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半路拦轿的人   锦瑟治[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半路拦轿的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了一趟相府,回来就成了个落汤鸡,不但没瞧到什么精彩,反而差点露出大马脚,我回到太傅府,连大气也不敢出了。换了衣服就坐在卧室里,半天没出屋,生怕司马晦又因为这次的事件不断给我敲警钟。



一连三天,我下了朝就钻进卧室不出去,连两可都觉得奇怪了。“锦心大人,你这两天闭门不出是练的哪门子的功夫啊?”



我其实是被那天差点露出真身的事情给吓的,不敢出去见生人了,万一又因为什么事情露出本是红妆的真面目,可是要掉脑袋的,这是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恩啊着敷衍两可,没告诉她相府宴会上的那档子事。两可见我不说,噘嘴出去了。



春天眼瞅着就到头了,正午的日头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两棵石榴树浓荫茂盛,据说到秋天的时候结出来的果实又大又圆、又红又甜。



我在卧室的窗户跟前站着,想着这两天朝廷上没什么大事。快到夏季了,南方正是要防水患的时候,每年的暴雨都有农田被冲毁、受灾的流民很容易产生灾乱,皇帝今年准备派一位新官员治水患、修河道,可一时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满朝文武,没有人愿意担这个苦差事,虽然手里有银子可以调拨,可是这个官衔年年要被撤换,因为那河道年年修、年年毁,朝廷的银子流水似的往外淌,就是修不好。每年的洪水一到,还是禁不住滔滔巨浪的拍打。更何况,这中间若再有点官官相护、上下联合贪腐的动作,豆腐渣工程就在所难免了。



河道监察,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上有地方的总督管着,下有黎民百姓看着,虽说差事是由皇帝直接派遣,可这夹板气也不好受。于是,满朝文武根本没有人愿意当这个河道监察。因为谁都知道,这个官衔,最长也就当一年到头,捞的那点子油水还不够自己的辛苦钱。谁会去自讨苦吃啊?



皇帝派不出人手,便来问我:“太傅啊,你在敏斋学堂和昭通书院收了许多的学子门生,可有好的人才向朕推荐啊?”



我心里暗道,满朝官员没人可派了就来找我要,皇帝可真会做好人。“皇上,河道监察虽然官职不高,但任重道远,容臣好好思量。”



“也好,那就让谭爱卿劳神了。”



皇帝退了朝,我却闹了一脑门子的官司。



思来想去,琢磨着身边的几个人,若果真派了真心实意帮我的人去,那自己在朝堂的势力就更会削弱,若派其他人呢,人家未必就买我的账。



身边的几个可用之人,无非就是敏斋学堂的阎兴、梁山荇几个,可现在,梁山荇被外放了北疆三个县的盐运使;阎兴呢,做了御史台的书记官,是文职,根本不能派河道监察这样的任务;章丙涵,武元成、洛化,是昭通书院的学子,我不知道他们对我是真心还是假意,再加上太子现在对我已起了疑心,我也不得不防着。他们三个,我用着也不大放心,表面上虽然是毕恭毕敬,做事也忠心耿耿。可从三人的职位看,太子是明显的厚此薄彼,武元成,初入官场就被委任成禁军的小队长,洛化呢,则成为禁军教头兼都城守军的小头目,虽然官职都不大,但都是实打实的权力。章丙涵,也是一名文官,而且,身子又极弱,更不能担当这个职责,思来想去也举荐不出合适的人选,我愁闷不已。



坐在轿子里面长吁短叹,从轿帘的一道缝隙,忽看见洪之渠的轿子就在我前面,从皇宫外的墙角拐了个弯,然后不见了。



第164章 半路拦轿的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