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长江水战   汉明[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长江水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种气氛下,年仅九岁,登基三年的清顺治帝福临,怕了。



他吓坏了,惶恐不安地说:“南军一旦攻占金陵,将朝野震动,到时候长城以南的汉人必将响应,朕将死无葬身之地,还不如暂时退回关外盛京避一避风头。”



这些话被孝庄太后听到了,对顺治的懦弱非常愤慨,她责备顺治胆子小,还不如多尔衮勇猛。



这话确实太过了,寻常人还受不了,何况是个皇帝?



孝庄太后的话,在顺治心里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记。



加上这些日子以来,多尔衮的张扬跋扈也让他敢怒不敢言。



别的不说,就在之前几天,摄政王多尔衮以为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钤印,十分不便。



于是,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



同时即日起,多尔衮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皇帝等同,均为二十种,只是在每一种类的具体数目上比皇帝略少一些。而当时辅政王的仪仗则只有十五种,明显逊于摄政王多尔衮,这说明多尔衮与皇帝的差距越来越小。



福临虽说只有九岁,还未亲政,可毕竟登基三年了,这见的事多了,心中自然有怨言。



经过此次,福临心里已经对多尔衮深恶痛绝,这也正是造成多尔衮死后几个月,被福临彻底清算的悲剧。这是后话。



福临受到孝庄太后的斥责之后,自尊受到了打击。



加上多尔衮趁机以此大肆宣扬,来打击皇帝的威信。



福临不得不重振旗鼓,下旨江北各地八旗军迅速南下,支援江宁(应天府)。



……。



可事实上是,吴争的挺进速度太快。



应天府已经光复,而清军的援军最快的几支小股援军还刚刚到达长江北岸,没来得及渡江。



清军开始在江北岸囤兵,短短几天功夫,已经囤积起近三万人马。



此时,占据镇江的洪承畴部,也与江北取得了联系。



而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正发兵准备重新收复镇江。



双方由此在长江之上,打了一场大型水战,各有胜负。



王之仁的水师前身是大明定海水师,经过这两年的扩充和训练,确实是一支精兵。



可以说,除了南海那支海盗之外,这在整个亚洲,实力也是首屈一指的。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而且非常明显。



这支水师的舰船已经非常老旧,众所周知,明末财政拘紧,面对战争,朝廷对于每年军资不增反降,这就使得各镇水师的军备处于停滞状态,甚至退化。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长江水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