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骚   汉明[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吴争很清楚,皇帝未必是人生唯一的巅峰,人生真正的巅峰在于为后人开创一个盛世,留下一座前人无法企及的宝山。



而这,就算不做皇帝,也是能做到的。



吴争也不想让自己圈禁在那座如同监牢的宫城之中,陷入无休无止的权争宫斗。



所以,吴争拥立朱媺娖监国,因为朱媺娖不会象朱以海那样,成为自己做事的障碍。



所以,吴争可以同意拥立朱慈烺为帝,因为与朱慈烺的一番奏对,让吴争感觉到朱慈烺有着与自己几乎相同的目标。



吴争甚至是暗暗松了口气,因为心中的责任,有了人分担,甚至担去了一大半。



所以,吴争可以容忍朱慈烺扣周思敏留在京城,既然享受权利就得承担义务,皇帝如此,臣,自然该如此。



所以,吴争容忍了朱慈烺收回三府赋税,哪怕没办法了,自己用一些鸡鸣狗盗的下作手段来填补赋税上交之后的财政空缺。



所以,吴争甚至还打算同意朱慈烺从商税中分一杯羹,以解朝廷财政之困。



可这一切,随着这二万多阵亡将士家眷无法得到足额的抚恤金,开始崩塌。



这事绝不是件小事,特别是秣马厉兵、意图光复之时,特别是面对北方强敌在江北虎视眈眈之时。



这事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战死之后,家人连该得的抚恤都被朝廷拖欠,还让将士如何上阵与敌拼命?



后背阴冷,谁还能鼓起勇气,浴血奋战?



吴争不敢想象,当这种怨意从北往南漫延,自己三年来,重金养兵、从无克扣士兵一文钱的形象,为发生怎样的坍塌。



最让吴争伤心的是,这二万多的将士,是因为他的谋划,而成为一支必须战至最后的孤军。



打到这种程度的防御战,其实确实已经出乎吴争战前的预料了。



明军正常编制,不,哪怕是清军,甚至是后世。



一支军队是肯定有非战斗人员的。



譬如后勤、参军(参谋、文职人员)、辅兵等等。



简单地说,一支一万人的军队,正常得有三、四成左右的非战斗人员。



这,也就是有种说法,说一支军队战损达到五成以上,就等于失去了战斗力一样。



因为,真战损到了五成以上,其实确实也找不出战斗力了。



但这支京卫不一样。



它的前身,是吴争从杭州府一路北伐之时,沿路收拢的义军和原降清明军,经过整编训练后的军队。



可以说,没有任何非战斗人员的编成。



甚至连记录军功的参军录事,都是战斗人员兼任。



也正因为如此,这支军队才有着原明军无法企及的战斗力。



也正因为他们对吴争的信任和崇拜,也正因为他们知道这战的目的是什么,才能一直战至几乎全军覆没而不退。



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