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九章 应天府,一片详和!   汉明[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九章 应天府,一片详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心复杂、易变。



统帅一百人、一千人乃至数千人,可以做到全部、或者大部分人忠诚于自己。



可一旦人数上万、十万、百万,根本做不到所谓的控制和忠诚。



许多士兵恐怕连吴争的脸都没见过,何谈忠诚?



自古皇帝再昏馈、暴虐,但对天子脚下百姓,还是相对优渥的,为何?



为得就是掌握京城人心。



就连山贼、强盗都明白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



吴争终于理清了一个思路——掌控人心。



再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自己这两年多的时间,一直领兵打仗,扮演着一个救火队长的角色。



虽说手下有了一支不可轻侮辱的虎贲,但对于民心的掌控,是缺失的。



以至于在面临前后两次政变时,都无法以一个势不可挡的姿态参与其中,甚至在象陈子龙、钱肃乐等人眼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地方武臣兵权再强,也很难参与京城政变,除非与京城重臣勾连合谋。



自古以来皆如此,因为地方武臣,缺少对政局的把握和掌控。



吴争想明白了。



……。



王之仁心中,对吴争确实有些内疚。



但他不后悔。



他认为,吴争确实有些能为,加上宗室身份,假以时日,定能有大作为。



这也是王之仁能一次次配合吴争、甚至纵容吴争“胡作非为”的原因,包括这次水师上岸进攻仪真之战。



但,这一切,在“太子”这二字面前,轰然崩塌。



再近的宗亲,还能强过太子去?



何况朝中重臣,民间大儒、学子,无不推崇太子,说他有明君之相。



王之仁能为了吴争这座小庙,去放弃一尊大菩萨?



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钱肃乐代表太子许诺,册封王之仁为异姓王,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既然有了这个决定,王之仁自然要与吴争划清界线。



政治嘛,通俗的说,就是站队。



做错事不可怕,站错队那就是灭顶之灾,从崇祯朝到弘光朝,再到鲁监国,最后是公主监国,无处没有党争。



王之仁太清楚站队的重要性了。



虽说谈成重兵权,可大义名份还是很要紧的,而且兵权,自己不是掌控着三营水师吗?



至少在王之仁看来,吴争是不具备造反可能的,不是吴争麾下军队战力不足,而是……吴争太年青,年青到王之仁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吴争。



第五百四十九章 应天府,一片详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