厂曾经用这个办法加工出钢质枪管,看来宋代工匠的智慧也不容小觑。



然后铜管间相互连接部位直接用胶进行密封,唧筒和铜管之间则是錾卯工艺。



结合得非常紧密,这手艺,一般的铜匠铁匠做不出来。



第二十八章 玉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