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九章 为戚若离而制的书屋   关雎之天后养成记[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为戚若离而制的书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瞿判放下手中的桃木笔,脸色沉重阴霾:“靳写了圣元真君泪一事,触怒了神界不少上仙,所以他的踪迹成迷也属正常。”



戚若离闻听,对靳同情叹息,但她更关注的是“圣元真君泪”,于是就走离书案,在大理石地板上来回轻盈踱步,连带着一连串的疑问。



圣元真君生于混沌未开鸿蒙茫渺之初,他手持巨斧,开天辟地,鉴清辨浊,他是创世圣仙。涅盘后,肉身化为世间万物,筋脉骨髓、肉肤发丝、血液五官均演化为三界六道之物,却未曾听闻圣元真君的眼泪衍化为何物。



而圣元真君是圣仙,又怎会啜泣落泪?若他真落泪,又是为何?他的泪又为何让神界上仙讳莫如深以至于连累《仙神志》的作者靳远离三界,杳无音讯?如此说来,圣元真君泪定不是寻常之物,那它是福祸、仙魔还是善恶呢?



戚若离的言辞均在情理之中,瞿判听着点头示意,浅笑表示赞同,但回答却是再简洁不过:“祸从口中生,孽从笔下来。靳已为圣元真君泪而付出沉重代价,若离你怎么还不知缄口?”



瞿判虽是十大判官中博闻强识汗牛充栋之人,但向来惜字如金,如此性子略显自恃清高,自然不得上级摩罗王的欢喜,所以在十大判官中排名第九。



而戚若离深知瞿判从善如流却寡言少语的秉性,并不因此对他有偏见,反而觉得他高深莫测隐秘奇异,是其他那些观人眉眼行事的判官所不及的。戚若离从心底对瞿判生出一种敬仰崇敬的情结,甚至,还有点依赖。



既然瞿判明显说了让她闭嘴,她也就听话地转了转眼珠儿答道:“我保证不说圣元真君泪了。”朝后来一个鲤鱼小翻身,坐回自己的檀木书桌继续阅读。



但此刻戚若离已经无心念书了,只因“圣元真君泪”三字萦绕耳畔,散漫于脑海。她猜想瞿判肯定知道更多详情,却语出未半而缄口,是不小心说漏了嘴吗?



闪慢之中感觉书房内黯淡了点,多了些重影,看看墙角,原来是月桂烛台上一根香烛灭了。戚若离走过去,拾起旁边一根香烛,插在烛台上,然后弹指一弹,香烛就燃了。戚若离看着那月桂烛台,赏阅一刻。



那月桂烛台是美不胜收,质地是墨玉,形似月桂树,打造时溶入了月桂酒,所以自带一身香味。在月桂树的枝桠端处是花瓣银质烛台底座,好似一棵月桂树上燃着一朵朵花瓣,明澈耀眼,亮了整个书房。所以这个月桂树的美称自然是“月桂烛台”了。



当蜡烛点燃时,有一股别致奇妙的熏香和书香缱绻缠绕,那是一种异于其他香味的清香,好似空山新雨后的舒爽淡雅清新,让头脑明快倍爽,再适宜念书不过了。



除此之外,这月桂烛台还有驱鬼避邪的妙用,常年靠近可以驱散身上污浊阴晦之气。这对于戚若离大有裨益,因为她是追魂阴差,常年与各种罪恶阴魂打交道,身上各种恶气缠身,若不及时除去,那么她的魂灵会被慢慢侵蚀吞噬进而演化成一具没有魂灵的鬼形体,如同人间的行尸走肉。



所以瞿判让戚若离专职这点烛熄烛还有擦洗月桂树的工作,目的就是如此。戚若离很感激瞿判对她的厚爱,如亲人一般。记得这月桂烛台是天庭赏赐给酆都城之物,再由摩罗王赏赐给十大判官中最出色的一个。



可是瞿判兢兢业业却不懂曲意逢迎,因此得不到赏赐,于是他拿出殿内的镇殿之宝“迷雾探心镜”去向摩罗王请示:自己酷爱读书,愿以“迷雾探心镜”来换取月桂烛台。



这让其他判官目瞪口呆:何事让瞿判不惜如此代价以镇殿之宝换取月桂烛台?



不管整个酆都城如何惊讶,瞿判还是以高昂的价格换得了这月桂烛台。但这之后却无人见到他使用过。只有戚若离在他的书房内每日见到并靠近它,戚若离明白瞿判根本不需这月桂烛台,他完全是为了戚若离。



因此戚若离每到月桂烛台前都会深呼一口香气,把月桂烛台的香味注入体内,护住自己的魂灵元丹之气。偶尔会有一滴晶莹泪珠映衬着月桂烛台,闪耀着洁净的光芒,那是对瞿判的恩泽情义的一点回报吧。戚若离无能,只有以滴水报答涌泉之恩。



呼吸着月桂烛台的香气后,戚若离坐回檀木书案,拿起天马古榕笔,蘸了蘸鱼子纹砚台里的四渎神墨,提笔挥毫。这文房四宝可都有讲究,其中的古榕毛笔是千年神树制成,鱼子纹砚台是天目山歙石制成。



而四渎神墨更是不得了,那是四渎之神用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与五岳的炭黑松烟调制而成,极其珍贵,可谓瑰宝,都是敬献供奉给神界上仙用的。尤其是四渎神墨,那是专供惠君、玄母等上仙享用的。只因瞿判与四渎之神私下往来关系不错,所以他得到了这四渎神墨。



这些文房神物,鱼子纹砚台,古榕毛笔、四渎神墨都是神界之物,凡间和酆都城是严禁使用的。但瞿判全为戚若离备好,也是因这些神物可以驱散戚若离身上的过多阴气,帮助她维持魂灵元丹的稳定牢固。



第一百零九章 为戚若离而制的书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