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4章:大明九剑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大明九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你看到天上的月亮圆了,诶,十五到了。



当你看到月亮只有一点点,那就是月初。



上玄月,下玄月,单单一眼,就能清晰的认出来。



这是农历跟月亮的关联。



而农历跟太阳的关联,就更加清晰明了。



二十四节气。



什么节气一到,什么现象就会跟着发生。



如大水之后必有大疫,大雪瑞丰年,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过了立秋,天气立马转凉。



这些统统归于农历之中,即便在后世,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而最厉害的,还不止这些,二十四节气最大的用处,就是对于农业的指导。



哪怕是大字不识的百姓,对于二十四节气也了如指掌。



后世中,一些乡村里,许多老人也不识字,却对二十四节气倒背如流,清晰明了。



九府之中,还有对天文的研究。



很难想象,在现在这个时代,研究天文干嘛?



还不如先造望远镜呢,没有天文望远镜,怎么去研究天文星体。



然而,后世之中,于十八世纪前,所有跟天文星体有关的一切研究,全在华夏,唯有华夏。



华夏先祖,甘得,石申。



此二位,春秋战国时期之人,仅仅凭借肉眼观测,便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而在甘石星经中,共计收纳了恒星行星各类星体一千四百六十四颗。



在甘石星经里,还有一项最为伟大的发现,那就是太阳系八百恒星,到朱英离开前,总计有一百二十一颗被精准定位,确认无误。



这已经不是说,单凭肉眼就能看到的东西了。



其中的奥妙说来难,也不难,那便是有些玄乎的紫微斗数等华夏特有之术算。



经过不断的推算,而后计算出来。



至于一百二十一颗之外的,并非是错误,是朱英在后世的时候,天文望远镜还看不到,自然无法被证实。



只是说能看到的,也就这些了,无一错漏。



对于朱英来说,石申的认识,便就是在月球背面的命名。



是以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命令各类山体。



而石申山,就是最大的环形山。



便也是因为这些,朱英才生出继往开来的想法。



华夏的文学,不能被埋没。



对于目前来说,能够快速上路的,或许只有中医了。



明初的中医没有经受太大的打击,蒙元鄙视汉人,但对于大夫,一向很是敬重。



因为都知道,关键时候,大夫是真的能救命的。



就目前全世界来说,中医医术,就是世界巅峰的顶尖医术。



朱英要做的,就是让他更为源远流长起来。



这,就是大明九剑,国之基石。



再怎么花费看重,都不为过。



......



大明的内政,在不断的创新,改良。



而边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自从辽东沃土的事情传出,草原上得到消息的势力,开始纷纷朝着辽东聚集。



“大哥,你说这明朝,该不会是骗咱们的吧,那等苦寒之地,真有这么好?”



草原上东迁的一个部族中,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蒙古人,朝着旁边的大哥问道。



被问话的大哥回道:“肯定不会骗人的,你没听可汗说吗,这个事情所有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咱们草原上的可汗们,也都知道了。”



“现在大伙都往那边赶呢,等到了那里,咱们再也不用挨饿了,有着吃不完的粮食。”



听到大哥的回答,先前问话的蒙古汉子开心的笑着。



他已经开始想象过好日子的场景了。



在大明百姓的心中,蒙古人代表的是凶残,然而真实的蒙古人,实际上很少有可以吃个饱饭的。



吃了上顿没下顿,才是蒙古汉子的真实写照。



大部族还好,有着足够的牛羊,占据肥沃的草原。



小部族就只能四处迁徙,还要避开大族的地盘,过得相当凄惨。



而最近,草原上都在传,辽东那里有着最为肥沃的土地,庄家种下去,就能长出吃不完的粮食,再多的人去哪里,都能够吃上饱,甚至可以把人撑死。



似乎有些离谱的流言,却真的有很多部族听到后,开始举族迁徙。



此刻,一个偌大的草原部族中,一些商人正在接受询问。



“你们背后的人,是大明的太孙,未来大明朝的皇帝陛下,这样的好事,他会告诉所有人,而不是隐瞒起来吗。”



“你们要是胆敢骗我,我就把你们全部杀了,头颅用来盛酒。”



一位可汗,对着下面十多个被绑起来的商人凶恶的说道。



第414章:大明九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