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1章:苏州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1章:苏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英的玄甲卫,在苏州城外扎营。



随身只携带了十多名护卫。



包括朱英在内,几乎都算是便服打扮。



“我这也算是微服私访了。”



看着街道边的热闹场景,朱英笑着说道。



苏州这里,向来是商业繁荣,群英商会在这里有七八个据点之多。



最为主要的,在数苏州城内,早已经有治安司的存在。



那就是蓝玉的侄子蓝田。



随处找了一个码头停下,朱英仔细的看了看城里头百姓的面貌。



大多数的百姓,还是难掩菜色,浑身比较干瘦,尤其是码头上的搬运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吃这种力气活的,应该是比较健壮才对,实际上一眼看去,个个都是瘦不拉几的。



偌大的麻袋,就这么直接扛在肩上,看的人都有些慌,那麻袋的感觉,比人还要来得宽大一些。



就好像一阵风吹来,这些搬运工就会吹倒。



然而纵使肩扛重物,这些工人们,好像力能千钧般,稳稳的扛着,脚步动得飞快。



搬运上一件,马上就要赶着下一件货。



在这些码头搬运工的旁边石墩上,有一账房先生,不断抬头,又不断在纸上点点画画。



码头的搬运,从来都是按件计算,搬得多,工钱就多。



是以都在赶着多搬几趟。



“这些工人的力气很大啊。”



张伯看了半晌后,不由有些赞叹的说道。



虽然苏州城这边是群英商会的主要据点,但张伯一直都没有亲自来过,跟在东家的身边。



从前也主要是在西域,大漠,草原上行动。



像是这种漕运码头,见得不多。



朱英摇摇头:“哪有什么力气大,都是些苦命人,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拼尽全力罢了。”



看到码头工人这般模样,朱英不由想起了肉食的问题。



想要发展畜牧业,就离不开饲料。



而最为优质的饲料,无疑就是玉米了。



玉米的子粒是家畜、家禽的上等精饲料,对提高猪肉、牛乳和蛋类产品的产量,品质有显著作用。



玉米秸秆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子粒。



玉米秸秆的缺点是含蛋白质和钙少,因此需要加以补充。



秸秆青贮不仅可以保持茎叶鲜嫩多汁,而且在青贮过程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乳酸等物质,增强了适口性。



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而且保存期长,约莫有三五年之多。



青贮技术的门槛很低,基本上只要朱英随便点播一下,就能完成。



如此的话,大明国内的肉食,就能更多的被端上平明百姓的餐桌了。



这些事情,不能说在短短一两年就能改变,但是朱英要去把控他的方向,让大明一直朝着好的路线发展。



正思索间,朱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带着几名护卫过来。



眼看那人走得近了,就准备单膝跪地,作揖行礼。



朱英摆摆手,制止了这个行为。



蓝田顿时就明白了太孙殿下的意思。



只是躬身作揖,没有过于突出。



“找个好点的酒楼,好好聊聊。”朱英笑着说道。



第431章:苏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