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铎派人说降   汉明[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铎派人说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争自然不知道,他的背后钱家叔侄的这番议论。



更不知道,如果这二人脑子一热,就会引起一场兵变。



此时吴争的脑子里,一门心思地在想,如何以六千多人,最少伤亡地打赢这场仗。



所有人都清楚,按土国宝的交待,攻打常州府胜算极高。



关键是军队将要承受的伤亡。



如果伤亡大了,那还不如不攻,因为一则需要守得住,常州离应天府距离不远,只隔了一个镇江府,一旦清军反击,守城兵力少了,还得灰溜溜地退出。



二则拿下常州的目的在于震慑应天府,如果兵力少了,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那么令清廷忌惮常州明军,向各地抽调兵力支援应天府,从而减轻绍兴府压力的预期,就是一个笑话。



吴争发现,自己的估算出了偏差。



原本以为,从江阴至常州的路上,不断会有各地义军争相来投。



可事实上,除了一支一百多人的义军羞赧地来投之外,也就一些三五成群的百姓,茫然地看着大军路过。



这个时候,吴争才醒悟到,江阴至松江这沿边的区域,明人几乎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清军南下,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多少人死于这场浩劫。



所剩下的除了妇孺老弱,精壮无不参加了各支义军。



而钱肃典和夏完淳一举赚取了嘉兴府,引得四面八方的义军来投。



现在周边,哪还有成建制的义军等着吴争去收拢?



想清楚了这点,吴争有些沮丧,常州有洪承畴亲自驻守,此前常州府城已在南明御史刘光斗的带领下投降了清军,城中守军哪怕是大部分是明军降军,有洪承畴督战,恐怕策反的可能性极小。



远处,传来季从廉、黄得胜的歌声:



“宜兴人,一把枪。



无锡人,团团一股香。



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



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



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



对于常州城,吴争已经不抱任何策反守军的希望。



但进攻常州已经如箭在弦,不得不发!



……。



驿亭东临余姚,西接上虞,因驻杭州至宁波古驿道的中心,设驿站而得名。



它的历史沉淀深厚,虽然地少人稀,可也是一个名士之乡。



特别是南边不远的白马湖,水产丰美、风景怡人,南宋诗人柳亚子曾在此留下了“红树青山白马湖,雨丝烟楼两模糊”的佳句。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铎派人说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