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资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政治
中央
李旦两次称帝,但第一次完全是母亲的傀儡,只有第二次登基期间才算真正掌权。他即位初期,以姚崇、宋?为宰相,并在其辅佐下,革除弊政,整修纲纪,拨乱反正,使朝政呈现出一派振兴气象,史称“复有贞观、永徽之风”。38
昭雪冤案李旦即位以后,对中宗年间的一些冤案进行了平反和昭雪。他追谥庶人李重俊为节愍太子,并追复张柬之、崔玄?ァ⒕搓汀⒒秆宸丁⒃?〖骸⒗钋Ю铩⒗疃囔瘛⑼跬?ā⑺瞻埠愕热说墓倬簟?940
裁减冗官中宗年间,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专擅朝政,公开卖官鬻爵,不经中书门下,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员,称为斜封官。到中宗后期,靠花钱上来的官员多达数千人。李旦即位以后,下诏将斜封官全部罢免,同时罢免了各公主府官。41
恢复三铨制度唐初规定,官员的选用、考绩都由尚书省主管,文官经由吏部,武官经由兵部,尚书与侍郎合称三铨。中宗年间,因韦后专权,三铨制度遭到破坏。李旦即位后,下诏恢复了三铨制,并让姚崇和宋?分别兼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负责文武官员的考选工作。42
整顿北衙禁军北衙禁军的核心力量称为万骑,因在唐隆政变中建有大功,在长安多有不法之举。李旦即位后,将万骑将士全部放到京外为官,并停止从户奴中招募万骑兵员。他又增置飞骑,隶属于左右羽林军,以取代万骑的核心地位。后来,李旦又将左右万骑与左右羽林军整编为北门四军。43
削除诸王兵权李旦为保障太子李隆基的地位,免去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义、岐王李隆范、薛王李隆业的左右卫大将军、左右羽林大将军军职,并明确规定诸王、驸马不得统领禁军。44
清算韦氏乱党李旦即位后,对中宗年间祸乱朝纲的韦氏乱党进行追究清算。他追废韦皇后、安乐公主为庶人,将党附韦氏的宰相萧至忠、韦嗣立、赵彦昭、崔??全部罢免,贬为刺史。越州长史宋之问、饶州刺史冉祖雍皆流放岭南。45
消除武氏影响中宗年间,武则天虽然退位,但武氏一族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李旦即位后,取消武则天的“则天大圣皇后”称号,复称“天后”,并废除武氏崇恩庙及昊陵武则天之父武士?χ?埂⑺沉晡湓蛱熘?秆钍现?埂K?棺废魑淙?肌⑽涑缪蹈缸拥墓倬簦??狡浞啬梗?使茁臼???Υ蚧魑涫系牟写媸屏Γ???涫弦蛔逶谡?紊系挠跋炝Α?6
而与此同时,李旦还非常信任妹妹太平公主,常与她一同商议朝廷大政,甚至到了“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的地步。每有宰相奏事,李旦都要先问“可曾与太平商量过吗”然后才问“可曾与三郎太子李隆基商量过吗”当得知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意见后,他才做出决定。当时,太平公主可谓是权倾朝野,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47
李旦即位后的第二年,便失去了刚即位时的进取精神。他任用窦怀贞、崔??等为宰相,并将已经罢免的斜封官全部恢复,使得朝政出现腐败和混乱的现象,史称“复如景龙之世”。48后来,李旦不听大臣劝谏,征发数万民工,耗费一百万缗,大肆拆毁民居,为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修建道观。他还在太平公主的请求下,恢复了昊陵、顺陵的陵号,并设置陵官。49
地方
景云二年711年五月,李旦以山南道、陇右道所辖区域阔远为由,将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他又将陇右道黄河以西的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七州划出,设置河西道,并设置节度使、支度使、营田使等职。50贺拔延嗣成为首任河西节度使,节度使从此成为朝廷正式官职。51
同年六月,李旦又拟将全国不包括洛州及近畿州分为二十四个都督府管区,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吏,但因都督权柄过大,遭到群臣反对,未能实行。他又废除负责地方监察事务的右御史台,设置十道按察使,负责监督地方政治,使得按察使一职成为常设官员。52
