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最大的秘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因为几乎是全民炼丹,魏晋时期灵药被挖到几乎绝种,当时试图振兴外丹术的葛洪,只能无奈的在著作中提了一句“若求药不得,行气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当时的葛洪振兴外丹术失败,只能把上古时期人们不爱用的内丹术搬出来了。
因为东汉末年的战乱,消耗了太多的民力,再加上灵药资源的匮乏,军事人才的培养比较乏力,华夏民族陷入了一次历史低谷五胡乱华
灵药资源在五胡乱华期间又有所恢复,所以到隋唐的时候,外丹术再一次的盛行起来,这一时期连土财主都开始吃丹药了,可见唐代外丹术的市场是有多么繁荣,在市场的催生下,大量的骗子就出现了,被毒死的自然不少。
灵药在唐代是彻彻底底的被挖绝种了,而还算不上灵药的中原人参,则在明代末年被挖绝种。古代医书里的人参,指的都是生长在太行山脉一带的中原参,而非东北参。东北山参在古代是用来冒充中原参的次等人参。后来中医用党参加西洋参,搭配出来的药性和中原参差不多,但滋补能力就天差地别了。
修真这种东西并非玄幻,在历史上还是能找到大量影响华夏历史走向的痕迹的。例如在隋唐之前的华夏,军事主要是靠门阀培养的军事人才来打,当时门阀培养出的军事人才不仅能打,万人敌虽然夸张,但单挑一两百个敌人并非不可能。而且这些军事人才还懂政治、谋略。而当时华夏普通士兵的战斗力并不算很强,毕竟生产力有限。
隋唐之前的华夏,相当于是狮子带领羊群作战的军事体系。
隋唐之后的两宋、明代,灵药资源彻底匮乏,科举制彻底取缔了门阀势力,已经没有制度大批量的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两宋、明代生产力迅速发展,火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普通士兵的作战能力不断增强,普通士兵逐渐往狮子的身份转变。
但当时的火器威力还是有限,而以武将为核心的军事模式已经彻底没落,在这个阶段的华夏在军事模式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加上农业全球化贸易的兴起,蒙古、满清这类军事贸易集团拥有了更强大的冷兵器装备,于是华夏连续遭到蒙古、满清的侵略、统治。
满清正是看到了火器的威力,可以让一个只训练了几个月的士兵就干掉一个习练十几年武艺的冷兵器士兵,所以满清为了维持统治,开始禁止火器的发展。
而随着热兵器的持续发展,到了近代的时候,那些野蛮的游牧、游猎民族全面退出了世界历史舞台,彻底沦为了打酱油的存在。
华夏民族的竞争力,实际上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并不明显,农业社会不论人民如何努力发展,积累的财富都是有限的,战争能力也是有限的,必须靠门阀培养超级武将才能抵御侵略者。
而在工业时代,华夏民族的强大竞争力才真正的、彻底的爆发了出来。这时候擅长生产的华夏民族,能够很容易的把工业转化为战争能力,敌人可能还没冲到过境上就已经被导弹、火箭炮、轰炸机之类的玩意轰炸一千遍一万遍了。
华夏从古代发展到现代,纵观历史就会发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精英文化是在不断被削弱的,普通人民的力量则在不断的增强。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两下就被门阀给镇压了,太祖则成功的领导着人民群众解放了全国。
开国之后为什么不像民国的时候,有那么多的大师了呢
因为大师并不能救华夏,华夏需要的是工业化。华夏政府并不培养大师,而是大批量的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等等一系列工业人才。
就算是仅存一些大师,在这个时代也因为其稀缺性,已经完全服务于权贵或者国家部门了,人家根本不可能跑出来到处和外国佬比武打擂。前者服务于权贵,轻轻松松就能赚到大把的票子。后者效力于国家部门,更不可能出来打擂了。
华夏的修真体系,从上古时期的繁盛的森林纪元,已经退化成了垃圾场纪元,那些号称是大师的群体,都是在垃圾场觅食的老鼠、蟑螂、苍蝇。
一方面国术衰弱,一方面人民又崛起了。
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杨乐却拥有了一个能够让他走上修真之路的逆天系统,这是他身上最大的秘密。
杨乐不会向任何人透露这个秘密,甚至不会暴露出任何作为修真者的信息,顶多秀一秀武术。在人们眼中,他最多就是一个娱乐公司的老板。
永远都不可能有人知道,他实际上是一个修真者。
:第025章:最大的秘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