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章 奏折抵京   傍个将军来种田[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奏折抵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康帝被人从爱妃的屋子里叫了回来,眼光很是不善地看着下首战战兢兢的吴庸。如今自己的这位兵部尚书除了被几家皇子的外家拉拢拉拢,没什么大事可做。他可不认为这位兵部尚书是来向自己表忠心的。



永康帝沉声问道:“如此时刻进宫,爱卿何事?”



吴庸了然皇帝的话中的深意,那意思是说:你最好有事,要是无关紧要,有你好看!他俯首跪在殿中,惶恐道:“微臣刚刚收到密报,北疆有人企图对我边州不利,这是边州宣慰司和知州给陛下的奏折。”



永康帝听了这话,脸色更沉了。



小黄门从吴庸手中接过奏折呈给了永康帝。



永康帝看毕,啪地一声拍在了案上,怒道:“岂有此理!”



吴庸人如其名,很是没用的一个人,在尚书的位子上碌碌无为了十来年,也没学会揣度圣意。



如今这一句“岂有此理”,他不知道皇帝是说的雍朝人,还是说的那位吃饱了撑的跑去边州耍威风的侯府世子,所以,他很明智地没说话。



永康帝思索半晌,要说以此事和雍朝闹起来,有些小题大做,毕竟只是几个“商人”的一面之词,雍朝要是翻脸不认人,自己这方倒是弄个没脸;但是就此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到底心有不甘!



两朝交好百年,那位雍朝的老王上已是垂垂老矣,断没有这份雄心壮志的,但是他那几个儿子可就不好说了!警告是必然的,我大宏朝也不是任你随便觊觎的!



永康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兵部尚书,沉声问道:“爱卿既然明了此事,可有良策?”



吴庸心中“嘎登”一下,顿时脸上的汗就冒了出来,想了片刻,说到:“微臣觉得,应该对边州增兵,一是防患未然,二是震慑对方;还、还应该奖励边州知州成丰和宣慰使连璧,当然还有定远将军祁霄。是当初陛下慧眼识珠,把祁霄派到了边州,这才及时的发现了贼人的意图。吾皇万岁,吾皇英明!”



永康帝倒是对这位兵部尚书刮目相看了,就这番措辞,也算是应对得体了。还算不是昏聩到家,就是没说到点子上!“还有呢?”



还有?还奖励谁?吴庸咽了口唾沫缓解了下自己的紧张,颇有些犹豫地说道:“还、还应该抚慰侯府世子范鹏,毕竟、毕竟是侯府世子以身犯险,也算是……”为国捐“躯”了!



永康帝知道这位也就是这点水平,也未再要求他说出子丑寅卯来,只是吩咐道:“向边州先派兵三万,你这兵部尚书正是到了紧要时刻,务须恪尽职守才是。”



“是,微臣这就去办,派兵三万边州,后续的器械粮草微臣定会安排妥当的,必不负皇恩浩荡!”



“嗯,下去吧。”永康帝敲打完吴庸后便把这位请出去了。他还有正事要办,没空听这些子虚伪的谎话。



吴庸出了正德殿,才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重新活了过来。自己这是因祸得福,得了陛下的青眼了?



永康帝对一旁的黄门说到:“去把礼部尚书给我叫过来。”



黄门应声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礼部尚书抹着脑门子的汗,进了正德殿。



永康帝对着礼部尚书吩咐道:“给雍朝的老王上修一封国书,就说如果雍朝没法子养活他的子民,咱们大宏朝看在两国百年友好的份上,还是愿意帮扶一二的;两国往来经商是好事,但是有人藉此生事,我宏朝也愿意奉陪。”



第九十一章 奏折抵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