军事
主词条冷陉之战
景云元年十二月711年1月,奚族南侵,劫掠渔阳治今天津蓟县、雍奴治今天津武清东北等地,而后经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退回漠北。幽州都督薛讷率军追击,但却未能追上。不久,李旦将薛讷调任为并州长史,以左羽林将军孙?缃尤斡闹荽蠖级健?3
延和元年712年六月,孙?绮惶?拷?摆桑?龆?酵虿奖??饲?锉??胱箧缥澜??羁?澹?笸?澜??芤糟┍?秩?罚??鬓勺澹?峁?诶溱甑厍?诮衲诿晒虐土钟移毂晦勺迩醭だ畲筢T所率八千骑兵击败。他谎称是奉旨前来招抚,并诬称是李楷洛不受节度而擅自出战,同时将紫袍、金带、鱼袋以及军中锦帛万余段赠予李大?,以示和好。李大?让孙?缁故ΑK?绮只坛吠耍?课榇舐摇@畲筢T乘势追击,俘获孙?纭⒅芤糟??屯?回收妒住L凭???裁弧?4
文教
尊孔崇儒
景云二年711年,李旦命太子李隆基到太学行释奠礼。55
太极元年712年,李旦命官府拨付三十户人家,负责孔宣父祠庙即曲阜孔庙的清洁洒扫工作。不久,李旦再次命李隆基释奠于国学,并追赠颜回为太子太师、曾参为太子太保。他还规定每年春秋两次释奠,以四科弟子即孔门十哲,指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曾参配祀孔子,列于二十二贤贞观年间配祀孔庙的左丘明、何休等二十二位先儒之上。56
外交
与突厥的关系
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后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和,并请求和亲。李旦封宋王李成器之女为金山公主,许嫁默啜,并命鸿胪卿和逢尧出使突厥。默啜遂改穿唐人冠带,南拜称臣,派其子杨我支及国相入朝迎亲。但最终因李隆基即位,亲事废除。57
景云二年十二月712年1月,李旦册拜西突厥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为招慰十姓使,让他招抚西突厥治下十姓部落。58
与吐蕃的关系
景云元年710年,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通过贿赂鄯州都督杨矩,向朝廷索取河西九曲之地在今青海东南部。李旦采纳了杨矩的建议,将河西九曲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赠予吐蕃。59
与南蛮的关系
姚州蛮是南蛮的一支,主要聚居于剑南道西南的姚州治今云南姚安,曾依附于吐蕃,后又归附唐朝。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李旦听从代监察御史李知古的建议,在姚州修筑城池,设置州县官署,重征租税。李知古征发剑南道府兵前往筑城,还打算趁机铲除蛮族各部豪杰,掠其子女为奴婢,结果引起蛮民怨怒。蛮酋傍名引导吐蕃攻入姚州,杀死李知古,以其尸身祭天。从此姚州一带通往内地的道路断绝,连续多年都未能打通。60
轶事典故编辑
屡受猜忌
李旦于武氏当政期间,一直是李唐的政治旗帜,因此在中宗年间备受中宗及韦氏一党的猜忌。
景龙政变时,太子李重俊事败被杀。安乐公主与宰相宗楚客趁机陷害李旦与太平公主,诬称二人与李重俊同谋。御史中丞萧至忠负责调查,哭谏道“陛下富有四海,却容不下一弟一妹,而让人罗织罪名加以残害吗相王昔为皇嗣,在则天皇后面前数日不食,请求将天下让于陛下,其德行天下皆知,陛下怎能怀疑于他。”唐中宗只得作罢。61
唐中宗死后,上官婉儿负责起草遗诏,曾想让韦皇后听政,并由李旦辅政。但宗楚客却对韦温道“相王辅政,于理而言并不适宜,何况他和皇后又是叔嫂关系。自古礼制讲究叔嫂不通问,到时临朝之时,他和皇后又该如何为礼呢。”二人率诸宰相上表,请韦皇后临朝摄政。苏瑰虽表示反对,但李旦最终还是被罢去了辅政之权。62
抱子而哭
唐隆政变前,李隆基并未把兵变计划告诉李旦。他对刘幽求、葛福顺等人道“此番举事是为了挽救大唐社稷,事成福祉自当归于相王。但若万一事败,我们以身殉国便是,何必连累相王。现在将计划告知相王,他若赞成,就是让他也参预这种危险的行动,若不赞成,必会坏了大事。”政变成功后,李隆基请李旦入宫稳定局势,并叩头请罪。李旦抱着李隆基,哭道“社稷宗庙不坠于地,全都是你的功劳啊。”63
李旦资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