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万大军的伏击?   汉明[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万大军的伏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实在够疯狂!



……。



而与此同时,龙潭方向的王之仁水师,已经陷入了危局。



王之仁的水师,兵力缺员倒不多,但战船就缺得多了,不及盛时四成。



之前应天府保卫战时,水师伤亡过半,战船亦是如此。



朝廷补充了兵员,但因为没钱,战船补充得极少。



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炮弹。



这时的炮弹是火药包加上铅弹、铁弹。



火药倒不缺,缺的是铅弹和铁弹。



这个时代,但凡金属的制品都贵,铁甚至用来铸铁钱,以弥补流通铜钱的不足。



可想而知,炮口射出去的都是银子啊。



好在王之仁也是从崇祯朝困难期走来的老将,他下令让石匠凿出大小相似的石弹,以供炮击所用。



但这就引起炮弹的射程和精度急剧下降。



战争突然暴发。



王之仁水师仓促应战,这也难怪,连吴争都被蒙在鼓里,直到战前才发现不对劲。



义兴朝上下,也都以为清军主攻的方向是靖江。



王之仁又怎能有清军大规模来袭的心理准备呢?



可问题是,就算王之仁水师满编,恐怕也抵挡不了如此大规模清军的突击。



从江浦至仪真,江面上三千多艘船齐发,多尔衮的战术简单、粗暴,但也非常有效。



恐怕任由王之仁水师用战舰上为数不多的火炮瞄准射击,也无法阻挡这么多的船同时进发。



以量胜质,在战场上,无往而不胜。



这其实也是热兵器淘汰冷兵器的主要原因。



因为相对于一个需要训练三、五年的控弦之士,火枪兵太便宜了,有个手指头、扣得动扳机就行。



王之仁一面派人急报朝廷,一面亲率水师迎敌。



王一林劝说王之仁,“叔为主帅,侄儿愿代叔上阵,以为先锋,率水师迎敌。”



但遭王之仁一口拒绝,“两年前为叔就该死在江上,能多活了这两年,赚了。”



然而,仓促出战,军队指挥无法如臂使指,战船和军队基本上是散着出去的。



如同一条弯曲的长蛇般,打得就是添油战术。



还未到江心,明军水师迅速被无数驶来的敌船包围。



这仗打得非常艰难。



往往是三、四条,甚至五、六条敌船围攻一艘水师战船。



这就如同一头大象,被五、六头狼围着,根本无法发挥出该有的战力。



以至于许多战船,甚至未发一炮,就被敌船挂钩登船。



直接进入了肉搏战。



可肉搏战,水师将士又怎么是清军主力的对手呢?



当王之仁看到连自己的旗舰都被蜂涌而来的清兵爬上船舷时,他仰天悲呼,“有心杀贼,奈何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回头对身边不远处的王一林大喝道:“一林,快走……回去报信,江防已破。”



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万大军的伏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