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6章 :巡查之初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巡查之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当今这个世道,看似海内升平,其实什么恶霸势力,可谓是盘踞乡邻。



尤其是宗族,更加如此。



所以朱英的第一站,并非什么大城,亦或是直下江南,反而先要去看的,是那些很少有人关注的小县城。



丹徒县。



这是南直隶镇江府下管辖的一个小县城,距京师也不算远,不到两百里地。



朱英这边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抵达。



比起邻边的丹阳县,金坛县,丹徒县因为位置相对靠后的原故,就显得并不是那么的繁荣。



朱英便就选择这里,当做一个突破口。



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做屈死不见官,冤死不告状。



灭门的知府,破家的县令。



很显然,现在的朱英目的极为简单,就是为了最为底层的百姓而来。



同时,他要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当今这个年代,地方官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丹徒县这里,还算是临近南京,可谓是就在皇家边上,对于接下来朱英的一些想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自西域起家,而后到现在的大明太孙,严格来说,朱英从未真正的在大明的民间生活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律法已经修订在逐渐完善的阶段,而有关于地方官权力的组成,或者说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



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完成。



有道是没有调查,就没有足够的发言权。



有些律法的制定,是否真的能够让百姓的权益得到伸张,这些肯定要亲自探查后,才有了解。



否则出现何不食肉糜那等情况,就是极为尴尬了。



前世的一些东西,是否能够生搬硬套到目前大明的社会环境中,这个是很难说的。



超前的时代理念,带给如今的大明百姓的,可能不仅仅是本身的权益,更有可能是灾难。



朱英其实也想过,现在的大明百姓,到底值得不值得如此来做。



或者说维持表面上的稳定,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随着工业大开发的初始,在朱英的心中,顶多不过三年五载的时间里,随着水泥道路的不断修建完成,那么大明将会迎来一次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这种发展之下,是否要特别注意到,当今的百姓能不能适应。



之前,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朱英许久。



毕竟他是站在一个最为巅峰的位置,来看待这个问题。



直到有一天,出宫的时候,他去到自己在京师办下的学堂。



那里的一个个,曾经是乞丐的孩子,现在也能坐到学堂里听老师讲课。



这个时候的朱英才意识到。



不管是哪个朝代,百姓才是真正的国家基石。



一个国家的高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百姓,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根都烂了,大树还能繁荣下去吗。



恐怕到了那个时候,衍生出来的,是阶级的更加固化,百姓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想明白后,才有了这次巡查的目的。



丹徒县前,朱英自然不可能说带着这么多人入城。



而在这里,早就有群英商会的商队等候着。



张伯看到缇骑们的过来,赶忙下车迎接。



见到朱英下马,朝着自己走来,稍稍迟疑过后,躬身作揖:“东家。”



第426章 :巡查之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