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瓷码   苏厨[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瓷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油见史洞修很上道,便留下了又一张图纸,这又是提高效率的好东西——球磨机。



球磨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大圆滚筒,放一些瓷球进去,在不断的滚动中,瓷球将添加到球磨机中的原料矿石碎料碾磨成粉料。



其中的工艺关键:滚筒内壁,轴承,还有就是动力。



内壁可以烧制玉瓷圆弧板,拼合成圆筒,然后用铁架加固,轴承则需要用到滚珠装置,这个方向,又和石家折刀的轴承研究方向重合了,只不过一大一小。



于是苏油建议,两家联合攻关。



史洞修看着图纸,听苏油讲解了原理,然后看着自家那个粗糙的没法看的试验品球磨机,又是口水直流又是眉头紧皱,跺着脚说道:“贤侄啊贤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可是你这总是给我们出难题啊!”



苏油笑道:“世伯,想想程家的活字印刷术,这东西虽然有些难度,但是绝对值得投入,观音土的矿石粉碎,入池沉淀工作,刻不容缓啊。”



史洞修一狠心一咬牙:“关我屁事!反正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大不了每套瓷器,再高估它两贯!”



这老头,压根都没想过玉瓷卖不出去的情况!



苏油不由得好笑:“世伯,悠着点吧,这地税可也不轻!”



说起封建时代的商税也是蛋疼,你如果只看正史,坐地商户,那就要交地税,大宋这里是百分之二,可谓相当轻松。



如果是行商,那就是百分之三,也不繁重。



然而……



世事就怕这个然而。



然而打开宋人笔记,奏章……



坐地生产上,利润丰厚的,多被朝廷拿走,搞榷卖专营。



然后各州县各路,均设有税卡,这个百分之三,是你走大路每过一次税卡,便要上交一次的税务。



也就是说,史洞修的瓷器,要运去东京汴梁,一路下来,三百貫的东西就升成了四百贯!增加了百分之三十,那是常态!



而且要打理好沿途各处税监,满足他们的吃拿卡要,否则便以各种理由拖延你的行程,管理费这东西,可是按天缴纳的!



只有一种人他们惹不起,官员,因此依托官员夹带私货,便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也在想方设法,钞引制度,应运而生。



如果你是买卖的官傕货物,先要交引钱,就是花钱买售卖许可证,也是仓票提货单。



西夏战争频繁,朝廷鼓励商人运粮草去延边诸州,为了保证大家的积极性,除了粮草利润给得丰厚之外,为了保证商人们不空手回来,便明了盐引这个东西。



盐引,既是售卖许可证,也是仓票,提货单。



粮草运到边州,边州官府不给现钱,给的是解州盐池的盐引,一张价值六贯,可以去领两百斤盐。



领盐的时候还要交一贯的费用,一半是盐税。还有一半朝廷不讲理,说是搬运费。



领了盐,到达允许卖盐的地方,还没完,要去当地税监交行脚税。



虽然行脚税根据路程远近还不一样,越远的路行脚税越贵,但是这个行脚税只交一次,这便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的盘剥。



等到交完税收,就可以开始卖盐了。以东京汴梁为例,一斤盐能卖三十五到四十文……



等等,这里会有一个问题,解池盐六贯两百斤,折合下来已经是三十文一斤了,商人们赚什么?



朝廷便说这本身就是福利,是鼓励政策,要不然你们空着车回老家不是连这点利润都没有了?



你们的钱已经在卖粮草的时候赚够了,现在只是朝廷为了方便大家,换了一种支付方式而已。



第五十七章 瓷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