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   汉明[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夜,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夜。



就在吴争莫名其妙,遭遇禁军追杀之时,江北宝应城也在同时,遭受了清军大规模的夜袭。



不对,正确地讲,清军原本该是进驻。



因为吴争在离开泰州时,下的命令“池二憨部收复兴化、蒋全义部收复槐楼镇、鲁之域部收复江都”。



用意还是想将宝应这座县城,做为与北面清军的缓冲之地。



但吴争没有预料到多尔衮已经亲临淮安府,更不知道,多尔衮已经调徐州驻军南下。



所以,清军的侦察,是宝应没有明军,那就是进驻了。



蒋全义,这人的性子,向来过于疯狂,有着战功不占,让他心痒痒。



在收复槐楼镇之后,他就擅自留下了几百人驻守,自己带了二千人北上。



此时的宝应城,早已没有清军驻守,蒋全义兵不血刃,几乎是传檄而定,轻易收复了宝应城。



双方只是一天短短的时间差,所以,清军也不知道宝应已经失守,而蒋全义也不知道,会有敌人大军攻城。



黑夜之中,一场恶战暴发。



开始时,以蒋全义的心性,自然是打算坚守的,可打了半个时辰,他渐渐地回过味来,这来犯之敌,人数不对啊。



北城力抗上千敌人攻城,可东、西两城的守军来报,也遭受攻击,显然这伙敌人来得古怪。



经过象蒋全义这样上千里逃命的人,几乎都会有种危险到来的敏锐感。



也这个时候,蒋全义果断地下达了撤退令,在击退了一次清军攻城后,蒋全义率部撤退。



所谓船小好调头,蒋全义部人数不多,一声令下就出了南门,向槐楼镇撤退。



好在清军到的只是三千前锋,真要人数上万,恐怕蒋全义想撤都不可能。



但就算蒋全义反应快,也折损了二、三百人,因为需要留下兵力断后。



在撤退途中,蒋全义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那就是派人急递消息给兴化的池二憨、江都的鲁之域,请二人派兵增援泰州。



他的这一举动,为数日后的泰州会战,打下了基础。



……。



亥时初。



春和宫。



朱慈烺终于等到了他期盼已久的消息。



这消息让他喜忧参半,不,准确地说,是忧远大于喜。



喜的是,吴争确实身处危境,虽说还没有确认被害,但他身边仅两个护卫,面对数百禁军的追杀,恐怕凶多吉少。



时间已经过去近两个时辰,就算派去了援兵,怕是已经赶不及救援了。



也就是说,吴争怕是死定了。



吴争一死,他的军事、正治遗产,只能落入自己手中,江南二十几府之地,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与自己的声望和所附的大义相提并论。



这确实该是喜事。



可忧得是,图谋谋杀吴争竟会是禁军?



这着实令朱慈烺惊愕,为何是禁军?不是说是乱民要害吴争吗?



朱慈烺感觉到有一个阴谋,在罩向自己。



这绝对不是好事!



禁军的指挥权是皇帝的,就算如今长公主监国,那也只有暂领调度,也就是说,监国可以调动禁军,但禁军的忠诚对象还是皇帝。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