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五章 谋划政变   汉明[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谋划政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吴争与张煌言觐见朱媺娖,将朝廷决议禀告时,朱媺娖拒绝了。



她坚持自己是个女子,不能监国。



这问题就大了,除非吴争竖旗自立,否则就无法回避扯虎皮做大旗这一步。



没有合适的皇室做为号令天下的旗帜,就无法拥有大义。



这个时候,吴争要是真竖杆自立,那么好不容易攒下的名声,就会付之东流。



世人会指责吴争是个权臣、窃国大盗。



这个名声一旦毁了,那么再想扭转过来,就很难。



浙东与陕甘、湖广不同,陕甘、湖广的民心已经被张献忠、李自成的大西、大顺军搞得支离破碎,百姓不用说拥护明朝皇室了,几乎个个都将皇室中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



这原因还得从朱元璋讲起。



老朱是个生性凉薄之人,无论是对臣民、故交,甚至对妻妾,都比较薄情寡恩,唯有对他的子孙,那叫一个温柔体贴、慈祥温暖。



为了保障他的子孙们能享受荣华富贵,老朱绞尽了脑汁。



开国之后,老朱不急着封赏有功之臣,先急不可待地将所有儿子册封为亲王,当时他最小的儿子还在襁褓之中,不满一周岁。



他下旨明文规定,皇族子孙不受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宅邸、服饰和亲卫,仅下天子一等,公候伯及文武群臣见之皆须伏而拜谒。



大明官员的俸禄,可谓是有始以来最低标准了。



可老朱给子孙的年俸,却只唯恐不够。



一个亲王,仅年俸就是一万石,这是朝堂重臣最高俸禄的七倍,还不包括大片的土地和各种时令、节日的赏赐。



这还不算,老朱还规定,只要是皇族,就得朝廷供养。



出生后,自十岁起,就开始向朝廷领俸禄,成人、结婚、生孩子等都可向朝廷领取宅邸、冠服等费用,哪怕一瞪眼归了天,家里还能向朝廷领取一笔数目可观的丧葬费。



老朱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可谓前无古人,后也是无来者的。



世人对此感叹,“我朝亲亲之思,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甚矣。”



其实老朱想法没错,他为得是江山的万年传承。



他出身贫苦,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他以为可以繁衍朱家后代,通过血脉来巩固江山。



可他绝没有想到,第一个毁灭他幻想的就是他儿子朱棣,靖难之役,朱棣抢了侄儿的江山。



当然,这可以说是个意外,还不足以彻底颠覆老朱的初衷。



可正因为此事,身为亲历者的朱棣,自然对皇族起了极大的戒心,他能做,别的亲王一样能做。



于是,自朱棣起,朱家皇帝对藩王的控制,也到了令人结舌瞠目、匪夷所思的地步。



为了防止藩王勾连地方势力作乱,藩王们终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就算只想出门遛个弯,也得专门派人千里迢迢地去京城向皇帝请示、申请。



如果皇帝心情不好,或者起得早,起床风没散,那么藩王就算想在清明给他死去的爹扫个墓,都不可能。



皇帝为了严防藩王之间有相互串连的机会,明文规定,亲王之间终生不得见面,这也是著名俗语“二王不相见”的来由。



也正因为这种奇葩的规定,皇族就动了别的脑筋。



第一百七十五章 谋划政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